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转项目化学习,发展学生数感

2020-11-28顾益谦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数感苏教版

顾益谦

[摘 要]为了发展学生数感,以《认识100以内的数》内容为例展开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在猜一猜中认识“100有多少”、在做一做中感受“100有多长”、在数一数中估计“100有多厚”、在分一分中体会“100有多贵”,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发展;数感;苏教版;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28-02

数感,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100以内的数》时,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感,我们从不同角度设计、开展项目化学习,旨在使学生更加完整、全面地认识100这个计数单位。

一、在猜一猜中认识“100有多少”

新授课中,在学生认识100后,教师在拓展环节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大米、绿豆、铅笔等物,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抓和数数等活动感受“100有多少”。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在数数中认识了100。(师随手抓一把绿豆)现在你能猜出老师手中有多少颗绿豆吗?同时说明猜的理由。

生1:老师手中有51颗绿豆,我是乱猜的。

生2:老师手中有99颗绿豆,我是凭感觉猜的。

师:到底老师手中有多少颗绿豆呢?我们来数一数吧!(全班学生一起从1开始数数,一直数到54)

师:掌声恭喜猜中的小朋友!刚才大家只是凭感觉猜测有多少颗绿豆,现在老师再加上这些(随手抓一小把)绿豆,大家再猜一猜,这些绿豆有多少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3:我感觉刚才老师加进去的绿豆有原来的一半那么多,也就是20多颗绿豆。那么,原来有54颗,加上20多颗,所以我猜现在有83颗绿豆。

生4:我猜有79颗绿豆,因为我也觉得老师刚才加进去的绿豆大概有20多颗。

师:那么,到底有多少颗绿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全班学生一起从55开始数数,一直数到85)

师:这堆绿豆一共有85颗,再加多少颗绿豆是100颗呢?我们从85开始,一个一个数到100……

上述教学,教师让学生先猜测绿豆的颗数,再借助参照物估计绿豆的颗数,最后通过数数验证绿豆的颗数。这样既让学生练习了数数,又引导他们借助生活经验去估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估计的方法,发展了数感。

二、在做一做中感受“100有多长”

如果给100加上时间单位,就变成了100秒,这就从原来的一个数变成了一个量。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探究“100秒可以做多少事情”的問题,而且在活动中深化了他们对100这个数的认识,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师:小朋友们,现在大家对100秒到底有多久、可以做多少事情都有自己的亲身体验了,那谁愿意与大家分享100秒时间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生1:100秒时间,我可以跳绳250个,可以写50个字,可以眨眼100次。

生2:100秒时间,我可以深呼吸30次。

生3:100秒时间,我可以背诵一首古诗,可以跳一段舞,可以整理书包。

……

师:100秒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那你知道有哪些时间单位吗?

生4:我妈妈告诉我时间单位有时、分、秒,我还知道1分=60秒、1小时=60分。

师:这位小朋友告诉了我们时间单位和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那你们知道100秒是几分几秒吗?

……

上述教学,教师不仅帮助学生建立时间的量感,还让他们进一步体验到100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应用,促进了学生探究的深入。

三、在数一数中估计“100有多厚”

学生在前一阶段学习中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会为他们后一阶段的学习带来便利,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100有多厚”这个内容的项目化学习是基于学生认识100的基础上展开的,旨在引导学生巩固100以内的数数。

师:小朋友们,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叠纸,请先随手拿一叠纸,看看是不是正好100张;如果不是,再让这叠纸刚好是100张。(生操作)

师:刚才你们随手拿纸,少于100张的小组请举手。(举手的小组比较多)现在每个小组都数好了100张纸,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拿出尺子量一量100张纸有多厚。测量前,先看老师怎么量。(师用尺子的零刻度对准100张纸的一端,然后将尺子和这叠纸对齐,读出纸的另一端对着的刻度)

师:(生测量后)你们量出这100张纸有多厚呢?

生1:1厘米多。

生2:2厘米。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有的量出1厘米多,有的量出2厘米?

生3:我觉得可能有的人把纸压紧了,这样厚度就会变小。

生4:我猜想可能有的纸厚,有的纸薄,这样量出来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

上述教学,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化学习中,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数数和估计,初步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四、在分一分中体会“100有多贵”

项目化学习的最大优势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因此,在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后,教师将其与第五单元的《认识元、角、分》进行整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掌握人民币的转换和简单的计算。

师:超市里有各种商品,请你选择2~4种商品,算一算1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

生1:我想用100元买巧克力和薯片,一包巧克力20元,买4包巧克力要80元;一盒薯片10元,买2盒薯片要20元。

生2:我想用100元为爸爸买T恤,为自己买跳绳。一件T恤45元,买2件T恤要45+45=90(元),一根跳绳10元,所以一共是100元。

……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100元买到了不少物品,那用100元可以换成哪些其他面值的人民币呢?

……

上述教学,教师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会简单的人民币换算,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之,项目化学习可以将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的基本技能。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数感苏教版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巧估算 妙解题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