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足球 焕发学生的生命成长活力

2020-11-28本刊编辑

校园足球 2020年8期
关键词:常州市足球校园

本刊编辑

校园足球,对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而言,并不是迎合时代潮流的新生体育项目,而是有着岁月积淀和卓越成效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足球项目起航于1994年。近30年来,为了助力乡村学生能更好地实现梦想,让学生健康成长,以学校足球元老王瑞瑾为核心的体育教师团队,带着一群又一群足球小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直奋力行走在足球之路上,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学校体育工作优质发展赢得了美好机遇。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从此,校园足球在东青实验学校的发展史上又一次掀开崭新的篇章。

一、确立发展理念,明晰校园足球育人价值

适切的教育理念才能引领学生走向诗与远方。在推进校园足球过程中,学校根据《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摈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着力提升学生的体质,着力培育学生的品格,努力焕发每名学生快乐成长的活力。为此,学校对开展校园足球目的、理念、价值和原则等进行深度研讨与思考,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共同愿景,引领全体师生向着梦想进发。

足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还是一种教育。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坚持“全人教育”办学理念,确立“以球崇德、以球培智、以球健体、以球尚美、以球育劳”校园足球育人理念。

校园足球育人理念是旗帜,是方向,它引领校园足球朝着明亮的方向前行。在足球文化墙上,学校长期积淀的足球精神“团队合作、奋勇争先、永不言弃”,激励着全校师生在自信中拼搏,在拼搏中超越。在女足训练基地的阳台墙面上,“学会做人、刻苦训练、勇攀球星”这12个红闪闪的大字,成为她们每日自勉、反思、前行的励志心语。在开展校园足球过程中,师生共同遵循“全员参与、育人为本、活动推进”实施原则,让足球在绿茵场上跳跃与飞舞。一项看似简单的体育项目,在东青校园中却成了“落实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美好教育。

二、创新发展举措,落实校园足球重点任务

学校始终秉承“在成事中成人,在成人中促成事”的工作原则,基于乡村学校学生特点,智慧策划,克难求进,努力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发展校园足球,让每名学生都能享受足球的魅力与成长的快乐。

1.师资队伍,在培训中提升专业能力

要想持续、深入地推进校园足球,必须要有一支爱岗敬业、勇于创造、不断进取的足球教师队伍。学校基于没有足球专业教师的现状,采取外聘专业足球教练员和校内培养足球教师的举措,不断提升学校足球教师的整体水平。

自2014年起,学校根据校园足球发展需要,相继聘请胡民明、谢鑫等具有教师资格证的足球专业教练员担任足球课教学工作,为部分班级每周上1节足球课,提升学生的足球专业素养。但由于执教每周1节足球课的主要力量是校内体育教师,为此,学校在聘任足球教练员担任足球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高度重视校内体育教师的足球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一是通过观看和参与市队教练员的日常訓练来提升体育教师的足球教学水平和足球运动技能。每天下午放学后,体育教师会来到学校的女足训练基地,观看专职足球教练员的训练课,有时还参与学生训练,与学生进行对抗性练习,学习足球训练教学方法并提升足球基本功。二是通过足球课堂教学研究课观摩研讨来提升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每学期,学校体育教研组都要围绕足球课程建设,每月开展足球教学研讨,提升足球课程教学实施水平。三是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来提升足球专业技能。学校选派教师王瑞瑾参加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举办的“2019年全国校足办—英足总国际教练员培训班”,选派教师金赟赴青岛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练员国家级专项培训”。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学校体育教师不仅提升了足球理论与足球技能,还拓展了足球视野与境界。至目前为止,学校有2名体育教师取得足球D级以上教练员证书。

2.课堂教学,在研究中提升实施水平

开展校园足球,不仅要有一支运动竞赛队伍,还要有广泛的足球爱好者与参与者,即实现提升与普及两大任务。为了真正落实校园足球的普及工作,发挥校园足球在立德树人中的积极作用,学校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足球课程的开发,逐渐构建适合九年一贯制学校有效开展校园足球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机制。2017年,学校依托省编教材《校园足球》,初步构建校园足球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图1),进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校本化研究,做到校本化实施,提升足球课程实施水平。218年,学校依托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生命课堂的研究”,着力加强足球课堂教学的研究,围绕“课堂教学重心下移”这一研究专题,开展教学研讨课,促进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施水平。如,2018年,教师黄健代表常州市参加江苏省教研重大项目课题结题暨初中优秀足球课评比活动,凭借扎实的基本功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2019年,学校组建足球课程课题组,立项常州市级备案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系统开发与实施足球课程的研究”,致力于足球课程与教学研究,深度挖掘足球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增长点、突破点,探寻足球课程高水平实施的有效策略,并于2020年被立项常州市重点课题。2019年,校本课程“常青藤魅力足球”在常州市首届校本课程评选中荣获特等奖。

图1

3.专项活动,在规划中提升活动成效

2017年,学校利用一年的时间推进以足球为主题的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中,有自编足球操、足球自主训练和足球游戏等活动。这一举措,有效地向学生普及了足球理念、足球技能和足球文化。然而,如何让这项活动能持久地吸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校思考的焦点问题,成为深入推进校园足球的重要创新点。

在一次偶然的听课活动后,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提问让校长商骏涛茅塞顿开:“商校长,今年的足球嘉年华活动什么时候开始啊?这个活动很好玩。”这名学生的话,让商骏涛对足球专项活动有了新的思考。以往举办足球嘉年华、班级足球联赛等活动,都是在举办前几天才告知各班级,再由班主任传达到班级,部分班主任只在活动前才通知班级的学生。这样,足球专项活动就失去了它的育人价值。开展足球专项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举办足球活动,更是为了促进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参与足球活动,自主进行训练,不断提升足球技能,增强体质,培育坚持、勤奋、超越、自信等品格。为此,学校创新足球专项活动体系,在足球嘉年华的基础上,增加了足球吉尼斯挑战赛,并把原来的班级足球联赛变革为足球文化节,将这3项活动作为年度规划性活动。

每年6月,学校举办足球吉尼斯挑战赛,开展大腿颠球、往返运球、运球绕杆、掷界外球等挑战活动,先由班级选拔,再从年级挑战,让学生在挑战中增强自信,促进学生日常自主练习,从而提升足球技能。每年11月,学校举办足球文化节,有班级联赛、足球操比赛、班级特色足球项目展评、足球绘画赛、足球摄影赛、足球征文、班级足球风采展评等活动,旨在引导每个班级、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多元融合,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氛围,提升足球普及水平。每年12月,学校举办足球嘉年华,开展直线运球、左右两脚拨球、带球转身往返运球、绕杆运球、定点射门、运球射门等游艺性足球项目闯关活动,学校根据闯关的情况颁发奖品,让学生在快乐的闯关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参与足球的热情。

另外,学校从2018年起,根据常州市教育局、体育局“阳光体育夏令营”活动要求,主动申报足球营地,承办常州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足球夏令营,面向学生免费开放。常州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足球夏令营包括足球基本技能训练、走进军营、走进社区、友好学校友谊赛等活动,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体验足球运动、宣传足球精神,提升足球运动技能。冬季,学校在常州市教育局和体育局的支持下,协办国际足联—中国足协“Live Your Goals(追梦)”女孩足球节等活动,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包括手拉手传球接力赛、九宫格射门、绕杆射门接力赛、蒙眼射门接力赛、两人三足绕杆射门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增进对足球的了解与体验,让学生真正好玩足球、玩好足球。

4.后备人才,在梯队中提升发展活力

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校园足球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增加校园足球的参与人数,培养更多的优秀足球后备人才,学校一直致力于课余训练,促进学生的梯队式发展。

学校利用足球课、大课间等全面实施足球普及活动,让每名学生都参与足球活动,获得足球运动技能。学校利用社团活动在各年级培养有兴趣爱好的学生积极参加足球技能的训练。学校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对校队队员和常州市队队员进行足球技能的训练,且校队队员每天训练40min,市队队员每天训练2h。学校利用寒暑假对校队和常州市女足队運动员进行强化提高训练,排出训练计划,校队每天训练2h,市队全天训练。学校已经全面建立了班级足球队、年级足球队、校级足球队和市级足球队的梯度培养模式,有力地为市队运动员提供了优秀后备人才。

学校积极响应常州市“市队校办”机制。在这个机制中,常州市体校负责教练员队伍建设管理、训练计划制订等,学校负责足球队员的文化教育、后勤保障等,消除了足球队员与家长的顾虑,更好地培养了青少年足球苗子。2016年起,“常州市0708级女子足球队”入驻东青实验学校,为有效推进校园足球建设增添了实力与活力,开启了校园足球的新征程。4年多来,在恽铮等教练员的带领下,发扬东青女足精神,在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为队员们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此基础上,学校努力创造条件,组建“常州市0910级女子足球队”和“常州市1112级女子足球队”,让不同年龄段的后备队员得到及时补充与培养,为提升常州市女子足球队的整体实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文化建设,在创新中提升发展内涵

2017年,学校通过多种举措,如,黑板报、足球墙、常青藤报、足球文化活动等,初步营造了浓郁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018年起,学校继续前行,重点在表彰形式、文化活动、历史回溯中普及足球理念,让足球带给学生的自豪感与荣耀感。

学校利用开学典礼,为获奖的足球队员、教练员和家长举办隆重的表彰仪式。基于足球队为学校发展作出的贡献,学校为足球队员、教练员颁发了“校长特别奖”,为家长颁发了“优秀家长”奖,让他们踏着红地毯,走上荣耀的领奖台,并邀请天宁区教育文体局领导为他们颁奖,并合影留念。这让受到奖励的学生、教师及家长拥有了美好回忆,激发了他们继续奋发努力的动力,让观摩颁奖现场的教师受到激发与启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校利用足球文化节,鼓励各班级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自主开展足球文化作品创作,从班主任寄语、足球队队名、球队集体照、足球口号、球队愿景、优秀作品、活动摄影等方面宣传班级足球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荣誉感。各班积极响应学校的足球文化宣传方案,主动参与,并按照以上要求做成展板,在各楼层走廊的班级墙展评。

通过王瑞瑾的精心梳理,学校精心筹建了足球展示室,让学校的足球历史在这里绽放其独特的魅力与育人价值。学校利用足球展示室,深度挖掘学校足球文化史,对学校足球活动进行历史性回望,旨在寻找到足球的“起始时间、训练经验、课程建设、比赛成绩、学生发展、足球精神”等根文化,让足球如常青藤一样在东青实验学校的校园里生生不息、蓬勃发展。

6.设施设备,在改造中提升服务品质

2017年,学校为每名学生都配备一只足球,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些必备的足球活动器材,如,标志盘、小球门等,并新建五人制笼式足球场。2018年,学校继续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又建设了1块五人制笼式足球场,并为2块五人制笼式足球场地铺垫塑料粒子,对原来的场地进行适当的修缮,为女子足球队员参与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的赛前高强度备战做好了充分的保障,确保足球活动的日常开展、训练效率的有效提升以及运动安全系数的增强。2019年,在市教育局和体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新建了十一人制的标准足球场,为足球队员的梯队训练和全体学生的足球课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场地保障。此外,学校还在校园多个区域添置趣味九宫格球门和小球门,让学生在大课间、室外课等时间能进行游戏性、自主性射门活动,培养学生进行足球运动的习惯。

三、总结发展成效,思考校园足球未来发展方向

反思才有明鉴与发展。回溯近几年来东青实验学校校园足球的发展历程与取得成绩,让全校师生看到了校园足球的无限魅力与美好希望。无论是学校的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文化建设,还是学校的比赛成绩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均取得卓越的成效。学校作为常州市校园足球示范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校园足球后备人才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积极参加各级足球比赛,成绩斐然。2017年、2018年、2019年,学校女足队连续三次荣获“省长杯”卡尔美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冠军。2017年,荣获江苏省校园足球锦标赛冠军。2018年,荣获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冠军。学校刘雨晴、朱淼、顾傲琪、韦宣宣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第七营区,并入选“最佳阵容”。刘雨晴、朱淼、韦宣宣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总营,并入选“最佳阵容”。邵美琪、王语涵、侯方洁、刘雨晴、蒋紫夷、韦宣宣、顾傲琪、袁欣雨入选2007年龄组全国女足精英球员训练营。林诗怡、侯馨瑜、李子涵、朱淼、杨玉雪入选2008年龄组全国女足精英球员训练营。袁欣雨和侯方洁入选中国校园足球国家队,并前往法国2019女足世界杯比赛现场。江苏电视台、常州市电视台、常州日报、常州晚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媒体对校园足球进行深度报道,且推送到“学习强国”江苏平台。

成绩属于过去,面向未来,学校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不断完善与拓展。在新的征程中,东青实验学校的师生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坚持与创新书写传奇,用最好的教育焕发学生的生命成长活力,培育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常州市足球校园
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冠英小学教师作品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中考有约
借助数轴易解题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