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心理调查分析

2020-11-28郭昱珺

新丝路(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新冠肺炎调查

郭昱珺

摘 要:重大傳染病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灾难,今年在全世界迅速蔓延的新冠肺炎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已对全球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3000万例,累计死亡人数近100万。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新冠肺炎疫情除了对人类身体健康直接造成伤害外,还对人的心理产生更为广泛、持久的干扰和影响。预计人类将进入与新冠病毒共存的后疫情时代,我们一定要在做好防疫治疗的同时,更加关注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心理疏导和心理疾病治愈,控制减少因疫情造成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维护正常的社会心理环境生态,保证人民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健康,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保障。

关键词:新冠肺炎;社会心理;调查

新冠疫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整个人类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地区都无法侥幸躲过此次疫情的摧残,作为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给现代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性打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新冠肺炎不但直接威胁人的身体健康,更对人类社会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为了解人们对新冠疫情的关注态度和行为方式,分析疫情对社会心理影响,提出预防措施和治愈建议,作者于2020年5月下旬通过微信推送,开展了“新冠疫情问卷调查”,受访者主要包括在校学生、教师、企事业职工、退休人员等,共获得有效问卷2860份,受访者男性占56%,女性占44%。下面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深入分析了解民众对新冠疫情的心理表现,并针对后疫情时代如何做好社会心理疏导治愈提出相关建议。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受访者对疫情关注度非常高

97%的受访者表示每天都关注疫情进展,70%的受访者表示在关注国内疫情同时关注海外疫情,75%的受访者表示从钟南山提出“人传人”及之前就开始关注疫情,其余受访者表示在武汉封城后开始关注。调查表明,受访者对新冠肺炎疫情关注度非常高,特别是在政府明确发布疫情消息后,民众对疫情发展异常重视,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民众对疫情的关注为国家全面实施抗疫措施,有效控制国内疫情蔓延,取得抗疫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2.受访者通过多种渠道获的权威疫情信息

56%的受访者表示是通过微信、抖音等手机新媒体了解疫情情况,22%的受访者表示是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了解疫情信息,20%的受访者通过社区工作人员或亲友了解疫情情况;55%的受访者认为获取的媒体信息可以相信,41%的受访者认为对信息需要甄别,并保证不传谣、不信谣。调查表明,受访者有良好的信息渠道了解疫情真实情况,这主要是国家在保证疫情信息发布公开透明及时基础上,严厉打击谣言的传播,使人们能够及时准确了解第一手疫情信息,起到了稳人心、保抗疫的重要作用。

3.受访者对疫情影响心存忧虑

55%的受访者对疫情表示乐观,认为疫情是暂时的,44%的受访者对疫情表示担忧,1%的受访者表示恐惧或焦虑;69%的受访者表示疫情对工作和学习有一定影响;47%的受访者保持工作状态,34%的受访者尝试居家烹饪,30%的受访者坚持健身锻炼,18%的受访者居家打电子游戏、追剧,13%的受访者表示做事效率较低。调查表明,人们面在疫情期间的生活工作状态表现多样化,虽对疫情存在一定担忧,但总体表现出较好的生活工作状态。

4.受访者积极执行国家抗疫措施

人们对国家战胜疫情的措施表示理解和支持。99%的受访者表示坚决执行国家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居家隔离、不聚集等措施;88%的受访者支持社区防控措施,减少外出互动;超过99%的受访者认为防疫措施是必要和有效的。调查表明,人们对战胜疫情持积极心态,支持国家防疫措施,相信在国家严格管理下,疫情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

调查总体概况结论,新冠肺炎在我国武汉初期爆发后,党和国家果断采取措施,使全国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形成了统一意志,没有发生任何心理上的恐慌,确保抗疫措施实施,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的优势和中国治理能力的先进性。

二、疫情对社会心理影响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下,在党和国家正确领导下,举国上下深入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抗疫工作方针,成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领域两条战线双胜利。党的领导是化解社会危机的根本保证,筑起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斗阵线和社会抗疫必胜的心理防线,确保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最终胜利。中国抗疫战役的胜利再一次用铁的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优势,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当前疫情仍在世界各地蔓延,疫情产生的影响和破坏仍在扩大,新冠病毒不但直接伤害人类身体健康,也在对心理产生巨大破坏,对整个社会心理环境生态破坏更有一定滞后和放大作用,如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后疫情时代社会心理问题可能会引发更多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关注和重视。

人类进入与新冠肺炎病毒长期共存的“后疫情时代”后,必须面对社会心理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必须抓住关键因素,精准施策,化解疫情带来的社会心理问题。特别要密切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密切关注疫情造成社会交往形式变化给社会心理带来的重大影响。由于疫情聚集性感染的影响,各个国家都严格控制人们社会交往的方式和规模,严控面对面交往的规模和频率,这种控制将可能成为常态化。人们对社会交往的需求长期受到限制,势必对个人心理乃至社会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甚至引发更多逆反性问题;二是要密切关注疫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和心理形成关键期,师生教学相长、同学间互动、群体沟通交流对青少年健康心理形成,及合作互助精神培育都起着重要作用。疫情期间,在校学生基本采用居家远程学习方式,隔断了师生见、同学间的面对面交流互动,学校生活缺乏群体交流,青少年学习生活处于相对封闭环境,对心理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三是要密切关注新冠感染者及相关群体的心理损伤。包括感染亡故者家属和感染治愈者的心理伤害,感染亡故者家属对疫情的恐惧心理超过其他人,这个群体对后疫情社会心理影响力较大,应给予特别关注;感染治愈者群体返回社会后,将面临较大社会压力,就业、生活、婚姻、家庭都会面临方方面面的困难,必须引导他们克服压力和困难,尽快树立信心,恢复正常健康心理,重新融入到正常社会生活中。

三、后疫情时代心理疏导和治愈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人民健康涉及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也应包括对身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心理疾病的疏导治愈。当前特别要针对新冠疫情造成的社会心理影响,建立体系化心理疏导治愈方案,有计划、按步骤做好个人和社会心理疏导和治愈,化解新冠疫情带来的社会心理影响,防止疫情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的积累和扩散。

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和教育,引导民众建立对疫情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对疫情给予正确判断和应对,避免过度恐惧,消除心理障碍,勇敢应对现实,乐观面对生活;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和疫情心理疏导活动中来,直面疫情压力,自觉疏导化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避免心理问题堆积;二是要重建后疫情时代社会新常态,重建社会交往新模式和生活新习惯。特别要针对青少年校园生活,重建校园活动体系、校园人际关系、校园课程设置,丰富青少年学习生活,消除青少年心理障碍,还青少年激情和浪漫;三是要加强对疫情感染相关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治愈者放下包袱,勇敢重返新生活。要建立社会帮扶机制,解决就业问题,化解家庭矛盾,让病毒受害者不再承受人为社会压力;四是建立社会心理帮扶救助体系,为后疫情时代心理问题人群提供疏导和救治,采用多种方式和形式,化解可能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五是要关注社会心理咨询和治疗队伍建设,特别关注针对后疫情时代特殊心理救治能力的培育,要充分认识到心理问题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让民众在和谐安详的社会心理环境生态中,获得身心全面健康,更好地为现代社会创造更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新冠肺炎调查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网络流行语“宝宝”的自称功能探析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浅析大学生仇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