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声唱法中男高音训练技巧过程思考
2020-11-28王文彬
王文彬
【摘 要】学习声乐演唱的朋友往往都会遇到演唱高音难的问题,特别是美声男高音,美声男高音是美声唱法中极具魅力的声部,明亮华丽的音色震撼人心。笔者从男高音的分类、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情绪的控制、主客观问题及作品的演唱展开分析,通过男高音换声区训练、呼吸训练以及高音区“关闭”唱法技巧训练来阐述自己对高音技巧训练的见解。
【关键词】男高音;技巧;关闭唱法;换声区
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068-02
歌剧发展史上,美声男高音的地位十分重要,美声男高音只有通过后天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对作品深入的理解、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结合自身良好的嗓音条件,声音才能达到完美。美声男高音在歌唱时口型略大,声音集中,具有强大的共鸣。音色略显浑厚、明亮,穿透力极强,震撼人心,如此华丽的声音实在是难能可贵。
长期以来,人们对美声男高音,特别是高音技巧的训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声乐演唱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材率依然较低,演唱时出现高音区不稳定、卡壳破音、各音区音色不一致等不易解决的问题。男高音的高音训练一直是男高音歌唱者与声乐教师最棘手的问题,并且很多人试图从不同的方面揭开男高音训练的秘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声乐学习经验与演出实践,谈谈自己对于美声男高音训练当中的体会。
一、确定男高音类型的重要性
根据个人嗓音特点、个人音域以及歌剧中的角色要求,通常将男高音分为很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男高音拥有各自突出的特点,对于作品的诠释与演绎是不同的,同样观众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在笔者的声乐学习过程中发现,确定自己是哪一类男高音类型对于后期制定训练计划以及演唱作品的选择尤为重要。笔者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声音类型为抒情男高音,因此会进行相应的学习并准确找到合适的曲目。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音量较小的抒情男高音演唱一些音量要求高、音域宽广、戏剧类型的作品。但是他们无法驾驭此类作品,演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演唱时借助许多额外的嗓音力量,久而久之出现问题,甚至失去了学习声乐的机会。因此,确定自身男高音类型是美声男高音学习声乐的第一要务。
一般男高音主要分为轻型抒情男高音、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等。轻型抒情男高音声音华丽,音色甜美,花腔风格,换声区高至a2。适合这类男高音的角色有《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孔特,《唐璜》中的奥塔维欧;抒情男高音,声音充满激情、活力与能量,音色圆润富有生气,换声区通常在d2-g2。适合这类男高音的角色有《女人心》中的弗朗多,《茶花女》中的阿尔弗莱德。戏剧男高音嗓音宏大,刚劲有力,气势磅礴,换声区通常为c2-f2。适合这类男高音的角色有《奥赛罗》中的奥赛罗,《丑角》中的卡尼欧等等。
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情绪的控制
歌唱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歌唱受演唱者心理的影响和制约。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我们除了尽可能提高声乐技术、舞台实践能力以外,也要重视个人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从而得到全面发展。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不少嗓音条件一流的学生,却因性格内向,学习过程中出现自卑、害羞等种种情况,丧失了学习声乐的兴趣。而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喜运动爱交际的同学则通常在声乐表演艺术道路上走向成功。
除此之外,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声乐演出实践和经验,发现不同的心理活动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实践结果。一些歌唱者具有一定的演唱技巧,无论是嗓音条件还是对于音乐的理解都是非常完美的,但每次登台演出或比赛时就会过度紧张。跑调、节奏不稳等各种突发状况随之而来,甚至头脑一片空白,旋律歌词都抛之脑后,演出效果大打折扣。男高音常被戏称为“难高音”,因此在训练阶段,要注意加强对男高音心理的辅导与呵护,培养积极向上、健康的性格,以更好地培养出生理与心理两方面俱佳的歌唱性人才。
三、换声的概念与必然
建立正确的换声区是解决高音的前提,演唱时出现声音不统一、声区衔接不好、高音困难等问题均与换声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换声区训练有好的效果,可以將正确声音的感觉顺利进入到高声区。美声男高音歌唱者在演唱作品时,经常会碰到作品中出现的高音。声音从中声区逐步向高音区过渡,在高音区将真声掺入假声,即真假混合声,这时小字组e2、f2或#f2的声音变暗。如果说让歌唱者对于换声区有一个比较形象的理解,“穿针引线”这个成语再合适不过了。穿针时我们要先把线头捻得很尖,相当于我们唱到高音时感觉母音变窄,否则声音就不能像线一样顺利地穿过针眼了。
在换声区采用的母音中,将其进行适当“变形”,母音a主要以母音u来代替,成分减少。另外a和u的成分在换声区的三个不同的半音中比例又有微小的变化。在#d2音上a的成分比u的成分略多,在e2音上a和u的成分保持平衡,而在f2音上u的成分比a的成分略多。当演唱到高音区对母音进行变形时,咽腔仍保持打开,感觉声音向后,母音均安放在咽腔里,此时高音仿佛从眉心发出,声音集中,高音毫不费力,使中声区、换声区、高声区统一,过渡平稳无裂痕。
四、掌握高声区“关闭”唱法
歌唱发声的“关闭”技巧,有人翻译为“掩盖唱法”,起源于意大利。美声男高音的高声区的训练是最难的,存在的问题也最多。那么究竟用什么方法可以获得人们所希望得到的某种音色、获得理想的高音呢?“关闭”唱法则是男声获得高音的一种手段。找到正确的“关闭”位置,加上气息正确的支撑,不仅歌唱者演唱高音时轻松自如,稳定扎实,而且极具表现力。
具体来说,“关闭”唱法,即把意大利语中“1”音变为法语中“U”音,意大利语母音“AH”变成“0o”等。其次,男高音在唱到f2音时就要让声音变暗,开始“掩盖”,但不要一味把声音往上颚前平推,而是要把声音往后咽“竖起来”,稳住喉位,让气流及声音沿着后咽送向头腔,从而把f2以上高音变为以“头腔”为主的共鸣状态。
实际上,声乐训练“关闭”的实质就是由声带边缘振动的“轻机能状态”与声带机能状态是拉紧、闭严,由气息振动声带发出低音的“重机能状态”之间互相转换的。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结构与声音音色不尽相同,要做到非常娴熟地运用“关闭唱法”,必须在良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试验和练习。男高音“关闭”唱法技巧的训练是一个细致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勤于思考,选择和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练习,使自己的训练价值更高、更完善、更科学。
五、正确呼吸的重要性与训练方式
正确的高音是建立在正确的呼吸基础之上的,它是歌唱的原动力,同时也是高音的核动力。正确的呼吸对于演唱一部难度较高的完整的声乐作品是至关重要的,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音的表现力。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可以为歌唱者在演唱时提供足够的气息支撑,它确实是歌唱者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
首先,要注意的是呼吸姿势的正确保持。一般来说,坐着说话和站着说话时呼吸的均匀情况是不相同的。在演唱或呼吸训练时,要保持正确的站姿,注意胸要“微含”,注意力要集中,保持良好心态,胸部应处于自然、松弛的状态,呼吸要按需而入,不能造成气息的堆积,促使发声器官自然、松弛,避免用气息去挤压声带发声。这里应注意,在演唱高音时除了要确保呼吸的顺畅,也应加大牙槽的张合度,保持嘴巴大小适中的状态。
另外,要正确掌握呼吸的训练方法。主要有闻花式、惊讶式吸气和叹气式呼气训练。闻花式吸气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体会闻花香的感觉进行吸气练习,惊讶式吸气是指人在惊讶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伴随深吸气动作进行吸气,这两种方式都比较通俗易懂且实用。闻花式吸气训练时,需要精力特别集中,避免身体不必要的动作,在吸气时要保证心情是放松而兴奋的。而在演唱一些伴有惊讶情绪的乐句时,一般会用到惊讶式吸气方式。这种方式有效、迅速且深入,能够很好地训练呼吸机能。在生活当中,当人们沮丧、失落的时候会习惯性叹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实,叹气式呼气是呼出气体时最放松的过程。在准备演唱之前,要先把气叹完呼出,身体不要有多余的动作,不能过分呼气,然后在自然吸气后开始唱,只有这样才能唱出完美的歌声。
六、主客观问题及作品的演唱
在平时的演出观摩中,笔者发现很多歌唱者在演唱时用了很大的力气,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大,然而观众听起来实际上音量很小。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歌唱者聲音太过于靠后,骨传导传入内耳,个人感觉音量巨大无比。正确的声音应该发出口外,通过空气反射再传送到自己的耳朵里,听上去自然流畅,音量并非很大,此时声音反而极具穿透力。在平时练习中,歌唱者一定要从听觉上正确辨析声音的音色、音质和共鸣等特征,达到演唱效果。
一位优秀的歌唱者,在具备良好的歌唱技巧的同时,必须具备理解和把握声乐作品的能力,以丰富的情感演绎作品。对于美声男高音来说,为了充分展示中高声区声音的伸展力,表现辉煌、奔放、漂亮的高音色彩,必须要选择符合声音特点、内涵丰富、音域宽广的声乐作品。除此之外,还应保持充足的人文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对作品进行演绎。运用强弱、快慢等歌唱技巧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揭示语言的内涵。
七、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对美声男高音的类型,歌唱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情绪的控制,主客观问题及作品的演唱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和解答。从男高音换声区训练、呼吸训练以及高音区“关闭”唱法技巧训练阐述了自己对高音技巧训练的见解。男高音的训练是一个细致而又复杂的过程,当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后,那稳健、优美、纯净、穿透、魅力四射的高音则不难拥有。除此之外,理论的积累与实践,掌握必要的演唱技巧,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和品德修养,也都是成功路上不可缺少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翔.美声男高音的高音训练技巧[J].黄河之声,2015,(08):76-77.
[2]张美林.关于男高音的高音训练[J].人民音乐,2004,(10):20-21.
[3]甘国农.男高音的类型[J].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2,(04):78-79.
[4]刘韧.男高音技巧训练过程思考[J].音乐创作,2011,(02):170-171.
[5]韩德森.对歌唱声区传统观念的再认识[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 (03):43-47.
[6]韩东茹.男高音的歌唱技巧训练[J].长春大学学报,2006,(03):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