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促进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

2020-11-28成心蕊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成心蕊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个性化教学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关注的教学内容。本文就语文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论述,给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学习中个性化阅读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養学生具有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个性化阅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强烈欲望,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融入文章中去;其次,个性化阅读是针对个体化差异学生而言,突出学生的主观意识,让学生变成学习语文的主人,在自我学习的道路中,培养学生具备探索和质疑的精神;最后,学生喜欢阅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模式出现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传统守旧的阅读模式,使得小学生对阅读产生了一定的懒惰心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习惯了阅读时跟着教师走,而以突出学生为主的个性化阅读并不能在实际教学中很好地展开。第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阶段的阅读差距,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以至于他们喜欢的刊物也不尽相同。在一篇文章中,有的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所了解,而有些学生并不能真正体会文章的段落大意。在教师讲解时,听不懂的学生就可能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第三,教师的定位不准确,让学生阅读的实效性变得相对低下,这方面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有些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只让学生不停地进行朗读、热闹地参与讨论,而教师自己则成为一名旁观者,并没有在适当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会使整堂课的阅读教学变得过于肤浅,学习有效性变得很低。

三、提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有效性的办法

1.做好阅读笔记,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首先就要让小学生脱离传统的阅读方式,增加他们在阅读中的自我体验感。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教师应当做好引导工作,让小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下进行独立阅读,全身心地投入阅读中去,从而使自己的思想与文章充分结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做好阅读笔记。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与思考,学生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或者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形成书面文字,可以加深记忆。教师要布置一些阅读作业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做好笔记的过程中,养成阅读时进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

以《观潮》这篇文章为例,关于描写潮水的语句,教师可以让大家从文章中找出喜欢的部分并做出标记,然后大声朗读出来。有的学生喜欢文章中描述潮来前的雷鸣声,有的学生喜欢浪潮越来越近的壮观景象。接下来,教师提问:对响雷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形容为“闷雷滚动”?而潮来时,随着浪潮越来越近,作者形容为“就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如果将“千万匹白色战马”省略掉可不可以?学生进行思考,对潮来前的闷雷声,学生表示可以用“轰隆”声响代表潮来前雷声的沉闷,而当浪潮来临时,如果去掉“千万匹白色战马”,就不能描绘出大潮的壮观景象了。之后,教师让学生在课本上对大潮前和潮来时的形象描绘做出笔记,把最经典的词句如“闷雷滚动”“千万匹白色战马”等具有代表性的词语重点标出。学生从中体会到大潮的壮丽景象,阅读时自然就会加入自己丰富的情感,对文章也会留下更深刻的记忆。在完成阅读笔记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让学生自由发表阅读感受

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并不只是单独考虑学生对阅读素材的偏向性,更重要的是从个性化阅读中来感受文章的具体内容,从作者对人、事、物的描写,加深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印象。从对文章反映出来的问题,做出属于自己的分析和研究。在阅读的道路中进行语文知识的不断探索,这才是个性化阅读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个性化阅读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避免刻意地进行阅读,而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更加自由地梳理文章内容,充分发挥自己阅读时产生的独特思路来感受文章内涵。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每位小学生对文章内容也有不同的理解,教师不要给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要根据他们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而有所感悟,教师只需要在适当的时间给出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增强个性化阅读的综合能力即可。

例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以先进行模仿阅读,帮助学生找到文言文阅读中的停顿和不同句式的语气,之后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达到通顺效果,最后让学生用白话文复述故事内容。完成本篇文言文阅读后,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大有不同,针对《两小儿辩日》中的角色,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进行扮演,使学生能感同身受,再利用小组模式进行辩论,让学生说出阅读文章的感受,分别搞清楚两小儿的论点以及理由,并且从中得到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学生可以引出文章中的句子,分析孔子更加赞成哪方观点,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对孔子不能做出决断的看法,再根据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自由发表阅读感受的同时,感受孔子对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领悟到学海无涯的道理。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个性化阅读研究主要是针对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文章进行自我剖析,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对语文知识的自我感悟和个性化思考的习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创新,改善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低下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程玉华.浅谈促进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31):18.

[2]王娜.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5(14):140.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