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领风骚

2020-11-28柳建莲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情感

柳建莲

【摘 要】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朗读在每个学段的重要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采用多种朗读形式,鼓励学生全体参与。让“读”在语文课堂中“领风骚”,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那么,怎样才能“读”领风骚呢?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策略;情感

一、课堂朗读时间充分,循序渐进

在平时的听课中,会发现一些语文教师讲得太多,学生朗读的时间很少。其实,我们应该把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每节课都要安排充足的时间用于朗读,把朗读作为课堂重要的教学活动来安排。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文,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味道。上课伊始,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接着,我们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读出课文的妙,读出语文的味。

二、朗读形式活泼多样,鼓励全体参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我们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变换不同的朗读方式,促使学生保持良久的朗读兴趣。例如,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语感弱,为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阅读情感,可以采用示范朗读;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使用自由朗读;如遇到课文中对话较多,为了表达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可采用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或内容总结时,可选用齐读。总之,不管使用哪种朗读形式,教师要尽量做到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朗读。

三、朗读指导策略到位,方法灵活

1.创设情境,画面再现

优美的文字后面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我们在朗读指导中要善于创设情境,让画面再现。当一幅幅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能身临其境,置身于情境中。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也会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情感有了共鸣,学生就容易走进作者内心,领悟作者内心的情感,对一篇文章就能理解透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五年级上册课文《搭石》第三自然段时,就可以根据内容创设情境: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人影在清波中轻轻荡漾,再配上小鸟、白云、大树……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它就如一首节奏轻快的小诗。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对乡亲们走搭石的画面有了形象的感知。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动作是美的,声音是美的,水中的影子也是美的,一切都美如画。这时候,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来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更感受到了乡亲们默契、互幫互助、互相谦让的人情之美。

2.联系实际,体验生活

语文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的学习和他们的生活实际、生活体验找到连接点,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也要找到这个切入点。有的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学生也曾有过体验,然而却没有读出该有的情感。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时,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谊,笔者让学生先回忆自己生活中和小动物相处的情境,并且告诉他们,此时,你就是作者,在和这个可爱的珍珠鸟相处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就这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到连接点,理解到位了,感悟深刻了,再反复朗读,学生读得更起劲,更投入,更有味道了。

3.抓住关键词,边读边想象

边读边想象,让孩子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把优美的语句化为具体的画面,体会语言之美,画面之美,景物之美。对一些写景的文章,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抓住关键词指导朗读。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第二自然段时,笔者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告诉学生要通过轻柔的语气,读出夏夜的静谧氛围;抓住“固有”“也有”“即使……也……”等词语,引导学生感受三种夏夜不同的景致;抓住“翩翩飞舞”和“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读出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变化,读出惊喜。

4.扮演角色,走进人物

小学天生就是表演家,角色扮演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既然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分角色进行朗读,在分角色朗读中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第四单元的《桥》和《穷人》时,笔者就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去感受老汉、桑娜和渔夫的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对话,待学生充分练习后抽取小组在班上表演,并请学生评议。然后,再次请朗读较好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最后学生总结出:要想读好人物对话,就要关注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语句,揣摩人物的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课堂,学生个个都动起来了,个个都绘声绘色地朗读起来了。在朗读中,他们感受到了老汉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感受到了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善良和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在这样的学习中,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综上所述,朗读能直抵心灵,朗读能升华情感。我们要让琅琅的读书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响起来,让“读”领语文课堂的风骚,读出意,读出情,读出语文的韵味。

【参考文献】

[1]王友芳.小学语文课堂应“读”领风骚[J].小学语文教学,2015(05):20-2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情感
情感
台上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