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其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2020-11-28孙沛宇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犯罪青少年

孙沛宇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完善,我国青少年的成长环境,生活条件较之前有巨大的变化,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刑事案件不断增多,在所有刑事民事案件中所占的占比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明显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而关于青少年的法定责任年龄,也有着许多争议,无论是网上的投票,还是社会法律调查,都有相当多的人表示认为现代的青少年受网络环境影响,生活条件的改善都使他们更早地接触社会,心理也更加成熟,法定责任年龄应该下调。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犯罪原因

青少年犯罪每个国家的法定年龄不同,在我国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中国、德国、日本等都以十四岁作为法定责任年龄;英国为十岁;美国有一半多的州没有规定法定年龄,一半推断七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负法律责任。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准确年龄的认定没有明确的说明。青少年犯罪或者说大家所关注的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也是极其重视的事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少年青春期身心生理原因

在青春期这个对于人生来说非常重要的发育阶段,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强力的变化,生理上愈发趋向于成年人,但是心理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无论是观察事物,待人接物还是思维活动都具有相当的片面性。青少年期是人生的过渡时期,在成长阶段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控力弱,不能够抵御外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青少年易冲动,模仿力强,希望吸引他人注意力,更易被诱惑实施犯罪。

我国青少年大部分都处于学生时期,周围所接触的都是老师和同学,此时自尊心强,发生矛盾时,轻易就会受到伤害,心情抑郁的同时产生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青少年群体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从小在家人的宠爱甚至溺爱下成长,更加自私自利,没有责任心,不愿意谦让,造成冷漠狭隘的心理。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高速变化的信息时代,社会各方面都受到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信息时代的来临也让青少年们过早的接触外界信息,对青少年们的思想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对于农村的少年而言,生活环境,思维广度较城市中的青少年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处理信息的时候难以分辨好坏,区分优劣,容易全盘接受并且思维行为都受到影响。而青少年模仿力强,更加可能会去模仿,学习对他们来说引起兴趣,刺激心理都事情,进而变相导致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在无孔不入的网络信息时代,新型的流行文化层出不穷,JK,洛丽塔,球鞋等。这种高消费意识的大量宣传,使得青少年们产生向往物质生活的思想和追求金钱的欲望,严重侵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使得一些青少年为了谋得钱财而走上犯罪道路。同时,网络文化市场的失控,使得网络上充斥着不良文化,含有暴力血腥,性欲淫秽的音像制品,网页游戏甚至广告等等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强力的负面影响,沉迷网络中的虚幻世界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三、家庭结构及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人最初接触的,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巨大作用,青少年犯罪者更多的受到来自家庭的不良教育的改变。从家庭结构和教育两方面来看,家庭结构相对松散的家庭中,孩子的犯罪率较高。所谓家庭结构松散就是双亲家庭的父母多为事业,经济耗费相当大的精力时间,或者家庭中子女较多,无法看顾到每一个孩子,于是父母便变成了“影子父母”。使得青少年中青春期的许多心理问题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解决,只能从他人或社会寻求帮助,释放压力。

家庭教育方面,孩子从出生就在注视着父母的道德品质、言行举止,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极端化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让孩子产生犯罪行为。极端化的教育容易使青少年过于自卑或者过于自由,更易情绪化从而激情犯罪。父母存在分歧的教育方式也会让孩子无法接受正常的教育,陷于两种教育方式的矛盾之中。同时,溺爱,娇惯,过度容忍,行为粗暴,期望过高,控制欲强,缺少交流沟通也是当今社会下父母容易出现的问题。不良的家庭教育,会导致青少年许多的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如自私,冷漠,孤僻,粗鲁,抑郁,易怒等等,在与社会上或学校里的人群产生矛盾时,很容易因为无法控制情绪而实施暴力犯罪。

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法定责任年龄的争议,我国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无论实施那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对此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教育少年儿童,对与他们的犯罪行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着重与教育、改造、挽救青少年儿童。虽然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得未成年人过早的接触社会,心理更加成熟,但是青少年犯罪主要还是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依照他们目前的心理和生理都无法清晰地认知这个世界,分辨所看到听到的观念的正确与否,无法正确地处理网上过于繁杂的信息。而教育就是对其的引导和指引,避免他们未来有可能的犯罪行为。与其降低法定责任年龄,不如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性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安全地度过成长发育的过渡期。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付起责任,不能忽视学生的法制、心理、道德的教育而片面地关注他们的成绩,避免学生行为、心理逐渐失控,产生犯罪心理。国家明确了对于青少年犯罪的态度,同时也应该付出相应的行动,对于青少年的法制道德教育加强重视,从而有效地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案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問题》.2005年版第三期

[2] 黄德祥.《青少年发展与辅助精要》

[3] 《刑法一本通》.法律出版社

[4] 柳丽丽.《浅析青少年犯罪特点及其对策》

猜你喜欢

犯罪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Televisions
滑向犯罪的原因(三)
滑向犯罪的原因(一)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环境犯罪的崛起
“犯罪”种种
有些行为不算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