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疫情应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020-11-28孙国洋

现代企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情怀防控

孙国洋

2020年的早春非同寻常,发生在神州大地的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人民战,牵动着14亿中华儿女的心。疫情来袭,全民战疫。白衣天使、解放军战士前赴后继驰援武汉,亿万百姓主动投入防疫大战,举国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正在谱写一曲悲壮而激越的抗疫战歌。从疫情发生以来,从这场守望相助的全民阻击战中,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感受到了家国情怀在国家有难时的磅礴伟力。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每一个大学生而言,都不失为一个体悟家国情怀、肩负责任担当、实现成长跨越的有利时机。灾难是一本特殊的教科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部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材,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对大学生开展敬畏生命的健康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疫情面前,我们要彰显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一段时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一些严峻的问题,如受西方主流意识价值观的影响,爱国主义思想被弱化,西方社会文化对中国的渗透影响更加明显,其所宣扬的独立、自由、平等的观念对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影响。网络以及相关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途径,加之部分大学生对西方价值观的盲目追捧,就使得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被弱化了。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特别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也就使得对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视不够。

而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们国家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无数白衣天使,他(她)们放下个人的安危奔赴在前线,他(她)们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84岁的钟南山爷爷17年前就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如今再战防疫最前线,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满腔责任为国为民,是最美的逆行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传承了人民子弟兵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红色基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常言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14亿中国人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和使命担当。这场战“疫”我们看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势,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价值情怀,也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团结精神。这场全民战“疫”,以握紧14亿人的双手汇聚起了新时代战无不胜的中国力量。可以说每个人的家国情怀得到了充分展现和最好诠释,这些家国情怀彰显的正是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

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典型和感人事迹,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起学习的使命感和爱国的责任感,以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理想和信念,去立志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而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守护好学生的精神家园,将伟大的战“疫”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合进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中去。

二、疫情面前,我们要利用多种形式,上好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大课

爱国不单纯是一种个人情感,也是实践活动。对于高校而言,旨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来践行到现实生活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无疑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谱写了一曲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共战疫情的壮丽凯歌。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一部生动鲜活的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是一堂感人至深的愛党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大课。

1.爱国主义教育应做好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引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这部实践教材、上好这堂实践大课。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教育和实践,向大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何为坚持全国“一盘棋”、打响疫情防控“总体战”;要教育引导学生看到党和国家防控疫情的决心、速度和担当;要教育引导学习疫情防控中的先进事迹,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和工具,向学生推送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向他们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践案例,向他们传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爱精神,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引导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于学习生活中。

2.爱国主义教育应规范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广泛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中激发爱国情感。应选取在战“疫”一线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感人视频,通过链接文字、转发视频等方式发送给学生,共同感受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爱国情,把灾难当成教材,把疫情变成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大学生们在家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微信、QQ等载体实现“空中课堂”,在线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知识,宣传健康卫生常识;可以积极开展“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募捐活动;可以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一篇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文章,用手中的笔描绘抗“疫”感人画面,讴歌最美“逆行者”,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战线上的工作者们的致敬和祝福,以实际行动投入到这场全民战“疫”的行动中来;还可以要求学生读一本爱国主义教育书籍、写一封感恩教育书信、写一篇向英雄致敬的诗文、临创一幅向往美好生活的书画、学会一项热爱生活的劳动技能等,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时代新人。

3.爱国主义教育应严格遵循贴近现实生活的基本原则。各高校还可以组织动员大学生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与所在地基层群众一同做好自身防护、一同抗击疫情,积极配合所在的社区和村委会,力所能及地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传播正能量,让他们在亲身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进一步提振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进一步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情感认同,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4.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比较狭隘,大多数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的,老师在学生的面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会严重影响学生个体意识的发展,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因此老师应该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使学生能够向老师敞开心扉,能够畅所欲言。其次老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思想政治教学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紧密结合这次突发的疫情,通过举例子、设置教学情景等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魅力。

三、疫情面前,我们要与时代同步伐,把自己融入祖国的大我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写的青春里不能缺少大写的青春梦想,大写的青春里不应该缺少大写的家国情怀,而高校和老师则应该抓住机遇让大学生的青春梦想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里尽情绽放。这场战“疫”,每个中国人都经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与身边或远方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面对突发的疫情,大学生要确立报效祖国的思想,而且要认识到报国之行就是要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将来要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祖国献计献策、尽职尽责。要脚踏实地投身爱国主义实践,兢兢业业,身体力行。在疫情面前,每一个人都应遵纪守法,自重自律,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坚定必胜的信念,排斥不正当的言论,有情怀,有胸襟,有责任,有担当,化理论为一个个具体行动,为社会为祖国做贡献。我们知道疫情终将结束,但我们与祖国和人民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爱和真情卻一定长存,因为是国家给了我们足够的安全感,我们就是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这样才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这样才是回馈给国家的责任感。

李兰娟院土说过,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人生导向,灾难来临的时候,是我们的军人和警察,是我们的医护人员,是我们的党员干部,义无反顾舍小家顾大家逆行冲锋在战斗的最前沿,与敌人、与病魔、与灾难作殊死的抗争,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着一首首生命的赞歌!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是值得平时点赞和推崇的人!每个有良知的大学生都应该燃亮自己的心灯,向这些迎向危难,勇于担当,守护安宁,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去呵护百姓生命的平凡英雄致敬!生活在这样的国度,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世界绝无第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关键阶段,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14亿炎黄子孙的中国心所汇聚起来的爱国潮,战疫的胜利终将属于我们,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情怀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赣鄱情怀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爱国主义教育
“五老”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