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分析

2020-11-28刘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9期
关键词:重症肺炎机械通气呼吸衰竭

刘蕊

【摘要】 目的 分析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小潮气量、高呼气末正压(PEEP)的效果。方法 6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 每组31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潮气量与PEEP机械通气进行治疗, 实验组患者给予小潮气量与高PEEP机械通气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水平分别为(52.48±3.13)、(79.28±4.35)mm Hg(1 mm Hg=0.133 kPa), 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5.17±3.26)、(71.52±4.61)mm Hg,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别为(2.92±0.07)、(2.41±0.13)L, 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2.34±0.05)、(1.25±0.16)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小潮气量、高PEEP机械通气进行治疗, 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与肺功能,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关键词】 小潮气量;高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9.027

在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中, 重症肺炎是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该疾病具有发病较快、临床症状多样化且复杂等特点, 导致治疗难度较大, 一旦患者发病之后, 很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症状, 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 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是一种高危疾病, 临床上治疗该类疾病患者时, 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 改善其血气指标与肺功能[1-3]。

目前, 临床通常给予气管插管来维持患者生命。但是, 由于气管插管属于一项侵入性的操作, 极易对患者产生较大影响, 且患者容易出现一些应激反应, 加深其痛苦, 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近几年,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机械通气治疗逐渐成为肺损伤以及呼吸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医生通过给予患者机械通气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肺泡通气量, 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基于此,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小潮气量、高PEEP的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6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 每组31例。常规组中, 男18例, 女13例;年龄50~85岁, 平均年龄(62.7±7.5)岁。实验组中, 男15例, 女16例;年龄51~82岁, 平均年龄(62.4±7.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存在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min;③氧分压<60 mm Hg, 需要接受机械通气进行治疗;④血压<90/60 mm Hg;⑤经X线胸片显示, 患者双侧或者是多肺叶受累;⑥少尿, 尿量≤20 ml/h或4 h尿量≤80 ml。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合并其他脏器疾病者。此次实验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 并自愿加入到研究中。

1. 2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①患者存在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min;③血氧分压<60 mm Hg、氧合指数<300 mm Hg, 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④患者的血压<90/60 mm Hg;⑤患者的X线胸片检查显示双侧肺部以及多肺叶受到疾病累及, 或者患者在家进入医院接受治疗之后的48 h内, 肺部病变体积增大, 且增加部分≥50%;⑥少尿, 患者的尿量<20 ml/h, 或者<80 ml/4 h或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

1. 3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 其中包括补液、平喘、化痰、止咳、抗氧化、抗感染等, 之后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应用心电监护仪与血气分析仪, 通气模式选择压力控制模式或者是容量控制模式, 在撤机前10~12 h, 调整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与压力支持模式进行过渡撤机。针对部分营养状况比较差的患者, 需要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措施, 如输入血浆、白蛋白等。常规组给予传统潮气量与PEEP机械通气进行治疗, 将潮气量设置为8~10 ml/kg, 将PEEP设置为0.399~0.666 kPa。实验组给予小潮气量与高PEEP机械通气进行治疗, 将潮气量设置为4~6 ml/kg, 将PEEP设置为0.799~1.066 kPa。结合患者年龄, 对呼吸频率进行合理设置, 并且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4-6]。

1. 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与肺功能变化情况。血气指标包括二氧化碳分压与氧分压;肺功能包括FEV1与FVC。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常规组二氧化碳分压为(65.17±3.26)mm Hg、氧分压为(71.52±4.61)mm Hg。实验组二氧化碳分压为(52.48±3.13)mm Hg、氧分压为(79.28±4.35)mm Hg。实验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壓及氧分压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5.634、6.817, P=0.000、0.000<0.05)。

2. 2 两组重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对比 常规组FVC为(2.34±0.05)L、FEV1为(1.25±0.16)L。实验组FVC为(2.92±0.07)L、FEV1为(2.41±0.13)L。实验组患者FVC与FEV1明显优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7.540、31.329, P=0.000、0.000<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 重症肺炎具有较高病死率与发病率, 由于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发生障碍, 导致其很容易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缺氧等现象, 进而引起小动脉痉挛, 加重心脏负荷、身体缺氧, 导致患者心脏收缩功能降低, 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造成影响, 且受到毒素及感染因素的影响, 导致患者机体多个器官衰竭, 最终死亡。据相关研究显示, 由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释放, 促使其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现象, 抗炎因子失去平衡, 進而导致患者疾病恶化[7-10]。故而, 及时将患者体内炎性介质消除, 促使患者机体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 是治疗该疾病的一个关键点。临床医学中常对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 在呼吸机的辅助下, 帮助患者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改善患者通气、氧合, 预防患者出现缺氧以及二氧化碳蓄积等情况, 为医生治疗呼吸衰竭提供根本的条件。但是, 由于重症肺炎患者的肺组织功能减退、呼吸道阻塞等情况, 对患者使用传统的机械通气治疗, 极易加重患者的呼吸道压力以及肺泡膨胀程度。随着近几年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诸多临床学者不断研究、分析发现, 给予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小潮气量、高PEEP治疗, 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氧合指数, 降低患者由于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可能, 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 部分研究学者认为, 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发生肺损伤以及呼吸综合征的患者, 通过进行小潮气量以及限制通气策略的方法, 可以减少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可能, 并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以往的潮气量主要是通过大潮气量以及低水准的PEEP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此种治疗方法极易导致患者肺泡过度膨胀, 从而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小潮气量、高PEEP的机械通气治疗则能避免患者的峰压过高, 且减少治疗对患者肺部产生的损害, 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障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相较于常规组, 实验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常规组, 氧分压明显高于常规组, 且肺功能改善情况更好, 这是由于肺炎患者的肺容积较小, 不适合使用高潮气量, 再加上肺炎患者肺内渗出比较多, 且气道不处于开放状态, 为了进行通气, 就必须使高PEEP才能够有效开放气道。此外, 高PEEP可以让氧浓度在2 h内降低到50%以下, 可减少患者发生氧中毒情况。然而, 若PEEP过高, 则会对患者造成气压伤, 比如出现皮下气肿与纵隔气肿,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 应当权衡利弊, 合理选择PEEP参数, 促使其既能够达到开放气道的目的, 又能够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随着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且通气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就可以降低PEEP, 可降低至4~6 cm H2O(1 cm H2O=0.098 kPa), 之后达到撤机要求。需要注意的是, 在降低PEEP过程中, 应循序渐进慢慢减少, 让患者逐渐适应, 可每隔2~4 h降低1次, 直至减少到4~6 cm H2O。

综上所述, 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小潮气量、高PEEP机械通气进行治疗, 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功能与肺功能,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吉健. 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36):58-59.

[2] 王莉. 无创呼吸机对重症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9(23):112-113.

[3] 皮玉.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中国农村卫生, 2019, 11(20):93.

[4] 刘德宇. 研究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作为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7):45.

[5] 田玉红.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6(2):163, 168.

[6] 林婉鸿. 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研究.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23(2):277-279.

[7] 孟斌. 无创呼吸机对重症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30):65-66.

[8] 叶旭辉, 王敏鹏, 方旭晨, 等.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自制痰液吸取装置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 26(2):103-106.

[9] 阿依努尔·阿布力米提, 艾尼瓦尔·乌布力.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44):61-62.

[10] 朱齐琦, 李军, 王琴. 无创呼吸机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研究. 当代医学, 2017, 23(36):137-138.

[收稿日期:2020-04-23]

猜你喜欢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血必净中药制剂临床用于ICU重症肺炎的药理价值
ICU重症肺炎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护理体会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