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年从成渝二地之艺术聚集区看当代艺术的现代性特征

2020-11-28罗家霖

戏剧之家 2020年32期
关键词:聚集区当代艺术艺术家

罗家霖

【摘 要】本文通过2008年以采访艺术家的形式对成都、重庆两地的艺术聚集区状况的了解和调查,分析艺术聚集区这种地理概念的形式所反映出的其时中国当代艺术之现代性特征,并分析其产生、存在、发展、选址及公众状态。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聚集区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184-02

一、中国艺术聚集区之总体特征

艺术聚集区的出现一方面无疑是较为晚近的现象,另一方面又似乎和现当代艺术相伴而生,因此一提到艺术聚集区,身处北京的人们就会同时想到诸如798、宋庄此类名词,并且将其和当代艺术归为同一概念。事实上,除了北京798、宋庄外,中国其他城市的艺术聚集区亦是抽芽拔节地发展着。相对重要的有上海的M50创意园,成都的蓝顶艺术中心,重庆的11间、坦克库、501,西安的纺织城艺术区等等。

相对于中国的艺术聚集区,如巴黎的巴比松村、蒙马特高地,纽约的苏荷区,伦敦东区的霍克斯顿,东柏林的米特区等等此类海外知名的艺术聚集区还是一个在聚集程度上相对松散和宽泛的概念;与中国高密度的人口特征相一致,中国的艺术聚集区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聚居聚集之所。又与中国藝术区高聚集度的特征相一致,它们亦高度集中地体现了当代艺术不同于以往的创作经营方式,显现出了艺术在当下社会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方式。

二、艺术聚集区之产生:创作与市场接轨之产物

关于艺术家的聚居,艺术家们自己往往会称之为出于交流的需要;但是从根本上而言,聚集区是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对接的直接产物。

在2003年成都蓝顶艺术中心建立之初,其时仅有四位画家入住;五年之后的2008年,不仅有五十来位画家聚居此处,还由于日渐拥挤另增新址,新筑蓝顶新区。新蓝顶艺术中心坐落于成都优美的“荷塘月色”景区内,由现代的建筑群落组成,包括一座将长期向公众开放的小型美术馆和十五位艺术家的工作室。

蓝顶的艺术家们半调侃地将他们自己的聚集称为一种寻求安全感的需要;而大家更公认的是在成都这座非常人性化的城市里,聚集区里的艺术家们人情味尤其浓厚。在这里艺术家之间没有竞争,师生间、新旧艺术家间都团结平等,他们心胸开放并相互提携。甚至有艺术家认为在成都艺术区的存在方式纯粹是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创作平台和评论家、鉴赏收藏机构的市场平台并非刻意为之地划分得相当清楚。

就总体而言,所谓艺术家之间的交流需要并不是主要存在于创作层面,而是创作之外的生活交际层面。蓝顶的艺术家们每周一起踢球聚会、喝茶谈天,大家却很少能进行创作上的“交流”。其一,作为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行为,艺术创作——特别是当代艺术创作——并不太可能在创作过程中频繁接受他人的指涉和关心;其二,艺术上的交流在当代更倾向于通过画展、出版物、研讨会等现代媒介平台形式来实现,私下的不同个体间的交流很难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北京的798工厂似乎是不同思想、不同形式的交流碰击之所;事实上,频繁的展览、活动、公众介入,已然将798艺术家们的创作空间逼退到了“798的后花园”,即798周边的村落里。可见,798作为一个有艺术家交流性质的场所,是存在于展览活动等形式之上的;而798艺术家们的创作,亦还是退居二线后花园独立进行。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各类产业均被推向市场,艺术家和市场的关系也变得清晰简单,即艺术家要直接面对市场,市场选择艺术家。于是乎,如同劳务市场的出现一样,进行独立创作的艺术家们也需要聚集以为供需双方提供方便。在画廊和策展人出现后,艺术作品进入市场或展览的模式又多了一个代理性质的环节;因而,艺术聚集区的出现更是千呼万唤、迫在眉睫,画廊或是策展人寻找新的艺术家的最直接途径,即是探访艺术聚集区。

在重庆,当代艺术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依托的黄桷坪地区,由涂鸦艺术街将11间自由艺术家工作室、坦克库、501艺术基地、102艺术基地、视美动漫产业基地等等子单位散漫而不经意地串联在了一起。这些聚集区里的艺术家们有相当大部分的在校或已毕业的川美学生,也有很大部分漂泊在此寻求发展机会的艺术家。在黄桷坪,年轻的艺术家们聚集起来创作,等待市场机会的现象尤其明显。

比起西方而言,在中国,艺术聚集区使艺术作品进入市场更具有相当的现实性意义。据陈丹青《退步集》所言,在艺术市场的环节中,西方模式是:艺术家——画廊——策划人(批评家)——美术馆。迥然而异地,中国的模式则是:艺术家——策划人(批评家)——美术馆——画廊。可见,在策展人充当艺术家代理人参与艺术市场的条件下,艺术聚集区为策展人提供了便利的检索;而在市场和策展人的代理作用下,艺术家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艺术创作中,这又促进了艺术聚集区的发展。

三、艺术聚集区之长期存在:艺术与政府的合作

尽管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激烈反对艺术成为政治意识形态的代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术与政府没有关系。当艺术区将零散的艺术家以力量团的形式聚合,并能在中国的政治条件下存在下去时,这本身已经暗示了艺术区与政府力量的合作。而从当前看来,政府与艺术聚集区的合作大多是出于以经济为最终目的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打造。

2005年,当成都蓝顶艺术中心考虑增辟新址的消息一经报道后,即有多个地方表现出接纳蓝顶的浓厚兴趣并发出了邀请。而最终,新蓝顶拔起在了三圣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荷塘月色”景区中。而修筑新蓝顶的40亩地是由四川中国西部社会发展研究院与三圣街道办事处及“荷塘月色”方面以打造“中国成都当代艺术基地”的合同形式所签约的。从这些官方单位的名称来看,这无疑是艺术区和政府互赢共利的生动案例。

而在重庆,政府对于艺术区的支持更加直接和明显。在2007年,当地政府就以约20万专款拨发的形式为501艺术基地出版了艺术家合集和进行了一些专访。尽管501艺术基地的艺术家们抱怨政府并不太了解他们目前的状况,以至于专款并未用在刀刃上;然而,将视线脱离这些繁缛的细节,比起十几年前北京对于聚集区的遣散,已然明晰地说明在调整了与政府的关系后,艺术区在中国社会中已然拥有了能促进发展的重要地位。

四、艺术聚集区之发展:以学院之力为依托

关于艺术区和学院的关系,有着很多微妙之处。首先,和民间的艺术传统力量比起来,专业的学院教育是一股尤其强势的力量。若选址在这样的强势力量的附近,也必然能给艺术區带来各方面的资源和依托。

其次,尽管艺术区的艺术家很多都毕业于附近的学院,但这并不意味着聚集区艺术是以学院艺术为代表,也不意味着艺术聚集区会对非学院出身的艺术家多一层隔阂。

再次,艺术区的存在,似乎是学院的一个延伸体,或者说是学院形式的补充。这不仅仅是社会公众的感性印象;试看各地政府,从其对所属地区文化产业区的规划方案上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学院和艺术聚集区是作为整体进行考量的。

然而成都是一个看似特殊的例子,自从重庆作为独立的直辖市后,“川美”不再在四川。于是成都的艺术聚集区似乎没有一个聚集力核心。无疑这是利弊皆有的,在重庆聚集区有美院压顶的情况下,榜样的力量似乎来得更加强大,这对艺术家们的眼界和胸怀有不利之处;而在成都的艺术区,艺术的氛围、艺术家的相处方式和创作状态,则来得更加轻松自由。在缺少学院依托的情况下,艺术家们又会以各种方式主动地靠近它。

五、艺术聚集区之选址:艺术与城市的关系

艺术聚集区的发展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以相同的速度前行着,在其间,艺术区的选址、迁移、扩张等等地理位置的变迁状况,均生动地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对于艺术的作用和意义。

城市形态与商业文明、工业化进程息息相关,是与农耕文化所形成的自给自足的乡村形态所对立的。对于个体而言,选择城市或农村,是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这种地点的选择,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可以不相统一的。比如,选择处在乡村的艺术聚集区,其存在的模式,是城市的、商业的。

艺术区选择在乡村的理由显而易见。首先艺术家们希望有一个南山东篱的创作环境,但是为了生活方便,以及完成创作后的市场行为的便利,又不能离城市太远。其次乡村能给艺术家提供较城市更低的生活工作成本——这对于刚起步的艺术家更加重要,所以越大的城市其艺术区会越深入乡村腹地。细察之下这又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越大的城市生活工作的压力越大,二是很多中小城市的艺术家流向大城市以谋求进一步发展。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现象,即艺术家的流动集中,也包括一种变向的流动集中,即在两个城市之间来回切换——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与艺术中心是同向的;而在世界范围内并非都是如此,比如大阪和莱比锡这样的城市盛产艺术家——于是,艺术与城市,与越大的城市的关系似乎来得愈加密切。

乡村毕竟只是一种表现,相对成功的艺术家都会趋向选择更好的聚集环境,比如荷叶连天掩映、建筑别致的成都新蓝顶;极端地说,如果艺术家的力量大到能在城市中开辟一个“乡村”以供创作,他们当然不会拒绝。

六、艺术聚集区之开放状态:艺术介入公众生活

艺术聚集区开放的状态源于以上提及的各点,市场的介入、政府的管理、对学院的依托、与城市的亲近都将艺术聚集区展露在公众面前。如果说成都的蓝顶艺术中心还和附近的环境有着一个比较隔离的轮廓线——但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蓝顶已备一座欲对公众开放的美术馆——那么重庆的艺术区则完全是深入在市民生活的烟火之中——比如涂鸦艺术街就是一条居民街,完全在街坊邻里的屋前檐后窗户边进行涂鸦创作。

艺术家们对于公众的介入有两方面的态度,艺术家们想要更多的人接纳自己的作品,获得经济利益和艺术地位;但又需要安静隔离的创作环境和一点点带有艺术家神秘感意味的距离。

而无论如何艺术品倒是由此介入了公众的生活。无论公众对于艺术聚集地的参观是猎奇还是膜拜,是不屑一顾还是饶有兴致,艺术观念和思想都得以感染更多的人,艺术品也逐渐体现出由作者本位向作品本位及观众本位过渡的良好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卫,尉彬.中国当代艺术生态[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陈丹青.退步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章利国.艺术市场学[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聚集区当代艺术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时空扫描统计量三维可视化的实现*
广州蕃坊及其外籍人聚集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