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因动态生成而精彩

2020-11-28陈爱萍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画角直角教学资源

陈爱萍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在这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十分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因为“动态生成”的理念正是追求了课堂的真实性,它告诉我们,教学过程是可变的,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这个资源的重要提供者,根据学生的真实需要随时作出调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相互启迪,共同成长,唯有如此,课堂才会始终充满真实和活力,以下结合《角和直角》一课的教学,谈几点思考。

一、教学设想

《角和直角》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和“直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新知识。实际上,学生对生活中的角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识别“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中的角”,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对此,我拟采用找一找、画一画、做一做、折一折等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促使学生主动构建有关“数学中角”的概念,即“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有序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实践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从提问开始:“这节课学习‘角,你对‘角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这一谈话的过程也是教师找到学生知识起点的过程。

(二)逐步展开,探究新知

1.找‘角:教师出示闹钟、扇子、房子、剪刀四样图片,让学生找一找其中的‘角。凭借已有的知识,有的学生找出了“数学中的角”,如∠∧,也有的找出了“生活中的角”,如:

。这时,一些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就提出:像这种

形状圆起来的就不是“数学中的角”。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找一找“数学中的角”的特点,从而揭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画角:在学生找角和说角的各部分名称之后,就要求他们尝试画角,然后再总结画角的方法。有些学生这样画:

有些学生这样画:   还有的学生则用三角板把一个角描下来。在讨论画法的时候,有学生提出:“描角有时会把角的顶点描圆了,不容易找到顶点,如果用第二种画法,就容易把角画标准。”当学生总结出画角的正确方法后,在第二次画角时再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角的标记。

3.做角: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两根带孔的小棒和一颗螺丝钉做活动角。教师则事先做好一个角,让学生先做一个比教师做的角大的角,然后再做一个比教师做的角小的角,最后再做一个和教师做的角差不多的角。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我做的角大,还是你做的角大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躍,说法不一。有的说:“我做的角和老师做的角开叉的大小很明显,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来。”也有的说:“我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把我做的角和老师做的角重合一下,顶点对顶点,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谁在外面就谁的角大。”这时,还有一名学生则说:“只要把两个角中间的开叉量一量,谁的边长谁就角大。”当时,对此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质疑。于是,我便问学生:“果真这样吗?”其实,我并未料到学生会想到这种方法。幸亏我灵机一动,索性将一个角中的两根小棒折掉一部分,再将两个角的开叉程度弄成一样,让这名学生再用他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他发现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如:

。就在这折一折,比一比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到了角的大小与角的开叉程度有关,跟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4.学习“直角”:先要求学生做一个自己认为特殊的角,由此引出“直角”,然后再寻找生活中的“直角”,并用三角板的直角去判断“生活中的直角”。接着,再要求学生画“直角”并教学“直角”的标记。

(三)运用新知,进行练习

出示以下习题:

1.判断哪些是角,哪些是直角?

2.折角,比一比在一张圆形的纸中谁折出的角多。

3.找一找“米”字形中的直角,进行有序思考。

(四)全课小结,谈谈收获。

三、教学反思

(一)提供空间,放飞思维,促进动态生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习气氛十分沉闷而乏味。“新基础教育”课题实验则向教师提出了“五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还学生以“空间”。因为只有提供充分的思维活动空间,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由此产生多种教学资源,从而促进“生成”。

(二)及时捕捉和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动态生成

当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而产生多种教学资源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并准确加以判断,进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促进其再生成再提升。例如,在要求学生找一找闹钟,房子、扇子、剪刀这四样图片中的“角”时,许多学生都找出了剪刀中“   ”的角。事先我并未料到学生会找出这样的角,于是,便马上调整了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将原本要引导学生找“角的”共同特征,改为先引导学生将找出的“角”进行分类,即尖尖的“角”和圆圆的“角”。然后,教师再进一步指出:像这样“圆起来的角”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角”,而不是我们数学中所要学习的“角”,然后再讨论“数学中的角”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一来,学生对“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中的角”的认识就有了区别,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不可预设的,它是一个师生和教学多种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开发并利用学生方面的资源,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个资源不断生成的动态发展的过程,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画角直角教学资源
缘起“一线三直角”
画角的发现
天净沙·冬
多少个直角
化归矩形证直角
初识“一线三直角”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