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升江苏制造业竞争力

2020-11-28汪雪敏

唯实 2020年10期
关键词:竞争力江苏制造业

汪雪敏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制造业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高低。一直以来,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江苏制造业取得长足的稳步发展,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总体规模优势明显,占全国比重超过12%,“制造大省”当之无愧。但随着各地加快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以及昔日成本优势不再,江苏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能否构筑新的比较优势将深刻影响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程。本文从江苏制造业竞争力现状入手,通过与国内先进地区、国际发达国家对标找差,以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提升江苏制造业竞争力建言献策。

江苏制造业竞争力现状

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转型发展压力,江苏聚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制造向创造、产品向品牌、速度向质量的“三转”之变,江苏制造业竞争力比较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总量规模比较优势。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18年江苏制造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7166.5亿元,吸纳就业1439.1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46744.3亿元,占江苏工业法人单位比重分别为90.5%、98.2%、95.3%,占全国制造业的比重分别为12.9%、13.8%、13.9%。从营业收入规模来看,江苏位列全国第二,占比仅低于广东0.2个百分点。列入统计的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的营业收入规模超过万亿元,分别达到18222.1亿元、15363.8亿元、12213.2亿元、11093.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5.8%、21.3%、16.3%、22.1%。从区位商来看,14个行业区位商大于1,行业营业收入占地区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比较优势。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区位商分别达到2.4087、2.0505;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区位商分别为1.7269、1.6017、1.5907、1.533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8个行业区位商分别介于1—1.5之间。

产业集群比較优势。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作用显著。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江苏制造业集聚、集群化发展具备一定基础,涌现了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制造业集群。制造行业覆盖面广:在列统的制造业31个大类、179个中类、609个小类中,除“烟叶复烤”外,其他各行业江苏均有涉猎,制造体系完备,产业配套能力强。企业规模分布均衡:大中型企业核心引领、辐射带动,小微型企业协作配套、联动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1.2%的大中型企业贡献了54.3%的营业收入,98.8%的小微型企业贡献了45.7%的营业收入。区域特色产业渐盛:省级及以上开发区集中了全省90%左右的先进制造业和90%以上的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建有16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形成南京新型电力装备、苏州纳米材料、无锡物联网、泰州生物医药、徐州工程机械、盐城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和企业集群。

技术创新比较优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江苏制造业在总量规模扩张的同时,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在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道路上书写新的篇章。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6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2件,55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均位居全国省际第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2019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至1.6%,企业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总量的比重分别达79.3%、79.4%和72.4%;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7个,位居全国前列。新旧动能转换有序推进:2019年,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2.8%和44.4%,全国15.1%全球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接近万亿元,达到9946.6亿元,占出口总额比重36.6%,全国约20%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

领军企业比较优势。为培育一批达到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的大企业集团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江苏组织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百企引航”“千企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和支持企业专注于细分产品领域的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以期提升江苏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截至2019年底,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中,产值超亿元的制造企业1505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1570家,超百亿元企业100家;56家企业入选2019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名单,39家企业先后入选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37家企业先后入选工信部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7家企业先后斩获中国工业大奖,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这些领军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是行业排头兵,拥有明显的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和集成创新能力,是江苏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如常州天合光能,20次打破光伏电池效率和组件功率的世界纪录,树立了行业内质量和效率标杆;江阴长电科技,国内第一、全球第三大的集成电路封测企业,高端封装技术已与国际先进同行并行发展,客户覆盖80%的全球前20大半导体公司;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拳头产品空气处理机组市场占有率连续8年排名第一,入围2018年度江苏省隐形冠军企业名单。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制造业竞争力国内比较

构建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借鉴有关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制造业区域竞争力内涵为出发点,对众多指标进行梳理和筛选,最终确定发展基础、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创新潜力、国际化水平五个方面作为评价标准。为避免总量指标的影响,在构建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均选用相对指标(见表1)。

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依据苏沪浙鲁粤五省市《2018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2019年统计年鉴》《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18)》以及万博新经济研究院研究成果等资料,收集五省市相关指标原始数据,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为了避免主观因素对指标权重的影响,我们选用标准差系数法,根据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五省市2018年数据进行测算(见表2)。

在发展基础方面,从优到劣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和广东。四项指标中,江苏营商环境指数位居第二,低于上海1.9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位居第三,分别低于上海18.2个百分点、广东0.8个百分点;运输网密度位居第三,分别低于上海73.3公里/百平方公里、山东5.5公里/百平方公里;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位居第三,分别低于山东2.5个、上海0.5个百分点。四项指标权重分别为13.4%、26.5%、54.6%、5.5%,运输网密度的权重较大,虽然广东、浙江受山地丘陵较多的地理条件限制,以公路、铁路、内河航道为主的运输网密度相对不占优势,但2018年广东、浙江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均高于江苏,其物流发展水平不容小觑。

在质量效益方面,从优到劣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上海、山东、江苏、广东和浙江。四项指标中,江苏制造业户均营业收入位居第三,分别为上海的34.1%、山东的93.3%;人均营业收入位居第三,分别为上海的60.5%、山东的95.6%;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位居第二,低于上海2.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位居第三,分别低于山东3.8个、广东0.2个百分点。四项指标权重分别为51.5%、25.4%、15.2%、7.9%,制造业户均规模权重超50%,表明上海制造业户均规模优势突出,明显高于苏浙鲁粤的规模水平。

在结构优化方面,从优到劣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四项指标中,江苏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占制造业比重位居第三,分别低于上海10.4个、广东8.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工业比重位居第四,分别低于上海26个、广东18.4个、浙江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位居第二,低于广东12.5个百分点;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占比位居第四,分别低于山东2.5個、浙江2个、广东0.8个百分点。四项指标权重分别为21%、25.9%、37.9%、15.2%,权重分布相对均衡,五省市均注重制造业结构升级,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规模化转型发展。

在创新潜力方面,从优到劣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五项指标中,江苏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占比位居第一;规模以上制造业R&D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位居第二(并列),低于浙江0.1个百分点,与山东持平;规模以上工业户均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第三,分别低于广东2.7件、上海2件;规模以上工业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量比重位居第四,较山东、上海、广东分别低17.5个、9个、8.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每万名用工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位居第二,为浙江的81.2%。五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8.4%、4.8%、47.1%、15.9%、13.8%,表明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五省市对研发投入愈发重视,体现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指标差距不大,权重系数较小;而研发成效的差距较为明显,户均有效发明专利最高值(广东6.5件)是最低值(山东0.9件)的7.2倍。

在国际化水平方面,从优到劣的排列顺序依次为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和山东。四项指标中,江苏外贸依存度位居第四,分别低于上海56.8个、广东26.3个、浙江3.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位居第二,低于上海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位居第二,低于浙江0.13个百分点;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占全国比重位居第一。四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6.2%、20.8%、47%、16.1%,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权重较大,与区域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结构有关,上海、广东均为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大于出口,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为负,加大了与江苏、浙江、山东三省指标数值的离散程度。

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五省市区域制造业竞争力从优到劣的总排序为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江苏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低于上海、广东,制造强省之路任重道远。上海作为直辖市,其在制造业发展基础、先进技术资源、金融资本资源、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五项指标中除国际化水平受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结构影响低于江苏外,其他四项指标均高于江苏,充分彰显上海制造业较强的竞争优势。对比广东,江苏在结构优化、创新潜力两方面与广东差距明显,要加大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缩小与广东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差距,促进产业结构向“高、新、优”方向发展;要努力提高企业研发投入产出效率,推动形成江苏制造业自主可控的竞争优势。

基于显性指标分析的制造业竞争力国际比较

作为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江苏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但近年来,随着能源、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江苏制造业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不断削弱,构筑竞争新优势,激发发展新活力已成为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即RCA指数,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额占其出口额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若RCA>2.5,则该国某类产品具有强的竞争力;若1.25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即TC指数,是一个国家某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差额与该国该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该指标介于-1和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该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竞争优势越大。从2018年数据来看,江苏、日本、德国均为工业制成品的净出口,江苏竞争优势相对较大。主要制造行业中,江苏纺纱、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指标数值分别达到0.8197、0.9435;机械及运输设备的竞争优势不及日本,超过德国与美国,其中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继续保持同RCA指数同样的竞争优势,而运输设备、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的竞争力发生变化,运输设备一改RCA指数表现的较弱竞争力,一跃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则成为较大竞争劣势的行业,需要净进口才能满足市场需求;钢铁行业竞争优势虽不及日本,但指数达0.512,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医药品有微弱的竞争劣势(见表4)。

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一国某类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该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某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则表明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从2018年数据来看,德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较美国、日本、江苏分别高出1.5个、5.5个、7.5个百分点。主要制造行业中,江苏纺纱、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德国、美国和日本;运输设备、医药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不及1%,与位居第一的德国相差甚远,分别低15.2个、14.9个百分点;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4%,但均不及美国,美国仍是电子产品出口大国,有不可动摇的出口基础和竞争实力(见表5)。

综上,江苏制造业在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带动下国际竞争力提升明显,工业制成品的RCA指数及TC指数分别均高于美国、德国与日本。但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美国、德国、日本仍是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制造基础实力雄厚;从行业来看,江苏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电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在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尤其是医药品方面竞争力明显不足,需要依赖进口。总体来看,江苏先进材料、高端装备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不足,突出表现为质量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接续动力不足等核心问题:第一,美、德、日占有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高端制造环节,其制造业综合增加值率水平分别较江苏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美国以高技术著称,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的竞争优势遥遥领先,拥有世界近六成的生物医药专利,垄断全球六成以上的芯片供给;德国、日本以精细制造闻名,在汽车、机械设备、电子电气等领域品牌多、技术好、利润高,德国垄断了全球70%的高端乘用车市场,日本垄断了全球50%以上的半导体材料市场。第二,强大科技创新能力是美、德、日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力量,但江苏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尽如人意,部分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有待提升。2018年,江苏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1.6%,与美、德、日平均研发强度3%—5%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医药制造业以3.2%的投入强度位居制造业首位,多数重点行业在1.5%和2.5%之间,而美国制药和生物技术产业、半导体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分别达到20.8%和16.4%。在重大集成装备、关键核心部件等方面江苏仍依赖于进口,如高端数控机床的自给率不足10%、电子LCD制造用光刻胶核心技术被日本企业垄断。第三,受科技进步与劳动力红利消退的双重影响,江苏制造业竞争的成本优势不断减弱,驱动竞争力提升的动能亟须转换。对比美国,2001—2018年,美中制造业平均工资差距由40.8倍降至6倍,美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产出比(单位工资实现的增加值)由1.82上升至2.58,江苏则由3.8降至2.97。此外,江苏制造业还面临税负成本、能源成本、知识产权保护成本的困扰,亟须推动竞争优势从成本优势到创新优势、政策优势的转变。

提升江苏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石,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当前,随着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面对挑战,我们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找准定位,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推动江苏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建设自主可控的制造体系。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创新机制,优化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成果应用转化,着力建设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一是聚焦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加快补齐原始创新能力短板。二是聚焦关键领域,结合江苏产业发展实际整合全社会科技资源,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基础材料、装备、工艺和零部件,强化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三是聚焦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中试机构在“科技—产业”链转移过程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产业化流程,加快自主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

市场驱动,构建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激发全社会市场活力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是着眼全球资源和市场,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推进从代工到研发、从模仿到创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二是培育消费热点,提升消费层次,改善消费供给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转变。三是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全球市场分工,通过内外双循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转型驱动,推进新旧动能的加速转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升级,重塑江苏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一是聚焦集成電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先进制造领域和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形成撬动和引领产业竞争优势的中坚力量。二是加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互联网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效率,最终实现整个制造业的增长动能转换和竞争优势厚植。三是引导具有市场、技术等优势的制造企业向链接核心价值创造者和用户两端的平台型企业转变,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高效的链条体系。

改革驱动,保持久久为功的发展韧劲。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为制造业企业营造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夯实制造业竞争力基础。一是加快推进税费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二是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建立诚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三是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资金更多地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催生一批拥有核心“硬科技”的细分行业冠军企业。

人才驱动,打造生机勃发的人才高地。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人才强省新格局,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一方面,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加快集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产业领军人才,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尤其是重点领域技术型产业工人的培养,以提升劳动者质量和素质来有效弥补劳动力成本上升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省统计局)

责任编辑:张蔚菊

猜你喜欢

竞争力江苏制造业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图说江苏制造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