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泰中学生汉语教学文化适应策略初探

2020-11-28胡燕华

新丝路(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泰国策略

摘 要:与中国的中学校园相比,泰国的中学校园有其相对独特的校园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特色。这些校园文化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形成背景。初期赴泰的汉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了解泰国中学校园的特色文化,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尽早实现对泰中学生汉语教学的文化适应,从而实现教学成效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泰国;中学校园文化;文化适应;策略

近20年来,泰国的“汉语热”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学习汉语“成为泰国的一种时尚”[1]。这既得益于泰国政府的积极主导、各级教育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民间力量的热切参与,更与中国的有力支持分不开。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在泰国的孔子学院有16家、孔子课堂21家,汉语教师志愿者1550人[2]。在这1550名志愿者教师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在泰国各府的中学任教。本文以泰国中学校园文化为研究对象,拟概括出其有别于中国中学校园文化的独特之处,在分析其形成背景的基础之上,试图对刚刚来到泰国从事中学生汉语教学的教师之文化适应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一、泰国中学的校园文化及特点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该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师生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行为准则,它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泰国中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种校园文化现象异彩纷呈,为了使讨论更具有针对性,本文只对那些可能涉及赴泰中国教师文化适应的校园文化现象加以分析。

1.服饰文化

走在泰国的中学校园里,通过服装人们就很容易分辨出教师和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所有学生都要穿校服,统一为短袖衬衣搭配运动长裤,不同之处在于女生下身可穿过膝深色裙子,男生下身可穿过膝褐色短裤。在学生的衬衣上一般都绣有学生所在学校的校标,以及标识该生为几年级学生的标志。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老师们一般都会穿正装,但从周一到周五,又会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周一穿统一的公务员制服,周五穿本校统一主体色的T恤,周二到周四则是根据教师个人喜好穿不同颜色和款式的服装。此外,每当有重要节庆活动时,有些师生会穿着各式具有泰国特色的民族服装参加活动。

2.交往文化

双手合十配上一句“萨瓦迪卡”是泰国最为常见的见面礼,无论熟识与否。有的同学如果遇到自己熟悉或非常尊敬的老师,会早早的站在路边向老师行礼问候,老师也会及时向学生还礼或致意。泰国学生性格大都较为温和,相互交往时多低声细语,罕见高声喧哗。校方和老师不限制学生使用手机,因此,现代通讯社交方式如Facebook和Line在学生中使用非常普遍。对于那些中文水平较好的同学来说,他们也愿意使用微信。由于泰国所有的中学都开设英文课,绝大多数中学开设中文课,因此,很多中学都有聘请外教。对于泰国的中学生来说,很多学生都会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教,乐于与外教交往。

3.课堂文化

和中國的中学基本都是固定教室不同,固定教室和“走班”相结合是不少泰国中学的教学安排。学生班级有相对固定的教室,但有一些课程如语音、实验、体育、公共课、选修课等需要到其它教室或场所上课。然而,对于“走班”之后的那一节课来说,往往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迟到现象:教师往往要在教室等待10至20分钟之后才可能开始上课。久而久之,竟然让有的学生养成上课迟到的不良习惯,这一点在中国的中学课堂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和中国学生安静有序的听教师授课相比,泰国的学生在课堂上较为活跃,对于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感兴趣时就会积极参与,一旦没有兴趣,就会和其它同学讨论其它事项或者聊天,乃至吃东西。再加上泰国的中学一般不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大多数同学会将手机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但也有不少学生会陷入手机游戏、手机短视频里面,从而出现在课堂上玩手机的情况。如此,教师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精力来维持课堂秩序。

4.班级文化

和中国实行班主任制度相同,泰国的中学里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主任。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班主任往往实行跟班制,一般情况下一到三年级都是同一位老师担任同一个班的班主任。但是泰国的班主任一般是每学年更换,而且大多数班级还会有两位班主任。和中国的班级文化中的黑板报相类似,有的班级会在他们相对固定的教室里设置本班级的文化墙。和中国的中学一样,每学期都会有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如体育比赛、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同学们的集体意识。

5.课外文化

泰国的中学生有着丰富的课外活动生活,折射出多彩的课外文化。据笔者观察,和中国中学生的课外生活相比,有两种课外文化较有特色。一是产品促销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开创精神,增强独立性和与班级同学的团结协作意识,老师会安排学生利用一些特定时机开展产品促销活动,有时让某位同学推销某一特定产品,有时让一些团体或班级共同促销他们自己制作的食物、手工作品或日常学习用品等。二是补课机制。为了让没有完成老师安排之学习任务的同学完成任务,也有的是为了让学习掉队的同学补上所缺课程,泰国教师经常会利用中午空闲时间,或者从下午学生放学到教师下班之前的时间段,以及周五第8-9节课的时间(该时间段校方不统一安排课程)为学生补习,被通知补课的同学虽然心有不愿但也不敢不参加。

6.特色文化

与中国的中学校园相比,泰国中学校园存在较为特殊的人妖和“伪娘”文化。有些同学的语言和行为举止具有明显的异性倾向,有的同学甚至以此为荣或乐于如此。更有甚者,有的同学还公开宣称自己要做人妖或者自己具有同性取向。这些在中国的中学校园堪称难以启齿的文化现象,绝大多数泰国同学基本上能够做到坦然面对并平等尊重。除了上述特色文化外,还有一些禁忌文化的存在,比如饮食禁忌、服饰禁忌和话题禁忌。这些往往是基于不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政治因素而形成的。

二、泰国中学校园文化的形成背景

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造就了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具有其自身特点的文化,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校园文化的形成和传承也是如此,任何校园文化的形成和传承都有其独特的背景。泰国中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第一,偏英美的教育模式造就了泰国学生追求自由发展的中学校园文化。当今泰国采用英美教育模式发展现代教育,以适应社会和民众的需要。泰国经济较为发达,实行12年义务教育,君主立宪制政体下,社会的民主化程度较高,在6年的初高中学习阶段,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实践能力,尤其是生存技能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等。大多数学校为学生开出了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课,也为学生培养了较为广泛的爱好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如此,也造就了泰国中学校园较有特色校园文化。

第二,泰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它以特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影响着本民族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当今泰国文化中既包括数百年传承下来的泰国传统文化,也涵盖影响广泛的佛教文化。据统计,6000多万人口中,95%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4]。泰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都非常注重对下一代礼仪礼节的教育和培养,学生见了师长要双手合十行礼就是最基本的礼仪礼节教育。作为佛教国家,泰国还被称为“微笑国度”,这与其礼仪、互助、宽容、谦让的民族性格分不开。礼义、宽容的民族性格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得校园文化中洋溢着自由的空气。而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也使得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课堂参与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

第三,现行的某些制度安排是一些校园文化的促成剂。比如上课迟到现象,既与泰国学生总体上不急不燥的民族性格相关,也与泰国中学执行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课时制有关。现在的课时制度是每节课50分钟,上一节课与下一节课之间自然衔接,中间没有专门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的长短全凭师生自由把握。如此,就会导致比如第3节课的教师已经到教室准备上课,但是同学们却还在另一间教室或场所刚刚结束第2节课的学习,在经历去卫生间、转移教室以及自行安排的休息等情况后,绝大多数同学到达教室开始上课时,老师可能已经等待了15至20分钟。再比如,关于手机的使用,泰国中学普遍允许学生自由使用手机,这固然有诸多便利,然而,沉迷于手机游戏或其它社交软件的“低头党”在校园里是随处可见。

第四,较低的升学竞争压力和较高的社会就业率是孕育泰国中学校园文化的外部环境。今天的泰国,要想读大学,绝对不可能出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尤其是经过2010年的高招制度改革后,高中升大学的竞争压力和中国高中生相比可以说相差甚远。另一方面来说,泰国近些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较为平稳,在东南亚保持较好的领先地位,加上国家执行严格的移民限制政策和外来劳动力限制政策,使得泰国近些年来一直保持著较高的社会就业率。这样,对于有就业需求的劳动力来说,找工作的压力并不大。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学校和教师都能够从容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再根据兴趣发展出他们的特长。

三、对泰中学生汉语教学文化适应策略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5],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中国教师与外国学生之间的互动就是典型的跨文化交际。对于教师来说,“具备能进行有效而得体交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6]是其基本素质要求。对于身处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第一线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来说,了解受教育对象的文化特点及其形成背景,有助于有效化解可能的文化冲突,尽快完成文化适应,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成效。针对泰国中学生校园文化不同于中国中学校园的独特之处,结合其相应形成背景,笔者认为,初期赴泰汉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以尽早完成对泰中学生汉语教学的文化适应。

1.入乡随俗,通过服饰尽早融入学校

俗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就是指通过入乡随俗达到适应新环境的目的。对于初期赴泰汉语教师来说,一方面,要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学生服装所代表的标识意义,从而可以较为从容的通过服装了解到学生的基本背景。比如,通过学生服装上所绣三角形或圆形的个数,可以轻易判断出该学生是初中或高中几年级的学生。另一方面,明确自身在学校的身份定位:外教。作为教师的一份子,需要了解学校对教师服装的基本要求,针对泰国节假日较多、人们喜欢通过所穿服装的不同颜色来表达不同意思的特点,要及时向有关同事或领导了解情况,特别要注意在特定日期或场合不能出现禁忌服装。

2.亦师亦友,通过交往通达学生心灵

在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基础上,与学生交朋友,课堂严格教学,课下和蔼相处。在学习上,可以“以学生为师”向他们学习一点泰语,但切忌让学习泰语冲淡了我们对学生的汉语教学;在生活上,请力所能及的同学给予帮助解决困难,并以合适的方式(如请学生小聚、共餐等)向他们表达感谢;结合泰国同学大多使用Facebook和Line作为社交软件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在教会和引导学生使用微信的同时,尝试通过Facebook和Line与学生保持联系和沟通。

3.快乐学习,将课堂变成快乐大本营

将快乐学习的理念贯彻到中文课堂的始终。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注重培养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在快乐学习中成长。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由被动输入式学习变成主动参与式学习。其次,引导学生树立效率理念,从而克服慵懒迟到的不良习惯。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如激励和惩罚相结合,引入竞争机制,适度暴光等措施,但是切忌不要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第三,利用现代科技和传媒手段,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从而将课堂上手机的正当使用转化为教学与学习的有效手段。第四,通过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引导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4.突显特色,利用现有条件建构中国文化园

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营造和突显中国元素为目标,激发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学习热情。通过与班主任沟通,在班主任的支持下,以班级主要干部和汉语水平较好的同学为骨干,引领大家共同在班级固定教室的班级墙内建设中国文化园。由老师引导,同学参与,在活动中既体验了中国文化也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

5.力尽所能,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

参与就是交往,就是融入泰国学生生活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到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更为直接有效的沟通渠道,既体验了泰国的校园文化,又深化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当然,泰国中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漢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特长爱好等,有所选择、力所能及地参加。

6.兼容并包,了解并尊重泰国特色文化和忌讳文化

一方面,如前文述及的人妖、同性恋和“伪娘”文化等作为具有特色的当地文化。这些特色文化已经为泰国社会所接受,更在泰国校园里成为合理化的存在,中国的汉语教师需要以兼容并包的精神,了解并充分尊重这些特色文化。另一方面,基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至政治因素等,在泰国社会存在着一些忌讳文化。比如,基于佛教信仰所引起的饮食禁忌,基于风俗习惯而导致的服装颜色忌讳,基于政治因素而形成的话题禁忌(如,泰国教师授课内容和言论中不得涉及政治,不能公开自己的政治立场,也不能通过其它途径影响学生立场等)。赴泰汉语教师要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并充分尊重这些泰国特色文化和忌讳文化。

文化适应就是一个不断了解、体验、接受和融入新文化体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原有文化与新接触文化之间的交融、碰撞甚至冲突。这一过程或长或短,因个体而异。对于初期赴泰汉语教师来说,全面的了解泰国中学的校园文化,采取合适的策略,可以帮助他们尽早地完成对泰中学生汉语教学的文化适应过程,努力提高汉语教学的成效,从而为泰国的汉语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应辉、杨吉春.泰国汉语快速传播模式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8(10)128

[2]李敏.泰国孔院与泰中记协加强合作共同讲好中国故事。资料来源:中国国家汉办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hanban.org/article/2019-07/25/content_781143.htm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4]田禾、周方治编著.《泰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9

[5]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4

[6]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1

作者简介:

胡燕华(1982--)女,汉族,福建龙岩人,泰国华侨崇圣大学文学院2019级中文教育硕士,从事海对外汉语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泰国策略
新年游泰国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老挝留学生文化适应度调查研究
从文化不连续性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
去泰国啦
Passage Four
我的泰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