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2020-11-28周喜顺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9期
关键词:尿蛋白定量西药

周喜顺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西药治疗,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肌酐清除率(Ccr)和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的6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的Scr、BUN、Ccr与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66.2±12.5)μmol/L、(5.0±0.9)mmol/L、(65.4±4.6)ml/min、(1.5±0.8)g/d, 均优于对照组的(74.5±12.3)μmol/L、(6.2±0.4)mmol/L、(57.2±5.8)ml/min、(3.7±0.3)g/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明显, 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中医病症及体征, 促使患者的肾功能充分改善。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9.07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32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erical table, with 1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changes in serum creatinine (Scr),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serum creatinine clearance (Ccr) and 24 h urine prote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93.8%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62.5%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Scr, BUN, Ccr and 24 h urine protei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66.2±12.5) μmol/L, (5.0±0.9) mmol/L, (65.4±4.6)ml/min and (1.5±0.8) g/d, which were better than (74.5±12.3) μmol/L, (6.2±0.4) mmol/L, (57.2±5.8) ml/min and (3.7±0.3) g/d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obvious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romote the full improvement of renal fun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y;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Renal function; 24 h urine protein

糖尿病的患者體内血糖水平升高, 对血管内皮造成很大的刺激, 久之便引起微血管病变, 致使患者的肾脏功能受损, 比如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纤维化等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常见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病症, 病情对患者的肾脏造成持续性损伤, 并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致使患者极易发生细菌感染, 病情治疗与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 且多次反复发作而致使患者病情发展成尿毒症, 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倾向于西医西药, 一般能对患者的病情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能充分减轻患者的病情和体征, 抑制患者的病情加重, 但临床经验显示[1], 西医西药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气机的调节作用欠佳, 并不能深度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这也是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的一方面原因。中医论证将糖尿病归为消渴病的范畴, 伴有肾病时则归为消渴病瘅期的并发症, 认为治疗时要着眼于气阴两虚、湿热浊瘀等, 用药则着重养阴活血、补益肾气和祛湿逐瘀等机理。为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比较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用不同方案治疗的3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与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6例。纳入标准:①病情符合《糖尿病诊治使用指南》[2]和《实用中医诊疗手册(第3版)》[3]的诊断标准;②实验室检测证实病情;③意识清楚, 听说读写能力正常, 可与医务人员正常沟通。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系统慢性疾病者;②具有原发性肾脏疾病者, 包括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等;③其他疾病继发肾病或(及)酮症酸中毒者;④合并良恶性肿瘤者。对照组中, 男9例, 女7例;年龄34~67岁, 平均年龄(62.8±11.2)岁。观察组中, 男10例, 女6例;年龄36~68岁, 平均年龄(62.6±11.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西医西药治疗。让患者服用格列喹酮和缬沙坦, 格列喹酮片(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10940258, 规格:30 mg/片)30 mg/次, 3次/d;缬沙坦胶囊(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217, 规格:80 mg/片)80 mg/次, 2次/d。用药2个月为1个疗程。

1. 2. 2 观察组 在西医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汤方, 西医西药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中药治疗采用以养阴活血、补益肾气和祛湿逐瘀为机理自拟的中药汤方, 配方:熟地黄10 g、益母草10 g、山萸肉10 g、牡丹皮10 g、泽泻10 g、当归10 g、赤芍10 g、红花10 g、桃仁10 g、丹参10 g、大黄12 g、山药15 g、茯苓15 g、黄芪15 g、川芎15 g、路路通15 g, 用水煎煮, 取汁300 ml/剂, 1剂/d, 每剂分早晚2次温服。用药2个月为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根据《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2版)》[4]判断疗效:显效:眩晕耳鸣和五心烦热、腰膝酸痛、两目干涩与小便短少等中医病症及体征消失或改善幅度≥80%, 尿蛋白定量恢复正常或减少幅度≥50%;有效:中医病症及体征好转, 尿蛋白定量减少幅度30%~49%;无效:病情未见显著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 于治疗当天和治疗3个疗程时, 检测患者的Scr、BUN、Ccr与24 h尿蛋白定量, 了解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的Scr、BUN、Ccr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的Scr、BUN、Ccr与24 h尿蛋白定量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的Scr、BUN、Ccr与24 h尿蛋白定量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患者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节、情志不畅等造成痰湿化热、湿邪内蕴, 久之耗损气阴、血行瘀阻等, 致使患者发生虚劳、肾劳等病症, 而糖尿病肾病被论證为肾劳、水肿等范畴, 患者均表现为肾元亏虚和肾气不固等, 引起水液代谢紊乱, 证见患者五心烦热、腰膝酸痛、小便短少等[5]。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时, 注重降糖和降压、降脂等机理, 强调用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而临床经验指出, 西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欠佳, 一般能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 却不能全面调节患者的体内气机, 致使患者的病情多次复发、持续加重。

本次采用的格列喹酮是一种磺脲类降糖药, 对胰岛β细胞受体具有高活性, 和胰岛β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诱导胰岛素分泌, 降低血糖水平。缬沙坦是降压药, 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可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王英博[6]指出单用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总有效率73.81%低于中西医结合的92.86%, 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肾功能改善显著, 亦未见患者发生较大的不良反应。本次实验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的6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的Scr、BUN、Ccr与24 h尿蛋白定量均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的Scr、BUN、Ccr与24 h尿蛋白定量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上述研究结果差异不大。

作者认为中医治疗消渴病肾病时, 注重养阴活血、补益肾气和祛湿逐瘀等机理, 故本次自拟的中药汤方强调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和解毒祛湿、通络消肿等机理。中药汤方中的熟地黄为滋阴补肾的良药, 能填精益髓、清热凉血, 且具有良好的降血压、补血效果, 辅用山萸肉和山药, 则能加强补养肝肾的效果, 并能起到补益脾阴和涩精、固精的效果, 对肝脾肾的滋养作用显著。泽泻具有泄浊利湿的效果, 牡丹皮清火凉血、活血化瘀, 茯苓则祛脾湿, 并具有利水消肿的效果, 能加强山药的药效。当归和赤芍等中草药能起到活血养血、补血化瘀等功效;黄芪和丹参能加强活血的功效, 并具有益气通络的效果;益母草和路路通等中草药具有活血通络、祛瘀化湿等功效。

综上所述, 诸药合用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眩晕耳鸣和五心烦热、腰膝酸痛、两目干涩与小便短少等病症, 对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明显, 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 能标本兼治、活血养血、祛瘀通络, 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 吕翠岩, 张岩, 贾晓蕾, 等. 参芪地黄汤化裁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5):431-436.

[2] 邢玉微, 孟凡芳, 李亚娟, 等. 糖尿病诊治使用指南. 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107.

[3] 杨旸. 实用中医诊疗手册. 第3版. 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132.

[4]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 第2版.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7:221.

[5] 李贻, 张鹏敏, 贺君. 西药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进展综述. 糖尿病新世界, 2020, 23(5):196-198.

[6] 王英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内蒙古中医药, 2020, 39(3):157-158.

[收稿日期:2020-06-17]

猜你喜欢

尿蛋白定量西药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有机物官能团的定量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形成初步定量思维。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