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校国贸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020-11-28董岩辉

现代企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型外语岗位

董岩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高校国贸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逐渐明确,更加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确保高校国贸专业学生在职业岗位有竞争力,学校须搭建新的教育平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的教学新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指培养的人才在思想上能够具有创新性,能够很好解决问题。目前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依靠高校的传统教育,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在岗位竞争力方面逐渐下降,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所以就需要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地增强竞争意识。国贸专业作为老牌专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就变得十分的重要。本文以国贸专业为范例来阐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同时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目前高校国贸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当今社会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这不仅需要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的行业专家,也需要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外贸业务员、从事外贸管理和研究的高级人才。高校对外经贸人才的培养也应采取分层培养的方式。高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外贸业务的追随者和实践者,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外贸人员,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外贸管理和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多层次,对各种业务人员的经验和基础都非常的重视,所以一些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应该具有层次性。学校应该把本科院校和研究型的大学进行不同层次的定位,避免对各个层次的人才培养趋于同化。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上都是全日制的,但是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应该朝着更高的目标和方向来培养大学生,所以我国高校的教育也应该进行创新和发展,让高等教育朝着更大众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渐对教学课程进行创新改革,对每一个课程利用分阶段、渐进性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安排,也对学生在学习每一类课程的学习比例做出相应的规定。

二、高校国贸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的目标趋同。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改革的大门越开越大,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对国贸专业越来越重视,大多数的高校都开设了国贸专业,并且专业招生比较多,但是大部分高校对专业学生进行学习培训时,却存在教学方式方法的趋同现象,部分高校并没有在培养学生、课堂设置等方面进行创新,对于各个层次培养国贸人才的方式基本相同,即不能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又无法让毕业生适应外贸岗位需求。

2.实际教学的效果差。在高校的教育培养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即使文化基础知识学得再好,实践教学环节也是不能缺少的。目前我国的在实践教学的理念方面跟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我们的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而产生的原因就是学生的“被动实践”造成。“被动实践”是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都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或者是按教师的步伐去完成具体的实践任务,这些方法和程序都是由教师进行制定,学生缺乏主动去实践的能力和机会。

3.评价体系不科学。高校的评价体系是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重要指挥棒,目前由于部分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指标不明晰,造成评价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造成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不积极,导致培养的学生只会按程序做事。再者高校录取学生的标准,大多数是依照高考的成绩来录取,但是高考成绩不能代表学生的能力,成绩只能代表学习的基础,根本体现不出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潜能。在大学学习期间,学校对学生学习的判断标准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但在实际上有很多的发达国家已经重视到这个问题,在最终判断考核中学生的课程作业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虽然期末的成绩依然重要,但是对于课堂上的作业认真完成也很重要,因为课堂上的作业是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基础知识来进行完成。

4.外语交流能力缺乏。目前我们应该意识到作为国贸专业的学生,外语是一项基本且很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大部分国贸专业毕业生在外语的学习交流上,还达不到企业所设置的岗位要求,毕业生真到了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难以用外语进行交流。国内除了一些重点大学在专业外语教育方面比较重视外,很多高校的国贸专业毕业生外语交流能力还不是很高,普遍存在无法进行外语交流的情况,所以在对国贸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好外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外语课程设置需要适当倾斜,加强国贸专业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三、对高校国贸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对不同高校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重新准确定位。各高校应该根据目前的国贸人才需求来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变,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高校来说,要分阶段、分层的对人才进行培养。要对本科院校和高职的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综合型重点高校要侧重的去培养一些创新能力强、研究型以及复合型的高级人才,比如在国贸政策、法规以及WTO规则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创新的人才、对贸易实施救济、维护公平贸易和跨国投资的复合型人才。而对于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院校来说,在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应该针对进出口行业以及不同的工作岗位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根据社会需要的用人要求来为国贸人才制定新的学习目标和定位。

2.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明确。专业应该帮助学生明确从业岗位,然后才能够要求学生按照岗位需求能力和从业的要求进行培养。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主要有企事业单位的外贸部门和企业涉外经济部门。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获得良好的就业岗位,非常有必要严格要求学生,保证学生满足证、学融通的需求,促进国贸专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3.构建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能够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学校应该将国贸专业的课程建立一个广泛的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融合进行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学习一些其他的内容,做到全面发展。在外国的重点大学培育的过程中,为了克服高校教育过分的专业化倾向,對不同专业实施了广泛的普通教育核心课程,让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科目时,也能够对一些普通科目进行学习和了解,这样就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视域。与我国教育对比,我国在本科生的教育上仍然存在过分的专业倾向现象,所以我国应该加强对各个专业的普通教育课程教学。学校不仅对专业课程的质量和水平进行提高,同时对普通课程也应该给予重视,这也是我们亟待需要改进方面。

4.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新的教学范式。比如使用项目式教学,把项目研究分为多个环节,由易到难进行教学引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与此同时,教学评价也由各个环节的评价取代。除了平时的期中考、期末考试、考勤等的传统方式进行教学评价以外,还进行同学互评、研究报告以及汇报等等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不再局限于学习成绩,而是通过各种实践来反映自己所学习的效果。

5.积极开展外语教学。因为国贸专业的特征,学生在工作中使用外语的机会较多,如果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以汉语教学为主,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英语课程设置又偏少的话,学生对外语的学习积极性将会降低,外语的学习质量也会下降,最终会造成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使用外语能力弱化。在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大趋势下,外贸企业的要求大多是学生能够运用熟练的外语来进行国际交流。因此专业要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将专业的知识与外语相融合,培育出既懂外语,又有丰富的国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满足企业的需求。

6.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整个实践活动的主体,主动参与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实践活动的制定、方法以及分析、总结结果等都可以由学生个人主动完成。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等,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仅在课程实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放在独立的实践环节,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对学生自己是终身有益的,所以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国贸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在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外语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可以施展自己的平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基金项目:2019年度洛阳理工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2019〕59“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型外语岗位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