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文本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2020-11-28张雪梅

语文建设 2020年11期
关键词:拟人朱自清老舍

张雪梅

群文阅读教学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起初并未引起太多语文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但它在短短几年内于众多阅读教学方式中脱颖而出,现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中一股强有力的潮流。群文阅读教学之所以迅速崛起,不仅因其带来崭新的教学方式变革,更在于它是一种发展学生思维方式和倚重学生生命體验的高阶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核心素养。

经典文本是阅读教学中备受语文教师青睐的阅读素材。毋庸置疑,将经典文本注入群文阅读教学,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群文阅读。本文以七年级上册“四季美景”单元为例,思考经典文本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四季美景”单元是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该单元所选文本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涉及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文辞优美,横跨古今,文体多样,有经典文本诸如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曹操《观沧海》、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篇目。

经典文本群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当以确立议题为核心精挑细选经典文本篇目。在兼顾学生学情的前提下进行组文,组文可纵横古今中外,大开大合。

1.以作者为中心组文

可以紧扣领略四季美景的议题,以作者为中心,精选朱自清《春》《荷塘月色》、老舍《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重点赏析名家名篇中关于描写四季美景的文本片段。

2.以文体知识为中心组文

文体知识涉及文学作品中的体裁、手法,乃至历史、民俗背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大到写作体裁,小到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及写作技巧如插叙倒叙、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以比喻、拟人的语用训练为目标,可以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来组文,边赏析描绘的美景边进行语用训练。

3.以题材为中心组文

文章题材凸显作者对所写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体现其主要写作意图。因此,可以曹操《观沧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进行组文,拓展关于英雄主义、思乡怀友、羁旅游思等常见的题材,为学生铺设情感体验的阅历之路。

4.以发展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为目标组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综合性学习要求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即能力的综合和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该单元可以综合环保、交友、人生志向等话题的经典文本组文,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组文须丰富、有深度、贴切主题,课堂教学才能顺利进行。组文的选择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文本鉴赏能力,这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极大考验,教师要有更大的阅读量,才能驾轻就熟地完成组文的精挑细选。建议教师在组文前精心剖析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以紧扣主题,在精选文本时要考虑多文本问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学情等方面,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比较:把握本质,发掘异同

经典文本群文阅读本质上是一种多个经典文本之间的比较阅读。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发掘异同。

例如,本单元若以作者为中心组文,可精选朱自清《春》《荷塘月色》,老舍《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以赏析描写四季美景的文本片段为议题,可以比较《春》与《济南的冬天》分别描绘了几幅图景。通过比较发现,《春》描绘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美景;《济南的冬天》描绘出老城全景、冬天的山、冬天的水三幅图景,详细描写冬天的山,又描绘出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三幅山景;《荷塘月色》大肆描摹荷塘月色景致图;《济南的秋天》描绘出温文尔雅的秋色、秋山、秋水诗意图。不同作家在描写景物时有不同的侧重点,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对所描写景物寄予的情感亦各不相同。

此外,还可以通过朗读比较这四篇文章中描写风景的文段,体会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清新优美、质朴隽永,老舍散文语言的温婉诗意、朴素明快。不同之间亦有相通之处,同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其文本中皆有一股浓厚的文化气蕴。在比较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每位作家都有独特的语言风格,不同作家之间风格的迥异或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显露的不同风格,或与年龄有关,或与境遇相连,或因心境所致,凡此种种皆是走近、走进一个作家内心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通过多经典文本群文阅读的比较,具体把握了异同之处,作家、文本在学生面前才是立体的、鲜活的,作家的魅力、文本的经典才能彰显出来。

三、整合:多元综合,理性趣味

经典文本群文阅读教学是几个文本基于同一议题的统摄组成的有机体,那么,做到自然整合必然是这一教学方式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学会将文本部分信息进行多元综合,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过程中,形成对经典文本群文阅读知识的学习、整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以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组文为例:

1.以“结构之美”为议题

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是“总一分一总”结构鲜明的文章,不同之处在于三篇文章的分写部分。《春》的分写部分描绘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美景,内部结构为并列关系;《济南的冬天》的分写部分从山写到水,写出了济南的冬天澄澈温润、秀丽明净的美,从山到水的叙写可以视为一种递进关系;《雨的四季》通过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来表达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其中主体部分的分写展现出雨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春夏秋冬的时间推移可以视为一种并列关系,也可以视为一种递进关系。整合三篇文章的布局谋篇,学生将升华对文章结构的理解,提炼出一定的理性认识:“总一分一总”结构是文章常用的一种段落结构。总起句一般是在第一自然段,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文章内容;分写部分是围绕总起句展开的,一般都是并列地从几方面表述总起句的内容,有时会有递进关系;总结句一般在文章结尾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深化、补充或完善。

2.以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的语用训练为议题

学生若单篇学习这三个文本,那么结果将是不同的。《春》中修辞手法应用的精彩之处在于比喻,比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些精彩的比喻句无不流露出朱自清喜爱春天、极力赞美春天的情感。《济南的冬天》则侧重于拟人手法的应用,比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老舍用拟人之笔描摹出小山会说话,冬天很慈善,薄雪会害羞,水藻很大方,垂柳特爱美。《雨的四季》里比喻与拟人的应用并重,比如:“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问。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刘湛秋综合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四季的雨展现得淋漓尽致,让“雨”的形象跃然纸上。整合学习后,学生会发现,无论使用哪一种修辞手法,都是作家在写作时为彰显表达效果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方法,可以通过修饰、调整语句来展现内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元综合学习该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修辞句子去揣摩作家的所感所想,从零碎的、感性的修辞应用学习走向目标直指靶心的修辞手法语用训练,并能举一反三,学在课内,迁移课外,更深刻地理解修辞手法的理趣之美。

3.以“有感情地朗读”为议题

学生会在朗读《春》时初步学习朗读中的重读和停连,按正确的方法来朗读课文,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朗读中感受朱自清笔下所描绘的春景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朗读《济南的冬天》时继续强化训练,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在学习《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要运用朗读中的变化读出语言中的感情,感受老舍笔下景物描写的细腻、生动,以及他对济南冬天的欣喜、热爱之情。在朗读《雨的四季》时,要巩固前两篇学习朗读的成果,进一步把握好重音和停连,熟悉给文句加朗读标记符号,通过朗读把握作者抒发的感情,感受四季的雨的气韵与独特美感。由于整合学习,学生得以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达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

经典文本群文阅读教学特别需要教师站在广阔的文化立场上开展教学活动。在切实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推进经典文本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发展,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真正的文化体验和情感融通,真正阅读,热爱阅读,扎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拟人朱自清老舍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拟人手法真多情
“对话”小伙伴老舍
朱自清的较真
学习用拟人的方法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那一抹诱人的绿哦
在济南,重寻老舍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