APP下载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的改革历程及其对未来社会改革的启示

2020-11-28周妍如

文存阅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社会变迁历史背景

摘要: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写满中华民族屈辱的近代史,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百废待兴,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后一步步走向富强,近现代史中几次重大历史变革,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这些改革的历史背景以及改革对社会的不同影响相比较,对我国未来社会改革的方向具有深重影响。本文基于“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对中国近现代史上四次重大改革的历史背景以及改革后的社会变迁进行分析得出未来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四次重大改革;历史背景;社会变迁;历史启示

中国的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洋枪火炮打开国门的鸦片战争,间夹着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涌现了一批救国之士掀起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序幕,可是直到清政府交出政权,爱国救亡之士也没能真正救起中国;1919年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则是一场思想的变革,又一次将中国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上,思想的力量为以后的半个世纪发展指明了方向;真正让中国社会迈开大步前进的则是1979年的那个春天,一个伟大的老人在南海边画了几个圈,从此全面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新时代,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又将中国推到21世纪世界瞩目的地方。

一、几次改革的历史背景比较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外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的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的动乱,可谓内忧外患并重。此时朝廷中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首的有识之士深刻意识到清朝廷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如果再不变通国家危矣。于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清除捻军,也为了加强海防、边防,同样为了乘机发展洋务派集团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在这些种种原因的驱使之下,顺应历史发展一般的洋务运动拉开了序幕。

而19世纪90年代,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急切想要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束缚,再加上甲午战争的惨败极大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在内忧外患和中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有识之士认识到单纯的学习西方的技术是不可行的,因此将变革的目光投到了西方先进的制度上。在这样强烈的思潮下,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他们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皇帝身上,但却遭到了顽固派的极力反对。虽然在此之后清政府有过预备立宪和清末新政,积极推进向西方学习,可惜为时已晚。

在辛亥革命之后近十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了无产阶级新思潮的影响,在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之下,中国无产阶级日渐壮大,与此同时欧洲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也给中国人民指出了新的方向。而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则彻底激怒了国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这一场由年轻人主导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思想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之后数十年,国人都受这样的思想指导,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思想上的巨变成就了站起来的第一步。

直到1978年中国刚刚结束了十年的混乱,两年的徘徊,一切重建工作准备就绪,正视历史,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出台的纲领性文件之后,中国终于开始拥抱世界,赶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风潮,而这一次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中国。

二、几次改革后的社会变迁

洋务运动爆发于内忧外患之中,这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注定是畸形的,结果也注定是失败的。但是洋务运动确实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一条道路。这使得更多的人意识到器物是无法挽救中国的,于是人们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

在这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传播基础,与此同时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也为中国的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于是這一场以文化之名的改革掀起了思想文化的风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这次是广大工人阶级站了起来,从下至上地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由此也就才迎来了三十年后新中国的成立。

在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经过十年混乱,正确认识了“左倾”思想错误,“实事求是”的思想又一次站到了理性的高度,追求真理的大旗重新高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之下,中国迎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三、近现代史上的改革带来的启示

中国近现代史风云百余年,涌现无数的支持改革变法的有识之士,一次次的改革变法在历史的印记是给我们留下启示。通过这三次重大社会变革的改革历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冲破思想的束缚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得到响应,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在全国赢得支持,都是因为“人民民主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正确的。反观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当时的资本主义在中国传播范围是有限的,变法的中心是为了错误地维护当时已经在中国行不通的封建统治,并且企图借助帝国主义的力量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这是万万行不通的。

(二)避免私利集团的内斗是改革成功的前提。清政府末期虽然表面上是权力集中的专制统治,但是在清政府内部早已形成了以亲王、大臣等为首的私利集团。私利集团在联合清政府对抗外敌时,常常优先考虑自己的集团利益,从而导致对外斗争的一次次失败。而新文化运动的初期以及改革开放的执行集团内部的目标一致,均是为了国家的更好发展,将私利搁置一边,减少了行动阻力。

(三)人民群众的参与是改革成功的后盾。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在全国掀起风潮,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思想基础,二是当时国人的民族危机感觉醒,反帝反封建得到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改革开放的成功也同样因为正确地认识了政治“左倾”的错误,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支持。

四、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至今已180年,其间风云变幻,涌现了许多传奇人物。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段历史给后人留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这段历史里学习到如何根据基本国情找到国家出路,如何在正确的思想引领之下找到发展的契机,以及如何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中找到为之奋斗的方向……而现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将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者简介:周妍如(1998-),女,汉族,四川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研究方向:现代诗与散文。

猜你喜欢

社会变迁历史背景
曲阜汉魏碑刻馆藏《张猛龙碑》探究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姓氏问题释析
论明清时期贵州的建省
卢梭的异化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社会变迁语境下的近代报纸业态发展分析华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新常态下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