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审计师判断的影响

2020-11-28张彬

现代企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非标准审计师意见

张彬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各活动中承受的潜在的可遭受损失的威胁。习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下风险防控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要义,这对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外部审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由于企业自身所存在的逐利性加上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不可预估性,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难以做到最优,必然会因自己的决策而承担或高或低的风险。

独立审计师承担着审核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并出具审计报告给出审计意见的责任,由于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涉及广泛,牵涉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因此审计师在给出审计意见时必须保证自己给出审计意见的可靠性。

通过对2013年—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最终获取的审计意见之间的研究,本文发现: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获得的审计意见有显著相关,风险承担水平越高的企业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这揭示出上市公司在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和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机会主义”倾向,即只满足于符合监管要求或为了获取企业利润最大化,而增加了企业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风险。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公司股东和管理层在利益诉求上存在着不一致性或者冲突性,尤其当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时,管理层掌握更多的信息优势,为了更好地契合自身利益,管理层在做决策时可能选择与股东意愿相悖的决策,比如激进的管理层可能为了追求短期的效益和业绩,做出高风险的投资决策,这就导致公司无形中承担了与公司股东期望所不符的风险水平。因此,对于风险承担水平较高的企业,外部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基于对于股东的受托责任观,往往会给出更谨慎的审计意见。

根据美国COSO委员会的报告指出,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包含合规管理,即二者已是融和一体的关系。我国也有学者也给出了类似的结论,认为全面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关键手段(王大江,2020)。在内部控制与审计意见相关文献中,国外有学者研究指出,内部质量低的企业,被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高(Johstone,2006;Raghunandan,2006;Dovle,2007)。有国内学者进一步研究指出,相较于自主披露内部控制的企业,被强制披露内部控制的企业更可能被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盛常艳,2013),但也有学者在研究中论证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意见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张国清,2011)。另外,基于审计风险导向理论,风险承担越高的企业,一方面审计师需要付出更高的审计成本,审计程序也会更加严谨与苛刻;另一方面审计师承担的审计失败风险更高。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国内外文献,风险承担水平较高的企业会使审计师在判断时更加严谨,最终给出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即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我国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与2008年颁布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颁布配套指引,2012年在沪深两市上市企业中全面实施,国内内部控制自出台至全面实施必定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因此为保证样本企业间内部控制质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选择2013- 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作为初始研究样本。同时为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本文对初始研究样本进行如下筛选:(1)剔除金融类企业;(2)剔除被ST或*ST企业;(3)剔除未披露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数据企业;(4)剔除相关研究数据不齐全企业。经过以上严格筛选,最终获得5284个有效研究样本。本文研究所需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内部控制质量数据来源于迪博数据库。所有研究数据的汇总整理运用Excel2016,研究分析则运用stata15.0,最后,本文对各变量进行1%的Winsorize缩尾处理,避免异常值对研究结论产生较大影响。

2.变量定义。(1)被解释变量。本文将审计意见(Opinion)作为被解释变量,如果样本公司当年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时,Opinion 取值为 1,否则取值为 0。(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企业风险承担水平(Risk),已有文献常用的衡量指标包括盈余波动性(Boubakri et al.,2013;余明桂等,2013)、股票回报波动性(张敏等,2015)、资产负债率等,由于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较大等原因,中国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广泛采用盈余波动性来衡量。本文也使用企业在观测时段内的Roa波动程度来度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盈余波动性越大,说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其中Roa使用息税前利润除以年末总资产衡量,本文在计算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时,以每三年(t-1年至t+1 年)作为一个观测时段,滚动计算Roa的标准差,以得到Risk指标用来衡量企业风险承擔水平。

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经验,本文选择审计费用(Lnfee)、是否四大(Big4),产权性质(soe),资产收益率(Roa),资产负债率(Lev),流动比率(Current),公司规模(size),存货与应收账款之和与期末总资产之比(Arinv),营业收入(Sale)作为控制变量,再增加行业 (Industry)和年度(Year)两个变量作为虚拟变量。

3.模型构建。为验证上文提出假设1的正确性,本文将审计意见作为因变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作为自变量构建模型:

三、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为初步明确各变量数据在样本企业之间差异和离散程度等特性,本文运用Excel2016软件对5284个样本企业的各变量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描述性统计,从分析得出,审计意见(Opinion)均值为0.006,说明企业获得的审计意见大多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企业风险承担最大值为59.629,最小值为0.015,说明样本之间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差距非常大。从控制变量来看,企业规模(Size)最大值为26.32,最小值为18.957,说明样本企业之间的规模差距并不显著,从平均数为22.094来看,样本企业的规模大多处于偏低水平。产权性质(soe)均值为0.396,说明大部分样本企业为非国有企业,是否四大会计师事务所(Big4)均值为0.049,说明绝大部分样本企业的审计事务所为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2.相关性分析。为了检验本次研究所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问题,以保证本文所得结论的准确性,同时对上文提出假设进行初步验证,本文采用Pearson分析方法并运用stata15.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将各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汇总(受篇幅限制,只对主要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所選研究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问题。企业风险承担与审计意见的相关系数为0.077,并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有着强烈的正向影响关系,初步验证了原假设。

3.回归分析。从假设模型回归分析得出,企业风险承担与审计意见的回归系数为0.094,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审计意见有较大程度的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越有可能非标准的财务报告审计意见,进一步验证了原假设的正确性。从控制变量来看,企业资产负债率(Lev)与审计意见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越有可能获得非标准的审计意见。

四、稳健性检验

最新的COSO(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报告梳理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指出二者之间是互为融合的关系,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即内部控制质量越低,蒋秋菊,贾莹丹,蒋大双等人也在自己的文章中论证过这一观点。因此本文以迪博数据库中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替代变量来衡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

文章分析结果显示,内部控制指数与审计意见的回归系数为-4.091,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低,又因为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是负相关,因此进一步证明了原假设的可靠性。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比较稳健。

五、结论与建议

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审计师出具非标准的财务报告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即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越有可能获得非标准的财务报表审计意见。

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以下两点建议:(1)就现阶段企业的经营发展来看,企业应合理审时度势,把控内外部经济形势和财务状况,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既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又能避免因高风险承担水平可能带来的非标准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可能性。(2)内部控制质量是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重要的一环,就现阶段企业的经营发展来看,内部控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实施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对生产经营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稳定经营发展,更可以通过贯穿于所有职能部门和业务流程的监督管理,控制企业职能部门和业务活动的潜在风险,保障其工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非标准审计师意见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非标准有限差分法
评“小创”,送好礼
加工非标准小精孔对麻花钻切削部分的改制
非标准劳动关系下劳动者工伤认定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