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励志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

2020-11-28官心

戏剧之家 2020年3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官心

【摘 要】青春励志电视剧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性的双重效应,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契合新时代主旋律价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本文从电视剧中主要人物的故事情节出发,围绕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在家国情怀、扎根基层、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等方面的思政价值,探析这种思政价值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生启迪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最美的青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120-02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代表,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大学生的思想状态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选择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尤为重要。青春励志电视剧既迎合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需要,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新思想和正能量。本文选取青春励志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分析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正是从影视剧媒介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交汇点,这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路径。

一、青春励志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创作背景及主要情节

热播主旋律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弘扬了新时代塞罕坝精神,在全社会掀起感受和学习塞罕坝精神的热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1]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正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为了阻挡河北塞罕坝地区高原荒漠对京津地区的风沙危害,1962年成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用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荒漠沙地变成万亩林海,造林人在塞罕坝演绎了最美的青春。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讲述了以冯程、覃雪梅为代表的大中专学生和以于正来、赵天山为代表的老革命家共同植树造林的奋斗故事,表演者用青春和热血演绎出塞罕坝的感人事迹,赋予了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育人价值。塞罕坝的绿色是造林人对信仰的坚守、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深刻执念,正是塞罕坝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造林人扎根祖国生态事业的一线。电视剧中林业专业的大学生们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国家建造出绿色长城,环境恶劣从不退缩,条件艰苦不言放弃,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2]同时,老一辈革命家们没有止步于已有的功劳簿,而是将造林事业作为新的革命事业继续工作着、努力着。塞罕坝精神对指引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做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青春励志电视剧《最美的青春》的新时代主旋律意蕴

(一)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创造出主旋律的文化环境

马克思曾经说过:“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3]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合适的环境或场域,主要表现为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建设本单位的精神文化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灵魂和基础。电视剧《最美的青春》通过电视荧屏创造出一群具有崇高理想与职业道德的组织群体,创造出爱国、敬业、和谐、奉献的积极向上的组织环境。大学生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进入其预设的文化环境,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网络环境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力。

(二)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期许是新时代的最强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于青年培养工作给予了期许,青年是党和人民事业建设的生力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4]国家的未来属于青年,民族的希望在于青年,青年人的精神面貌和思维模式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良好发展。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代表,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所展现的正是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在青年时期的奋斗故事,一代又一代的造林人坚守在祖国生态事业的最前线,把青春交付人民,用热血浇灌绿色。《最美的青春》中的青年故事启示当代大学生要勇于尝试、深入基层,在实践中练就真本领,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开绚丽之花。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5]新时代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出于保护环境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期以来,由于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已十分突出,影响到人民生活的质量和国家未来的发展。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以塞罕坝造林人的故事为主题,正是呼应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形成保护生态自然环境的观念,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同时也启示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为国家的生态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青春励志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加强影视剧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是发展党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必要手段,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青春励志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以归纳为家国情怀、扎根基层、奉献精神和艰苦创业四个方面。

(一)家国情怀:造林人为国家生态事业服务的信仰根基

爱家才能爱国,家乡是成长的地方、是记忆中最美的故土。对家乡的热爱是每一位中华儿女记忆中最深刻的执念,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浓浓乡情,当今社会爱家乡也是爱祖国的重要体现。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以承德地区塞罕坝第一代造林人的故事为原型,充分展现了承德地区的乡土风情,也将承德人民的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展现出來。[6]

在電视剧《最美的青春》中,男主演冯程的家乡就是塞罕坝,因父亲在塞罕坝打游击而牺牲在这片土地上,他放弃了北京的优越工作条件而选择回到黄沙满地的家乡,地区林业局局长于正来在接待冯程时说:“你是英雄之后啊,如今子承父业,支援家乡建设,好样的!”在得知塞罕坝围场长期植树失败后,他自告奋勇主动申请上坝,并做出“植树不成功就永远不下坝”的决心。上坝之后冯程作为先遣队唯一一个技术员育苗植树整整三年,历经失败嘲讽从不轻言放弃,最后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培育出适合塞罕坝植树的苗种。

(二)扎根基层:不计名利的高尚品德是造林人的思想堡垒

基层是群众工作的一线,往往是最苦最累的地方,每一个扎根基层、默默付出的工作者都怀抱着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在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中,林业大学高才生覃雪梅在听到承德地区林业局局长于正来的汇报后,故意隐瞒自己是林业部副部长女儿的身份,放弃了去林业部工作的机遇,义无反顾地选择去塞罕坝工作。分配到塞罕坝不久后就有同事调走,覃雪梅从未想过离开,一同分配来的大中专学生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覃雪梅都鼓励大家坚持下去,带领大家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寒冬,吃地鼠、赶豺狼、找水源、勘地貌,每当遇到困难总是冲在最前线。从先遣队到机械林场,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到林场总场的技术副场长,覃雪梅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基层最需要大学生的技术知识,基层是一片广阔的舞台,在基层同样可以成就人生。

(三)奉献精神:革命奉献精神是造林人挥洒青春的力量源泉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事不避难、勇担重任的决心和不负人民的无私奉献,印刻下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无悔的青春岁月。在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中,男主人公冯程并不看重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以毫不为己的公心全身心地投入苗圃的工作当中,育苗成功后将功劳视为集体努力的成果。在机械林场造林成功之后,冯程又自愿去做工作枯燥的望火员,他将塞罕坝的林海视为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去呵护。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决心和以身许国、无私奉献的行动,支撑我们向着一个又一个目标勇毅前行。[7]从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当下,无私奉献一直是支撑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奉献精神也是塞罕坝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继续传承。

(四)艰苦创业:实践行动是造林人在党旗下宣誓的铮铮誓言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通篇让观众感受到党员精神和党的灵魂,全剧中共有三次对党旗宣誓的场景,每一次宣誓都达到剧情的高潮,都是塞罕坝造林人对困难的进一步挑战,都是对党最真诚的告白,让我们感受到作为党员的自豪感。《最美的青春》中的党员同志朴实认真,冲锋在前,坚持党员的优良作风,脚踏实地植树造林,与当地群众水乳交融,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用实际行动兑现对党的承诺,书写了人类史上的生态奇迹。

四、结语

青春最美的颜色是炽热的心火,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的青春。通过分析电视剧《最美的青春》的主旋律意蕴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弘扬塞罕坝精神的基础上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艺术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能够较好地融入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并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发和利用影视剧文艺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要贴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精神需求,创作出具有长远价值的影视作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时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弘扬塞罕坝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7.

[2]詹万生.整体建构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4]刘婧,褚凤英.习近平青年培养观的战略方向、目标归属与实践向度[J].理论导刊,2020,(02):13-18+56.

[5]习近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3.

[6]杨正义.演绎塞罕坝精神之魂——电视剧<最美的青春>评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3):44-45.

[7]勇于担当 甘于奉献——凝聚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③[N].人民日报,2020-04-01(005).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