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根治 重在预防
2020-11-28
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报告,2018年全球老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约为5000多万人,预计患者的人数将在2030年和2050年分别增至7500万和1.315亿,全球每年需要为阿尔茨海默症支出的费用达到了8180亿美元。
如果你对这些庞大的数字没有什么概念的话,下面的事实一定会让你的内心受到震撼。每3秒全世界就会增加1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每100位60岁及以上人口中就有5~8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10月23日,民政部发布预测数据称,“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也许下一秒,你的爷爷奶奶,你的父母,或是你自己都可能籠罩在阿尔茨海默症的阴影之下,它真的离我们很近。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神经元和脑结构都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虽然许多知名药企已投入巨额经费,但目前尚未研发出根治该病的药物。”谈及当下阿尔茨海默症根治的困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贾龙飞说。
针对当下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的困境,贾龙飞建议,应该换个思路来审视这个问题。“应该着力于预防,争取在患者还未得病或在发病早期进行干预,尽早帮助患者延缓、阻断疾病的进展。”
分为三个阶段
虽然被称为“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症并不是只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
据了解,目前国内由罕见的基因突变导致的年龄最小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仅有20多岁,40多岁的患者已经比较常见。
考虑到疾病影响和患者得病前的个人情况等差异,世界卫生组织把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由于阿尔茨海默症是逐步发病,其早期症状容易被忽略。常见症状包括:健忘;失去时间感;在熟悉的地方迷路。
2.中期随着阿尔茨海默症发展到中期,体征和症状更为明显,对患者的影响更大,包括:对最近的事件和人名健忘;在家里迷路;沟通困难增加;需要个人护理人员的帮助;经历行为变化,包括精神恍惚和反复提问。
3.晚期阿尔茨海默症晚期患者几乎完全依赖他人照顾,基本无法活动。出现严重记忆障碍,体征和症状越发明显。症状包括:无法感知时间和地点;辨认亲戚朋友存在困难;自我护理方面需要更多协助;走路困难;发生更多行为变化,可能具有进攻性。
科研非常热
114年前,德国精神神经病学家阿尔茨海默首次提出脑功能渐进性衰退症,也就是阿尔茨海默症。
此后,各国对阿尔茨海默症越来越重视,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非常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例如,家里有直系亲属患阿尔茨海默症,那么自己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会比普通人群要高。除此之外,心脑血管因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都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风险。
除了对阿尔茨海默症本身的不懈研究外,国际上很多知名药企,也投入巨资研发新药。不过,“也没有能够成功研发出一款能够治愈疾病的药”。
假如推迟10年发病
公众认知程度低,患者就诊率低,缺少创新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家庭及社会照顾成本高,这是阿尔茨海默症当前面临的现状。
不少家庭成员未能正确认知该疾病,任其向重度发展,从而造成患者及家庭的重大负担。
如何才能尽早发现并对其进行干预?研究人员建议说,除了医学手段去早期发现早期筛查外,更应该提高普通人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认识。只有了解老年痴呆的表现,在症状开始出现时,才能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认。
炒菜忘了放盐,烧水忘了时间将锅烧干,出门经常忘带钥匙……如果家中老人经常出现这些症状,不能仅仅认为是“老糊涂”,有必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排查。
9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开展疾病的预防干预服务,从而减缓老年痴呆的发生,提出试点地区到2022年的工作目标,即包括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社区(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80%。
“人是有预期寿命的。”谈及早筛查、早干预的意义,贾龙飞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80岁左右,阿尔茨海默症发病一般年龄在65岁之后,如果能将发病时间往后推10年,基本就接近于我国整体人口的平均寿命,可认为约等于这个病治愈。
(综合“科普中国”、《民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