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思政社团为载体提升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

2020-11-28马英姿

商情 2020年21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载体实效性

【摘要】进入新时代,高校的思政课教学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和新挑战,肩负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政社团在实现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相衔接,发挥思政州第二课堂”的良好育人成效上,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以思政社团为载体提升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为题对此进行粗浅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 思政社团 载体 实效性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对立德树人任务最精炼最简洁明了的概括。进入新时代,高校的思政课教学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和新挑战,肩负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根本任务。那么高职的思政课教学如何能够能把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相衔接、如何实现思政“第二课堂”的良好育人成效,思政社团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以思政社团为载体提升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为题对此进行粗浅的分析与研究

一、思政社团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高校思政社团属于高校理论性社团的性质,它是在高校党团组织的指导下,思政专任老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的由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习、探究和宣传思政理论以及参与相关实践活动,把握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主,是将理论学习、时事关注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学生社团,是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第二课堂”。高校思政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学生思想道路上的启明灯。课堂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理论毕竟是理论,还需要客观实践的有力说明和积极支持,才更具說服力,思政社团能够以其特有的敏锐性,善于抓住和利用关键时机,在一些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发生前后,推进并形成最新的学习高潮,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一习近平新日寸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凝练与解读。同时思政社团紧密配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社团的建设和活动,其活动主题和宗旨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基本一致,融入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奉献教育的内容,使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透视角度、不同的思想观念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交融。从而达到提高道德素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良好效果。为此思政教学应以思政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思政社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先锋作用,社团活动与思政课堂的内容相辅相成,实现思政课教学与社团活动的有效互动,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思政课教学质的飞跃。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一)以思政社团活动为主导,整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扩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良好的思政课堂实践教学,既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又是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力的充分实现。其中教师发挥导演作用,学生承担演员角色。笔者所在学校在不同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中开展的“共同关注”“一周新闻播报”等实践活动就是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成功范例。教师在近十年的探索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具体可操作行之有效的新闻贯穿式实践教学的模式与方法,有效整合了教材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设计安排了具体任务,同时以“激趣”作为实践路径创新的重要因素,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实践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先后成功举办学院新闻播报大赛,十九大知识竞赛以及形势与政策网络课堂心得交流会等活动,积累了大量资料和案例,本课题通过持续的调查问卷,访谈交流,分析和研究等方法,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实践活动的形式也从单.一的时政新闻播报、单纯关注思政课堂发展到关注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等层面,不断扩大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对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作用。

(二)寻求思政社团与思政实践教学等工作的合力效应,提升思政教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育人能力。

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区别于学校其他形式的社团活动,特别注重的是理论与社会生活、专业培养的有效融合,因此思政社团首先应该是富有经验的一线思政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教师必须走出课堂,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思考实践教学的意义,参与学生管理和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亲身实践,进行调查研究,这无形中拓宽了教师的思路,改变了思政课教师科研上的纯理论研究,提升了其理论的创新能力,同时为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提供更专业的帮助。以笔者所在学校的第一个思政社团—“共同关注“协会为例,社团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一线思政老师社团担任指导老师,按照实践教学要求精心策划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自主开展专题研讨、论文交流和评比、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新闻播报大赛”“新闻知识竞赛”“新闻脱口秀”“校园新闻直播间”等活动,并且把思政课堂上学生的“一周新闻播报活动”延伸到社团中,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社团活动紧密结合,扩大思政课课堂实践活动的时间和范围,实践由课内走向课外,扩大和提高学生对新闻的关注度和对思政课的认可度。思政课教师还积极探索实践教学进学生社团的途径,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社团活动形式开展,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如根据思政课课课堂教学的难点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采取讨论、调研等方法,协同社团干部及团委制订相应主题的活动计划,通过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师生互动,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比如“共同关注“协会指导老师针对思政课教学进入新时代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新目标的要求,紧密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制定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社团”的计划和任务,开展形式多样,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的社团活动,通过思政课堂的课前新闻播报,分专题重点关注“大学生与新时代”、“我的中国梦”“四十年变迁话改革开放”“坚定四个自信,放飞青春梦想”等话题,并且把课堂实践的内容延伸到社团的日常活动中去,思政指导思政课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社团的活动,全程参与指导活动策划,举办等环节,对活动的整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监管,做好每次活动后的总结反馈和下次活动的整改完善,同时可以搜集学生的思想动态信息,掌握学生的主要思想问题,为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极大地保证思政社团的正确政治方向,大大提高了思政教师的管理学生,实践育人的能力。

(三)以关注学生需求为根本,以思政社团为载体实现思政课和专业课融合协同发力。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明确强调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但是仅靠思政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是很难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的,因此构筑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专业教师协同教育平台是十分有效的做法。笔者为此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思政社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是专职思政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同时担任兼职辅导员,对所教班级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特点十分了解和熟悉,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专业学习情况了如指掌,思政教师不仅重视课堂的理论传授,而且注重以思政社团为平台搭建一个思政课和专业课融合协同,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沟通互动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例如针对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和攻克难关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思政教师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在学生的实习实训期间,到实训车间和实训专业教师共上一堂课,让学生在专业的实操中体会团队合作,奉献创新的艰辛和成功。同时找准思政社团的活动与学生专业的切合点,发挥专业的优势,为学生的创业就业搭建平台,积极组织社团成员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大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的兴起,社团曾尝试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行了校园自主创业实践活动,“校园诚信售货架”便是其中的一个亮点,这个项目成功的实现了思政课的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学生社团和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四)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创新丰富思政课堂和思政社团的活动形式,切实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新时代大学生大都是00后,他们具有求新、个性张扬、崇尚自由、注重人际交往、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等特点。思政社团能够很好地利用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思想交流的良好氛围和平台,弥补传统思政教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以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顺利地内化于心。因此如何以J巴政社团为载体,让新时代的大学生能够在易于接受、轻松愉快和兴趣盎然的实践氛围中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关注形势与政策,真正使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良好的育人目标,为此笔者先后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等课程中进行了尝试,使用信息化教学,逐步形成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问题导向为主线、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为目标的师生共享共用的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课程学习共同体,根据笔者对任课班级的456名学生的手机终端调查结果显示,有97%的学生认为“很好”和“非常好”;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学原则,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通过指导学生熟悉智能课堂的操作流程,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知识点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开展了解/预习、投票/问卷、头脑风暴、作业l小组任务等活动,构建了以“课前线上预习学一课中师生互动学一课后交流分享学”的完整教学链条。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工具,“互联网+”方式已经逐步成为高职院校进行教育管理的新宠儿,因此,对于思政实;践教学来说,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方法。通过搭建诸如“在线教育综合平台”等网络平台,上传思政教育相关内容,内容形式接近新时代广受喜爱的新媒体形式,诸如视频、图片、诗歌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评论中来,用这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采用更宽松融洽的網络教学氛围,同样也可以支持学生制作上传带有个人理解的思政作品,这种开放式的交流方式,一来弥补学校思政教育的漏洞,二来活跃校内教育气氛。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开通教师与学生的网络沟通模式,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不一定能表达完整自己的想法,也可能在课下又有了心得感悟,因此,线上的沟通交流也可以成为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一种方式。为此开辟思政社团的网络平台,利用新媒体把思政课堂实践活动与社团活动有机融合,收到了良好效果。

习近平在2019年3月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还强调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曳奎持‘,又个统一,”其中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就是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高校思政社团承载此项重任。这就需要我们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改善思政课的教學状况,以关注学生需求为根本,把握新形势下思政社团的特点,利用社团组织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实现路径,充分发挥社团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充分体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2019年3月18日

[2]许会娟,高校思政课与大学生社团互动路径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第7期

[3]王玲,学生社团: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新载体,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4]雷芳,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12期

作者简介:马英姿(1968年3月生)淄博市人,淄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高校思政课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哲学、近现代史、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载体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