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多点探索

2020-11-28郝苗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小学班主任探索

郝苗

[摘 要]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班主任要建立精细化管理认识,利用多种教辅手段,为班级管理带来丰富助力支持。班级管理离不开制度的约束,班务分工也要体现合理性,学生心理疏导是管理关键因素,家校合作也需要有精细化协调,班主任成功引入精细化管理机制,能够为班级管理带来更多改善契机。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精细化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90-02

精细化管理在小學班级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班主任要自觉建立精细化管理意识,在班级制度设计、班务分工操作、学生心理疏导、家校合作协调等方面作精细化实践,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历练其优良思想品质,让学生在诸多方面都获得充裕发展动力。小学班级管理事务繁杂,班主任要执行精细化管理措施,势必要增加更多工作量,如何对操作程序、实践过程、调度方法、探索效果展开优化处理,需要班主任做出理性探索。

一、班级制度精细化管理

班级管理制度设计时,班主任需要有精细化操作主观认知,在管理制度设计、制度运行、制度评估、制度改进等环节展开精细化操作,不仅能够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体系,还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学生一日常规、小学生行为规范、班级卫生制度、安全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等,都属于班级管理制度范畴,班主任在制度设定和运行环节,要有精细化操作,以提升制度管理的针对性。

如《小学生一日常规》,这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综合性制度,班主任在具体执行阶段,专门成立了常规检查监督小组,让部分学生参与常规量化管理,也就是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赋分性管理,违反常规有减分细则,定期进行公示和总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然进入到管理环节。因为增加了量化管理检查机构,学生重视程度更高,班级管理走向制度化轨道。小学生大多比较活泼好动,很容易出现违反常规管理制度的行为,如果单靠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是不行的,班主任成功启动精细化管理机制,让学生参与到常规管理活动之中来,为学生提供清晰行动路线,自然能够发挥规范约束的作用。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是精细,将每一项管理制度都进行细化落实,这样才能确保班级管理顺利进行。

二、班务分工精细化设计

班主任要对班务分工进行精细化设计,将班级管理责任化整为零。班级管理实现民主化,要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班级要成立多种管理职能小组,对班级管理事务进行详细分解,学生在班级管理参与过程中形成丰富思想认知。班委会、少委会、值日小组、纪律管理小组、班级活动小组、卫生管理小组等,都属于班级常规组织,班主任要给这些小组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并施行责任目标管理,让更多学生自觉承担班级管理责任。

班级事务分工时,班主任需要对学生骨干进行合理利用,让更多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行动,不仅能够体现民主管理意识,还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历练,促使学生思想的成长和进步。如班级职能小组的成立,有效分担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如班级活动管理小组,专门负责班级的各项活动设计和组织,学校有比较固定的文化活动和迎检活动,班主任面对这样的活动任务,需要更多学生的参与和帮助。班级活动管理小组,由多种爱好的学生组成,在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评价等多个环节都发挥主导作用,大大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其组织效果还比较突出。如学校要组织广播操比赛,班主任将训练组织任务交给了活动管理小组具体执行,小组成员认真讨论,规划了训练计划,并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在具体训练环节,班主任深入到学生中间,给管理小组带来更多助力支持,确保训练活动顺利展开。

三、学生心理精细化疏导

学生对教师有特殊情结,特别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这是重要教育契机,也是班级管理需要关注的细节。班主任教师从学生心理疏导角度展开相关干预,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心理帮助,也能够凝聚班级管理向心力。学生对班主任形成心理依赖,班级管理会自然向好的方向发展,班主任教师对学生展开精细化疏导,能够促进班级工作的顺利展开。“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为学生做贴心梳理,从学生心理需求角度出发,可以形成强大管理合力。

如有两个学生出现了矛盾,班主任参与调解,先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班主任没有给他们做出是非判断,也没有进行批评教育,而是从心理角度展开干预,跟学生聊家常,自然就涉及学习生活等方面,学生在班主任的心理攻势面前都形成心理触动,各自做了自我检讨,矛盾顺利化解。学生出现矛盾是常事,班主任对学生展开批评教育是最为常见的方法运用,但学生没有形成心理触动,这样的事情还会继续发生,如果班主任能够从心理角度展开研判,对学生展开心理辅导,让学生形成心灵触动,这样的教育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年龄较小,对个人行为控制不够,这是最为正常的。班主任干预策略需要有个性设计,如果单纯批评不能发挥治本的效果,就需要做出改变,促使学生心理产生触动,这样才能确保教育的矫正功能。

四、家校合作精细化协调

家校合作是班级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和内容,小学学生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很强,班主任需要与学生家长有密切联系。在具体协调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有精细化管理意识,与家长展开多重沟通和讨论,建立可操作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家长有自己的教育观点,班主任需要有整合、传授、引导的设计,吸收家长的管理经验,为家长传授管理方法,发动学生展开互动交流,都能够为班级管理带来更多助力支持。

家校合作呈现多元化特征,班主任和家长联系方式更丰富了,也为家校合作创造良好条件。特别是微信群的建立,便利了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络,自然能够形成管理合力。班主任随时在微信群发布消息,给学生家长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让家长随时掌握孩子在校表现,以便给出必要的辅助支持。如有学生上学迟到了,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果是家长的原因,班主任信息发出后,家长会主动和班主任联系,解释相关情况,班主任也不会为难学生的,更不会误解学生。如学生在学校有优秀表现,班主任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展开集中表扬,不仅让学生形成更多荣誉感,也给家长带来更多欣慰之情,这对提升家长参与度有一定帮助。家校合作有太多内容,班主任需要做好“群主”,哪些信息需要公示,哪些内容可以“私聊”,班主任需要合理安排,这些细节的处理,也能够体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细致性。家校合作对班级管理有更多助力支持,班主任需要有创新实践意识,对家校合作方式,家长参与形式等内容做创新实践,以提升家校合作品质。学生是家校合作的关键角色,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吸收学生参与家校合作行动,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

小学班级管理关涉内容极为广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之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机制,能够将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分解,以提升班级管理效度。在班级制度设计、班务分工设定、学生心理疏导、家校合作协调等方面做出精细化设置,都能够为班级管理注入丰沛动力,促进班级管理向更高品质靠近,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小学班主任探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