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情境创设的初中数学课堂构建
2020-11-28顾卫红
顾卫红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情境交融,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继而使学生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促进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与生成。下面,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问题情境;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学习兴趣低迷,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此背景下,要想使初中数学教学由低效走向有效,教师就需及时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充分认识到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进而在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认识实际的基础上,将数学知识寓于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意愿,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实现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情感
人人都有好奇心,初中生亦是如此,他们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往往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为导向,在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及水平的基础上巧妙设疑,以这种形式来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为课堂高效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这部分相关内容时,为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在导入环节,笔者先是借助多媒体演示了学生熟悉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课堂中后,笔者出示了两幅游戏情境图,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要怎样才能消掉第一幅图中最下面的两行小方块呢?待学生回答完毕,笔者又指着第二幅图追问道:那这个要怎么办呢?这样,通过以俄罗斯方块这一游戏为契机引入新课,不仅将学生的思绪迅速聚焦到了课堂中来,而且还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这便为新课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二、创设合理化问题情境,刺激学生探究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有问题的设计,而现在仍然持有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师应当深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让学生真正得到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提出合理问题,充分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如此必定能够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这部分相关内容时,首先,笔者对学生提问: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将它的内角剪下,试着拼拼看,三个内角和是否为180°?由此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笔者用数学语言引导学生探究这一问题的证明过程,进而帮助学生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为學生日后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做了巩固练习,并对学生习题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进行了简单的反馈,使学生主动纠正,由此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最后,笔者做了课堂小结,使学生了解了这节课学到的数学基本思想,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如此,通过提出合理问题,刺激了学生自我探究的欲望,进而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学习需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数学课堂也在不断地创新与提升。在现如今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思考、能力与个人素质的培养。数学是与生活紧紧相关的一门学科,它取之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因此,在进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搭建生活和数学之间的桥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思考生活中的数学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需要、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这部分相关内容时,笔者在教学一开始就为学生出示了如下题目:“王某某每个月都会将钱存到存折上,他现在已经有500元的存款,并且在之后的每个月里,他妈妈都会给他150元的零用钱。王某某的计划是每个月将零用钱的60%存到自己的存折中,以此购买自己看中的价值1680元的手机。”基于以上题目,笔者先是让学生列出王某某的银行存款y与月数x的函数关系式,再让学生思考:多长时间后,王某某的银行存款才够买手机?由此,笔者通过借助与实际生活相符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方便学生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减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总而言之,要想促进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与生成,教师就应在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核心理念的前提下,熟悉问题情境创设的多种形式,继而将数学知识巧妙寓于其中,以克服纯粹认知活动的局限性,使数学教学成为包含情境体验在内的综合活动,从而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如东.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讨——创设课堂情境 点燃学生激情[J].西部素质教育,2015(02):84.
[2]兰加国.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