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根本原则

2020-11-28王永灿刘建芳

唯实 2020年10期
关键词:领导权阵地马克思主义

王永灿 刘建芳

意识形态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依托”[1]。意识形态阵地能不能建设好,关系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问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应当紧紧围绕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意识形态建设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等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涉及文艺、党校、高校、新闻舆论、网络、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对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导向作用和实践指导意义。就具体建设层面而言,不同领域的意识形态阵地具有不同的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具体任务,需要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就整体而言,各类阵地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关于意识形态的一系列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当前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供了长期遵循的基本原则。

把党的领导作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根本政治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阵地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全面领导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体现在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军队建设、外交等各个方面。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和主阵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宣传党的理论、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域,又是倡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的领域。在各种思想发声场和社会舆论场出现的不同声音,有些是质疑甚至是反对的,错误甚至是恶意歪曲的,低俗甚至是无底线的。这些思想舆论及社会思潮,借助各种途径和领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造成冲击和破坏,甚至会危及社会主义政权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成败,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指出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十分激烈,而苏共在新闻舆论、文艺、哲学社会科学、高校等阵地丧失了领导权,最后造成苏共亡党、苏联解体这样的历史悲剧。只有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领导权,才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有力维护思想领域的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阵地领导权问题,他深刻指出:“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会犯无法挽回的历史性错误。”[1]在2013年、2018年召开的两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的重要性、当前形势及任务要求作出新论断、新要求:“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占领。”[1]他深刻指出,要切实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要切实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坚持党对意识工作的领导权,就是要将党的领导权全面体现在文艺、新闻舆论、哲学社会科学等思想文化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新闻舆论、信息网络、哲学社会科学、高校等思想文化领域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权问题。文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最前沿阵地,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更加丰富的精神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文艺工作才能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3]党校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教育培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这就决定了党校必须姓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党校姓党……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4]新闻舆论是党的喉舌,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随着网民群体的不断扩大,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各种思想舆论和社会思潮的“发声器”和“传声筒”,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1]他特别指出,要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因此,高等教育必须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5]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必须牢牢抓住意识形态阵地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的领导权,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管理和引导。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阵地话语权、解释权和控制权,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阵地、引领思潮,旗帜鲜明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于各种反社会主义思潮和错误导向,要坚决予以批判和打击,有效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明确党委(党组)、专职副书记及相关部门的意识形态职责。注重专兼职人才队伍的培养,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阵地的维护、管理、防范与监管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意识形态阵地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根本思想原则,增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科学性、引领性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理论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想的最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为全人类解放和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和鲜明的阶级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党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马克思在继承和批判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并形成了两大科学理论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科学依据。实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把社会生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指出哲学家的任务并不是解释世界,而是为了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并为全人类解放探索一条可以到达的现实路径。在这一目标指引下,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使共产主义成为无产阶级追求的现实运动。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指导性和普遍性。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时代环境、基本国情相结合,在与时俱进的实践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鲜明的阶级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精神武器。这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最高理想是相一致的。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开始,马克思主义就被写进了《党章》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相继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奋斗,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特征,决定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指导地位,也决定了其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1]在新的历史时代,意识形态阵地领域面临着各种困难矛盾和风险挑战。如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挑战,西方强势文化冲击带来的挑战,一些非社会主义思潮和反社会主义思想带来的挑战等。因此,应当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阵地中的主导性和引领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1]

坚持马克思主义,有力抵御各种风险挑战,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性质和方向。面对意识形态阵地斗争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更加需要在阵地建设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就是要利用各种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并对其进行时代化、大众化理论解读,从而筑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筑牢党和人民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的引领性。他在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5]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6]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供智力保障。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而且还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方向指引,而且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基本的价值评价标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观点剖析各种社会现象、现实问题,评判和引导各种社会思潮,牢牢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引领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是原则、方法而非教条,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做到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在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并科学地回答了在新时代条件下“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等问题。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根本价值原则,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目的性和凝聚力

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哪些使某一个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统治阶级的思想。”[7]在私有制社会形态下,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思想观念,必然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但是统治阶级要维护自己的统治、论证其政权的合法性,就会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说成是全社会共有的思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这种共同体称之为“虚幻共同体”。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打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联合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平等的关系。反映到政治领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都应当体现出人民主体性、权利平等性;体现在思想领域,必然反映的是全体人民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维护意识形态阵地安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教育事业、网络安全、新闻舆论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这里的“为了谁”,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谁”,就是要不断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我是谁”,就是要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政治信仰。

切实维护群众现实利益,增强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是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意识形态阵地工作抓得牢、抓得实,人民群众利益就能得到保障;意识形态阵地抓得不牢,人民群众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利益也就无法保障。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时代条件下,当前社会产生的多元化价值取向和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冲击和危害,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造成了损害,破坏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回应群众关切问题,切实保障好群众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在情感上增强对社会主义、对党的领导的认同。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性。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要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8]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文艺领域、新闻领域还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都应当坚持内容为王,推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坚持人民性与坚持党性是统一的。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统一的,这决定了党和人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阵地建设,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切实维护意识形态阵地安全,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总之,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基础、最直接的工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成效,关系到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要注重政治性、方向性、引领性的辩证统一。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把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与以人民为中心统一起来,将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根本原则贯穿到各方面、各领域,从而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5,34,30,41,42,94,22.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11.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4]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5.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7]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8]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作者单位:中共苏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领导权阵地马克思主义
无限追踪(二)
按图索骥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
科学游戏孩子交往的新阵地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述要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