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绘就转型跨越精彩画卷
2020-11-28蔡丽新
蔡丽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注重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時代价值、强大的真理力量、深邃的理论精髓,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应对形势变化、风险挑战及推动事业发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实以理论学习的新提升,引领转型跨越的新实践,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谋划“十四五”发展蓝图,必须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下一步发展路子如何走”的时代之问,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关于“苏北不是传统老路上的追随者,而是发展新路上的探路者”的工作要求,明晰发展路径,明确发展方向,探索走出扬长补短、扬优成势的转型跨越之路。深入分析,淮安最大资源优势在生态,最大空间优势在区位,将这两大优势发挥好,能够有效提升淮安发展质效和标识度,创造淮安发展特色亮点,形成淮安差别竞争优势。为此,“十四五”我们将围绕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发展定位细化实化具体化,聚力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即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宝贵资本,以绿色发展彰显生态优势,大力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积极构建完善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努力使淮安成为生态优良、宜居宜业的绿色高地;把交通枢纽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以枢纽发展激活做强“腹地”优势,着力构建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变地理几何中心为区域交通中心,全力发展枢纽经济,努力使淮安成为流量超大、名副其实的枢纽新城。在朝着既定目标定位奋力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建设“四个淮安”,努力让“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建设内涵更加丰富、品质更加熠熠生辉,为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厚植绿色形态,建设美丽淮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淮安是通济江淮的生态水城,具有绿、水、文的良好底色和肌理。我们将坚持以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为主抓手,持续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抓好城市形象和能级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房改善,打造清新、自然、疏朗的城市气质和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特质,建设更具魅力、更加迷人的美丽淮安,努力成为江苏美丽中轴和“绿心地带”的明星城市。精心实施“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全域旅游战略,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申创国际湿地城市、世界美食之都,着力打造特色消费城市,让到淮安“看河看湖看湿地、品虾品蟹品美食”成为风尚。
统筹两个大局,建设开放淮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践行开放发展理念,聚焦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积极主动融入省内循环、参与国内循环、促进国际循环,有效提升开放层次水平。我们将抢抓用好国家重大战略、迈入高铁时代、深化区域合作等机遇红利,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南京都市圈建设,让淮安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活跃的开放之地,推动淮安在更广空间、更高平台实现更大发展。着力提升利用外资质效,推动国家级台资集聚示范区创新发展,深化淮昆台资经济合作,积极拓展日韩、欧盟招商渠道,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优先开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合作,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建设,展示淮安开放、包容、共赢的城市秉性。
激活发展引擎,建设创新淮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创新发展作为关键突破口,解决好创新能力不够强、创新主体不够多、创新生态不够浓等现实短板,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以来,我们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搭建“党政亲商会”平台,开展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推动淮安市台商台胞服务中心实体化运作,取得了初步效果和一定影响。我们将坚定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全力推进以思维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为重点的集成创新,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创新生态建设,围绕重点产业项目集聚创新人才,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市域治理的制度化、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水平。
坚持民生至上,建设幸福淮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扭住突出民生难题,排查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我们将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始终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提高就业质量,努力使群众口袋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好。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让群众没有后顾之忧。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全力做好生态治理、安全生产、扫黑除恶等工作,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不断增强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中共淮安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