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2020-11-28郭文奇

唯实 2020年10期
关键词:组织路线干部时代

今年6月29日,在建党99周年前夕,中央政治局以“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五个抓好”的重大要求,即抓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党的组织制度建设。从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创造性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进行系统阐述,既标志着我们党对组织路线的规律认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也表明了我们党将组织路线的学习贯彻提高到全党的新高度。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仅是组织条线和组工干部的分内之事,也是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7月10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全省贯彻落实工作作出部署。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部署要求,我就“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全省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一主题,谈四个方面问题。

第一个问题,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怎么形成的?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融汇理论与实践、贯通历史与现实

在我们党99年艰辛探索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四条带有根本性的路线,即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定向导航,决定着党奋斗的总方向与总目标;思想路线凝心聚魂,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群众路线夯基强根,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组织路线塑形固本,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这四条路线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构成了党执政兴国的路线体系,共同推动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关于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我们党很早就有规范的表述,其中,政治路线是对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心任务的高度概括,我们党第一个完备的政治路线是在1922年党的二大形成的,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思想路线最早是毛泽东同志在1929年古田会议上提出来的,党的十二大将其归纳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群众路线最早是1929年《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提出来的,党的七大明确为“一切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关于组织路线,虽然早在1928年党的六大上就提出了这个概念,但一直没有具体化表述,直到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作出完整概括,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一重大路线,对事关党的组织建设方向性、原则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和时代阐释,蕴含着深刻的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从政治逻辑看,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我们党履行政治使命的探索与实践。政治路线决定组织路线,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回眸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之所以能够在腥风血雨中一次又一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持了正确的组织路线,最广泛最充分地组织全党、凝聚全党,为实现党的政治使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缓解当时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适应改革发展需要,中央在全国范围内破格选拔了一大批中青年干部,充实进各级领导班子,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把组织建设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坐标系中定位把握,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谋划推进,在加强党的领导、严格干部选用、严肃党内生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党的组织路线更加有效地服务党的政治路线,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实践表明,组织路线是兴党强党的“纲”和“本”,只有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党的组织才能蓬勃发展、事业才能顺利推进。必须牢牢把握“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这一根本原则,把准正确方向,及时校准航向,确保组织建设始终在紧扣大局、紧跟大势中开拓前行。

从理论逻辑看,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过程中,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必须由最彻底、最坚定的先进分子组成”;列宁强调“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组织”,这些经典论述系统阐释了党的组织原则、干部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垒起了组织路线的“理论基石”。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并在组织建党上进行了不懈探索,毛泽东同志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对党的组织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要求,比如,在党的领导方面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组织建设方面强调“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在干部选任方面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在人才工作方面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极大丰富了党的组织建设理论,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原创性、开创性、独创性贡献。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组织建党思想的理论继承,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党思想在新时代的接续创新,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和内在的本质联系。

从实践逻辑看,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我们党管党治党成功经验的凝结和升华。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从我们党一以贯之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中走来,并在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中产生。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组织建设的维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比如,针对一个时期少数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退化、组织观念淡化、纪律规矩弱化的问题,先后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党内集中教育,巩固了党的团结和统一,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提出新时期“20字”好干部标准、“五个过硬”等,着力构建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深化“两个覆盖”,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等等,这些重大举措不仅使党的组织形态、组织力量实现了系统重构和整体重塑,更为组织路线的丰富发展、成熟定型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创新源泉。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积淀着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凝结着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形成的丰硕成果,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管党治党的智慧结晶。

第二个问题,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核心要义是什么?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系统提出了组织建设的目标导向、实践指向

路线决定方向,组织凝聚力量。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话,但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既指明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组织建设的首要问题,又提出了“重点抓什么、怎么抓重点”这个实践问题,还明晰了“服务什么、为谁服务”这个归宿问题,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的精髓要义和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规律的准确把握、对时代问题的敏锐洞察、对未来发展的战略远见。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科学路线,必须把党的领导全方位融入组织体系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确保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加强组织建设,一定要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党员干部无论负责哪个领域、履行何种职责,都要遵循党的大政方针、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区本系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两个维护”贯穿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到实际行动上。一定要切实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领导的配套性、程序性细则,充分发挥党委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推动党的领导体系更加严密、领导制度更加健全、领导机构更加有力,确保党的事业发展到哪里,党的领导就落实到哪里。一定要恪守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领导制度,既注重运用民主的办法汇集意见、增进共识,又严格执行“四个服从”,善于进行正确集中,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路线,必须把新思想作为组织建设的根本指引。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十八大以来,党的组织建设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根本就在于新思想的科学指引;党的组织建设要谱写新篇,必须坚定不移把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行动指南。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全面贯彻新思想放在“第一句”,统领组织体系、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体现的就是这一政治考量、战略考量、现实考量。要把学习领会新思想作为落实组织路线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新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根本指导作用,坚持不懈用新思想武装头脑、铸魂育人,推动党员干部在“知其然”中入脑入心、坚定遵照执行,在“知其所以然”中融会贯通、自觉贯彻落实,在“知其所以必然”中把握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当前,要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逐字逐句读、由浅入深悟,深切体悟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真挚为民情怀、强烈担当精神、科学思想方法,不断从中汲取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奋进的力量。要把贯彻运用新思想作为践行组织路线的根本要求,自觉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对新时代组织建设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深入把握新时代对党的领导、理论武装、组织体系建设、干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新要求,创新理念思路,大胆探索实践,努力使组织建设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特别是要对标对表“一个重点、两个着力”的战略布局、“五个抓好”的实践要求,一条一条抓落实、有力有序抓推进,切实做到谋划组织建设以新思想为根本依据、推进组织建设以新思想为根本指导、检验组织建设以落实新思想的成效为根本标准,确保组织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科学路线,必须把组织优势体现到推动改革发展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执政方略和发展理念也发生重大转变,这些都对党员干部的现代治理能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各类人才的支撑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立足于组织工作承担的新使命新任务,对培养高素质干部、建强组织体系、集聚优秀人才等作出安排,这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需要,也是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内在要求。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注重把组织力量转化为奋进力量,充分发挥抓重大任务落实的“磨刀石”作用,推动农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挑重担,城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维护稳定中当主角,机关党组织在提高效能、服务发展上强担当,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攻坚克难的坚强堡垒。要注重把干部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骨干中坚作用,把干部派到经济发展主战场、项目建设第一线、社会治理最前沿,引导他们在“两个战场”上冲在前面、干在实处,以干部的“决定性”担当应对好前进中的“不确定性”挑战。要注重把人才活力转化为创新活力,充分发挥重点人才工程的牵引作用,打造一流人才生态,引导广大人才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围绕攻克“卡脖子”技术、打造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贡献聪明才智。总之,要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最大限度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新江苏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大地上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第三个问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怎么落地?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遵循规律、整体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要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切实贯彻落实。近年来,我省围绕推动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具体化,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探索形成了干部选任“五突出五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五聚焦五落实”、人才工作“五坚持五提升”的江苏路径。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深刻感到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准了时代脉搏、顺应了党建规律、契合了事业需要,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基准线,也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生命线。一定要坚持好、落实好这一根本性路线,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选人用人坚持政治标准、基层党建强化政治功能、集聚人才注重政治引领,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建设质量。

突出事业为上、因事择人,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扛起抓班子、带队伍的政治责任,加快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在选准用好干部上。选什么样的人、怎么选人,直接决定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方向和效果。近年来,省委探索构建了“五突出五强化”选人用人机制,即突出岗位分析、强化以事择人,突出研判动议、强化多维比选,突出政治体检、强化精准识人,突出结构优化、强化整体功能,突出程序从严、强化责任担当,对选人用人全过程进行规范化,这一做法在省级机关领导班子集中换届、机构改革和干部日常调整中深入运用,取得良好效果。对领导干部来说,知事识人、知人善任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也最能反映领导水平的高低。要把“五突出五强化”选人用人机制灵活运用到干部队伍建设之中,将“研究事”和“研究人”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从关键时刻的表现看立场态度、从对人民群众的感情看品质情怀、从急事难事的处理看能力水平,尤其要多从事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该用谁”、少从平衡照顾的角度考虑“谁该用”,切实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二是在年轻干部培养上。一个时期,各地在选配干部时,最大的瓶颈往往是“青黄不接”、年轻干部“捉襟见肘”。实践证明,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现抓不顶事,不抓会误事。这些年,省委先后实施“789”青年干部计划、出台培养选拔年轻干部“20条”措施,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推动年轻干部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作为领导干部,推进事业发展不仅要有长远布局优质产业的战略眼光,也要有前瞻培养优秀人才的战略格局。要坚决摒弃“担心年轻干部资历不够引起异议、成熟度不够引起争议、公认度不够引起非议”等观念误区,既敢于打破隐形台阶、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又善于把握成长规律、强化一线实践历练,墩苗不拔苗、催长不催熟,为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更多源头活水。三是在激励担当作为上。前些年,一些干部借口管得严、管得紧了,出现了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等问题。省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大要求,从2018年开始实施“三项机制”,逐步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1+3”考核激励体系。激励担当作为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大改革”,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微创新”。要积极探索“三项机制”发挥作用的有效路径,努力让优秀者优先、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真正把每名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主动性发挥出来、创造性激发出来。

突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着力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用“最初一公里”“中间段”“最后一公里”来比喻各级党组织的职责定位,强调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都坚强有力、充分发挥作用,党的组织体系优势和威力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从省级层面看,重点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把地方党委这个“中间段”建强。地方党委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建好建强了,就能在中央和基层之间架起“一座桥”;反之,就会成为横在中间的“一堵墙”。对于领导班子成员而言,正职要提高“统”的能力、发挥“帅”的作用,做到统揽不包揽、决断不武断;副职要提高“干”的能力、发挥“将”的作用,做到分工不分家、到位不越位,努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干事氛围。另一方面,要把基层组织这个“最后一公里”打通。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神经元”不灵敏,党的组织体系就会功能失调,党中央决策部署也就会在基层落空。去年主题教育期间,省委组织部牵头开展村书记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发现村(社区)书记难选、难留问题突出,对此在15个县(市、区)开展“专职五级”村书记管理试点,深入实施村书记“百千万”工程,大力推广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通过建好建强带头人队伍,有效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这次疫情防控中,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向疫而行,党旗飘在最前线、党员冲在最前沿。实践证明,基层组织建设抓起来不容易,但抓实了就有凝聚力、抓好了就出战斗力。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今冬明春村(社区)“两委”集中换届为契机,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质量、减少后进支部存量,真正把责任传导到“神经末梢”、把养分供应到“毛细血管”,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突出政治引领、改革创新,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江苏,都关心关注人才工作。2014年视察时,强调要重视集聚创新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2017年视察时,专门了解徐工集团人才培养情况,看望企业技术人才和乡土人才。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重点抓引领、抓载体、抓生態,更好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抓引领”,就是要聚焦入脑入心,强化政治认同。当前,人才队伍构成日益复杂,价值取向也更加多元,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思想引领至关重要。近年来,我省在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邀请“两弹一星”精神、西安交大“西迁精神”宣讲团等来江苏宣讲,在井冈山、延安等地举办多期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取得很好效果。做人才的思想工作,要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把红色传统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把改革发展现场拓展为教育课堂,把现代传媒手段运用为教育手段,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努力实现“增人数”和“聚人心”的有机统一。“抓载体”,就是要聚焦重点领域,推进产才融合。产是才之基,才是产之魂。对江苏来说,推进产才融合,重心在产业、主力在企业、关键在园区。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实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由农到工的转变;第二次是90年代大力发展以园区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实现了由内到外的转变。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深刻调整,这既是重大挑战,更是战略机遇。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紧扣我省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各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努力集聚一批“高精尖缺”和基础研究人才,让他们在产才融合中建功立业、在价值实现中更有获得感。“抓生态”,就是要聚焦激发活力,优化人才环境。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对人才来说,优厚的待遇是“高处”,完善的政策、广阔的舞台、优质的服务更是“高处”。这几年,省委和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人才26条”“人才10条”,对特别优秀的“一事一议”“不定框框”“不设上限”,引进了一批诺奖级、院士级顶尖人才,同时深入实施乡土人才“三带两助”行动计划,真正让乡土人才“香”起来。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既注重满足人才的普遍性需求,又及时把握特殊人才的个性化需要,用心用情为他们办好一件件具体事情、解决一桩桩实际问题,努力使各类人才在江苏大地上安心、安身、安业。

第四个问题,领导干部如何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习近平总书记对组织部门、组工干部提出了“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重大要求,在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上,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同样适用。

讲政治,就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能力。组织建设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自觉从政治和全局高度去谋划推进,谋事多想政治标准、办事多想政治要求、成事多想政治效果,切实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全过程各方面。一是头脑要特别清醒。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更加主动对标对表,纠正工作上的理念偏差、思维偏差、方法偏差,确保组织建设始终与中央精神相符合、与全面从严要求相吻合、与党的其他建设相契合。二是立场要特别坚定。党管干部是我们党对长期执政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原则,保证党对干部选任的领导权和管理权。干部工作关注度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强化纪律意识,严格遵守党的干部人事工作纪律,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坚持标准不含糊、履行程序不随意。三是行动要特别有力。党员干部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必须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决不搞表态式服从、选择性执行,用实际行动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重公道,就是要恪守公正之心、恪行公正之举。组织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把“人”的工作做好,是件极其复杂的事,但只要出于公心,再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一旦存有私心,再简单的问题都会变得复杂。要把“任人唯贤、用人唯公”作为永恒标尺。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在使用干部问题上任人唯贤是“正派的路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选人用人上有一定话语权,越是这样越要摒弃私心杂念,不以原则换人情、不以亲疏看高低、不以背景搞取舍,始终做到对组织负责、对事业负责。要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作为不懈追求。现在,时常听到一些单位反映“事情很多,人手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岗不匹配、人事不相宜。人才难得,轻视不得,耽误不得,要坚持以事择人,对“有心有力”的充分授权,对“有心无力”的加强培训,对“无心有力”的强化激励,努力使每名干部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释放潜能。要把“甘当绿叶、甘为人梯”作为境界情怀。每名领导干部都要有为事业发展储备人才的大视野、大担当,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不拘一格培养使用干部。干部可以任命,但好干部却是在历练中成长起来的,要注重把发展潜力大、可塑性强的干部,放到吃劲岗位上、急事难事中锤炼,让他们在干事中长本事、在磨炼中变老练。

业务精,就是要善抓组织建设、善用组织优势。面对新形势下组织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每名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学习研究,探究内在规律,提高能力本领,努力成为抓组织建设的“行家里手”。从当前组织建设的形势任务看,需要着重提升“三力”:一是融入大局的谋划力。实践证明,凡是经济发展领先、社会治理良好的地方,党建工作都抓得有声有色。要自觉站在事业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找准组织工作与中心大局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切实防止“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形成“两张皮”。比如在推进治理现代化中,要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对治理体系的支撑作用,深化“两个覆盖”,提高党建质量,使组织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优势。又如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党员干部、各类人才在富民强村中的作用,以“三驾马车”齐发力推动各项任务真落地。二是精准落实的执行力。工作中常发现,大致相同的制度安排、政策设计,在不同地方的落实效果往往大相径庭,很重要的就在于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水平高低。近年来,中央先后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省委也出台了不少配套举措,对这些部署要求的贯彻落实不能大而化之,要结合地方和部门实际,拿出具体化、分众化的载体和抓手,不断增强落实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破题解题的创新力。这些年,各级党组织在组织建设上做了大量探索,形成了很多务实管用的经验做法,比如,被习近平总书记表扬肯定的徐州马庄村经验,民营企业红豆集团的党建标准化管理,还有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等等。要把组织建设的重点难点作为改革创新的突破點,围绕如何更好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如何深入解决农村带头人难选难留、如何把各类人才考实评准等现实难题,找准靶心症结,聚力攻坚突破,切实增强工作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

作风好,就是要秉持严实精神、坚持严实标准。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政治能力是前提,专业素质是基础,作风良好是支撑。作为领导干部,要当好务实推进工作的表率。现在组织建设上还存在一些简单化、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有的今天搞“几大工程”、明天弄“几项行动”,其实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有的工作只抓点上、不抓面上,导致“有盆景没风景”,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势必会损害组织建设质量。要牢固树立实干实践实效的工作导向,多一些分类指导、少一些宏观领导,多一些“身影”落实、少一些“声音”落实,切实用“真功”为组织建设托底、用“实干”让组织体系生根。要当好严格执行制度的表率。组织制度有很多,比如民主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都要严格抓好执行。在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上,近年来全省因个人事项问题,暂缓任用或取消提拔重用资格的不在少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引起重视,务必做到全面报告、及时报告、应报尽报,决不能报小事、瞒大事,报好事、瞒坏事。要当好自觉严明纪律的表率。自身立得正,管理别人才能有底气,要求别人才能让人服气。要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纪律,不搞团团伙伙、亲亲疏疏,不搞封官许愿、跑官要官,不干预曾工作过的地方和单位干部选用,自觉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明年是市县乡村集中换届之年,要深刻汲取辽宁、衡阳等地拉票贿选案的教训,从严落实“九严禁”要求,确保换出心齐、气顺、劲足的好局面,为江苏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实组织保证。

(本文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郭文奇同志在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20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发表时略有删节)

责任编辑:刘景昌

猜你喜欢

组织路线干部时代
逻辑、价值、实践: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与组织力关系的三重维度
明确标准,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