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惩”分明,刚柔相济,抓好班级管理

2020-11-28王红梅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王红梅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赏”与“惩”可以说是两大利器。恰到好处的“赏”能给予孩子正面的鼓励和引导,适当的“惩”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并树立班主任的威严。一旦班级中形成了赏惩分明、公正的班风,那么也就意味着班级管理成功了一半。班主任要把握好“赏”与“惩”的辩证关系,让“赏”与“惩”刚柔相济,齐头并进,抓好班级管理。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赏惩分明;刚柔相济

[中图分类号] G6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92-02

在班级管理中,赏与惩可以说是两大利器。恰到好处的“赏”能给予孩子正面的鼓励和引导,适当的“惩”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并树立班主任的威严。一旦班级中形成了赏惩分明、公正的班风,那么也就意味着班级管理成功了一半。但要做到赏惩分明,刚柔相济,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对“赏”与“惩”拿捏得准。

一、“赏”是学生进步的助推器

这里所说的“赏”指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受教育者的优点,能使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强,从而主动地学习、奋斗并取得成功。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以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是一种最具活力的教育方法。

首先,低年级的孩子调皮、好动,但好胜心强。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表扬、给予掌声,或是奖励小星星、小文具等之类的东西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来达到他们的自律,自强。如:一二年级小朋友,我时常用掌声、拥抱、竖拇指等形象化语言来表扬他们。时间长了,他们觉得不新鲜了,我便给他们贴小星星,买小文具以资鼓励。记得教一年级那会儿,每天早晨进校园,我总能看到几个忙碌的小身影在走廊上来回穿梭。走近一看,窗台亮了,玻璃明了,地面更洁净了,本该晚上倒的垃圾桶,中午就空了。是什么给他们如此大的團结与力量?是小星星。在班会课上我说过,凡是值日生获得年级第一名的小组,每名学生奖励一枚小星星。他们想通过努力,为自己争光,通过努力,为班级争光。作为低年级的老师们,你们千万别埋怨班级的孩子不听话,不遵守纪律,那是你没有抓住孩子的心理,没有做到“投其所好”。

其次,中高年级的孩子们更喜欢表扬,但是“你真棒”“掌声送给你”等简单的语言,或是竖起大拇指,一个摸头这么简单的肢体语言是不能满足于他们的,他们需要你真诚的语言,幽默的表达,实实在在的奖励才肯信服。如今年我校五年级学生可以在校午餐,这下事情来了:放学后,得有人去拿两个桶,一个桶里放装菜的勺子,一个桶是装剩菜用的。还需要六个孩子抬米饭,需要两个孩子去抬水果。吃完饭,得扫地,拖地,送三只菜桶,三个饭盘,三只塑料桶,其中一个塑料桶里装着剩菜,又重又脏,还得扫地,拖地,打水,擦桌子……这就需要一大批的“小工作者”出来服务。一开始我排值日表,可是总有几个人借口上厕所或刷餐盘不来值日。餐前、餐后工作完成得很不好。后来我实行了奖励制度:除扫地值日外,其余一切工作包干到人,谁坚持一个学期的“工作”,班级就会奖励他一份“厚重”的奖品。孩子们听班主任这么一说,兴趣来了,都争着要做这样的服务者。这些孩子们一学期以来几乎不缺席,即使是身体不舒服,都能坚持值日,或是有什么急事,他们就会协调别人来接替一下,不用老师操心。有一个女孩,她是负责拖地的,一个月拖一次,每次都是五天。她为了能打到水,一下课就去等水,同学们都在玩,她已经把水提着上楼了,每每看见她,我就会夸她:“真是个能干的好孩子。”在全班同学面前一宣讲,其他组的拖地值日生也都效仿。他们就是这样一路坚持过来,直至学期结束后,也没有听到一句怨言。我给这些孩子每人奖励了一支20元左右的钢笔,干活多的孩子居然能得到老师的三个奖品,同学们都投去了羡慕的眼光。这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这样的“赏”无形中告诉孩子们,在生活中:“我不能偷懒,也不能拈轻怕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学习上也同样如此,一举两得。

二、“惩”是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器

赏识教育应当倡导,应当成为我们现代教育的主体,但纯粹的赏识教育不是万能的,它必须与“惩”教育结合起来,刚柔相济。“惩”指“惩戒”。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合理的惩戒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戒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从教育史的角度看,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或教育方法是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的。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教育的惩戒重在教育,是出于对学生的关爱、保护,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愿望出发来实施的。”因此,我们不宜简单、绝对地将惩戒与教育上的不民主、对学生的摧残等行为画等号。应该找到惩戒中合理的成分,合理地使用惩戒,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今年,我教五年级语文并且是班主任。前些天,一个邵同学家长微我:“王老师,您好。我家孩子最近成绩下降得厉害,这个孩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跟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学习就会变好,这阵子成绩下降了,他跟那个封同学坐在一起,整天不知忙什么,还说挺羡慕封同学,能把自己的书拿到班级出租,收租金。请给我家孩子调一调座位。”我一听,很是吃惊。这么大的事,我一点都不懂,怎么没有一个人跟我说呢。我安慰这位家长:“我会调查此事,位置我给调,放心。”

第二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把封同学叫到办公室进行谈话,通过谈话得知,封同学因为自己喜欢看书,所以他想长大了开一个图书屋,这样既可以看书,同时还可以养活自己。这是在班级试行看看。封同学头脑聪明,课外阅读量大,如《哈利波特》《查里与巧克力工厂》《世纪冠军丹尼》《时代广场的蟋蟀》《西游记》……课堂上老师只要提到课外阅读上的内容或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同学们对他也很佩服。有一次,我们班搞了一次活动课———《中华读本趣答题》。在选择分值的时候,大多数同学很保守,只敢选10分值的答题。只有封同学这一组选了30分值的答题。比赛规则:答对了,加分,答错了,减分。你选多少分,如果错了,就减去多少分。封同学对自己信心满满,挑战30分值,同学们也很惊讶,有的赞同,有的幸灾乐祸,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只见封同学轻松得拿到了30分值的高分,为他们组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他爱读书,所以家里的书也很多,同学们爱跟他借,他就打起了小算盘。我问他什么时候开始的?他说就是最近才有的,一共租了三次,每本出租一元钱,其实他搞出租也是跟邵同学学的。我本来是想借此机会好好地批评他的,没想到真正带头是告状的这位家长的孩子。我先放下邵同学,告诉他你有理想是好事,但此行不是你这个年龄做的。你的行为,既耽误了学习,也坏了你的名声。大家会说你贪钱,很势利,会离你越来越远。这个同学也知道自己错了,以后不做了。我又从封同学那里了解邵同学,原来邵同学有画漫画的爱好,已经画了近两年了。家里有两本厚厚的自创漫画书,他在我们班居然先搞起了出租,有七八个同学已经租了他的漫画书看过,并且也付过钱,其中有一个孙同学还付过近50元钱给他。还有好几个正在跟他学画漫画。我一听,火了,不得了,小孩不可小瞧。幸亏时间不长,怪不得邵同学成绩一落千丈,原来是没把心思放学习上,放在如何“赚钱”上了。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良好的班集体跟每一个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两个学生肇的事不大,也不小,必须平息!得通知家长一起批评教育。

我先找来了邵同学,没有批评,也没有斥责,心平气和地跟他聊他的“漫画史”,跟封同学说的差不多,一开始邵同学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错,他认为自己凭劳动赚钱没有错。我见他不以为然的样子,我开始严肃起来了:“你画漫画没有错,但是你利用我们的教室来跟同学们做交易,难道教室是自由市场吗?”听我说完,邵同学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我问他:“你到底错在哪?”他说:“我不该收同学们的钱,不该扰乱学习场地。”我说:“那你看怎么办?”他说:“我把钱退给别人吧,以后再也不干了。”我肯定了他的做法。

下午到校,孩子的爸爸到我办公室,听我一说才知道儿子犯的错。家长跟我说:“这个孩子最近总是会有奇怪的问题问我,如为什么鹿晗能赚那么多的钱呢?我却不行呢?”家长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察觉孩子的心事。家长都忙于工作,一时忽视了他的言行。此时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非常震惊,表示要配合老师一起管教。我说为了惩戒他,就让他把钱退给别人吧!并在班级公开自己的错误。家长说:“今晚回去跟他谈,钱是一定要退的。”晚上刚到家,孩子的妈妈又微我:“亲爱的王老师,我一直在新浦陪女儿读书,女儿初三,没有多少时间陪他。听说儿子在校的情况,我非常生气,能不能给孩子留点面子,把这个钱捐给班级做班费。他的行为也是受他姐姐的影响,她姐姐之前也做过类似的事情。”我说:“第一,做班费绝对不可能。第二,孩子想要面子,得自己努力去挣,你不让他痛,他就不会下定决心改之。第三,把钱退给那些孩子,邵同学知错就改,那些家长也会说你们家长会做事。第四,孩子的自尊心和承受力也会逐渐走向成熟的。”她說:“老师,那好吧,让老师费心了。”我说:“没事,我只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他受益终身,什么年龄段做什么事情,不能耽误了大好时光,荒废了学业。”这个邵同学与封同学知错就改,学期最后三门成绩都考得很理想,家长也很满意。

有许多家长把孩子捧着,怕他飞了;含着,又怕他化了。对孩子的教育不知如何是好,生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面子。殊不知,孩子的自尊心也会逐渐成长直至成熟,合理地实施惩戒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矫正的作用。所谓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当孩子犯了错误,教育者对其施以适度的惩戒,是必要的。适度的惩戒一下,可以使受教育者懂得规矩和纪律,懂得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任,并由此规范自身的行为。今后,班主任要把握好“赏”与“惩”的辩证关系,让“赏”与“惩”刚柔相济,齐头并进,抓好班级管理。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