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泥坑博士”爱莲说

2020-11-28吕伟增

大学生 2020年11期
关键词:池子莲藕

吕伟增

“要我说,莲藕长不起来,就是种得太晚,早点儿种下去怎么会这样!”

“早种晚种还不都一样,说不定这藕种就是带病来的。”

“就算藕种是好的,种在这盐碱地里,能长出好东西才怪哩!”

“那种也种了,忙也忙了,辛苦大半年这算啥?咋也得有个说法吧……”

意外的出场 我成了“泥坑博士”

当着我的面,莲藕种植户和相关工作人员争论不休。眼前这片一望无际的莲藕田显得名不副实,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莲藕的身影,仔细辨认后才能发现那可怜的几片早已被杂草覆盖的荷叶。

站在吵作一团的莲藕种植户和工作人员中间,我有点儿尴尬。明明知道这藕长不好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背后一定另有隐情,可农户们情绪激烈,我愣是一句话也插不上。索性,我绕过人群,脱掉鞋子,直接下了水。

这一幕发生在河南省兰考县的黄河滩。2015年,兰考县在黄河滩修建了2000亩莲藕池,由农户们承租,但承包户缺乏种植技术,首批800亩莲藕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我受当地邀请,前去问诊。

见我下了水,大伙儿也就渐渐停止了争吵,围了过来。“没那么简单,是并发症啊!” 我先向大家解释了这里的水质:中性偏碱性,不仅不影响莲藕的种植,反而对莲藕生长还有促进作用。我又摘了几片发病的荷叶展示给大家,“这叶片上有不规则的轮纹状斑块,中间浅黄褐色,边缘深褐色,分界明显,黄晕较多,这是莲藕的尾孢褐斑病;还有这种,病斑同心轮纹,致病部位变褐干枯,叶柄折断垂下,这是莲藕棒孢褐斑病;看这些病斑上着生的黑色小粒点,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典型的莲藕炭疽病……”后来我了解到,之前农户看到荷叶出现了病斑,习惯性地以为是地下害虫所致,随便找点杀虫剂打就行了,于是就“自信”地给莲藕打了家里有的杀虫药,可其实用药不对症,反而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

种植户们全都瞪大了眼睛,仔细地听着。我就站在这泥坑里,给他们做了第一次莲藕种植技术培训。“从外地调过来的藕种在种植前,一定要彻底杀菌消毒;每年的6月份,莲藕进入旺盛生长期后,一定要将池中的杂草进行清除,否则会与莲藕争水争肥争阳光,还会滋生病虫害。”听到这些栽培管理的技术细节,农民频频点头。我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用他们习惯的语言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黄河故道虽然淤泥肥沃,但是还是要有充足的粪肥。莲藕喜欢大肥,肥力充足才会提高产量。另外一定要注意,不要用未彻底发酵的鸡粪等,否则会造成莲藕烧苗。未发酵的粪肥里面还有大量寄生虫,对莲藕的正常生长是个不小的威胁……”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又去了几次,每次都是直接脱鞋下水,查看莲藕的生长状况。之后,农户们都直接喊我“泥坑博士”了。这些种植户里,有3户承包的200多亩莲藕病害较轻,经过培训后,他们加强了对莲藕的管理。冬季莲藕采挖时,每亩的产量达到了4000斤,亩收入近万元。

第二年,2000亩莲藕种植基地都荷花盛开,十里飘香。

“旱地种莲藕,绝对不怕淹”

说起我与莲藕结缘,还要追溯到2012年。我的家乡在河南省漯河市泥河洼地区,因为是洼地,就有了“十年九年涝,庄稼收成差”的情况。本科毕业后,我和几个同学本来打算流转土地,打造一个梦想农场。可结果一场大雨下来,泥河洼里便蛙声四起,一片泽国,我们都懵了,要是用这样的土地种小麦玉米,那不得赔个底儿朝天吗?

我们几个正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一个大叔过来找我们闲聊:“咱们这儿年年如此,小麦保底,玉米差不多没什么收成,都习惯了。”本来抱着创业的雄心想大干一场,总不能没开始就结束吧。“自然气候人为不易改变,那就尝试种植其他耐涝作物。”没想到我当时“旱地种莲藕,绝对不怕淹”的一句玩笑话,倒成了当地改变农业面貌的转机。

我的专业是农学,主要是大田粮食作物,如果选择种植莲藕,那就要涉足到园艺专业了。“至少跨度不是特别大。”我们自我鼓励了一下,之后说干就干。

我們查阅资料,研究方案可行性,在网上查找现有的旱地种莲藕的模式,辗转湖北、山东等地参观学习,拜访专家教授请教种植技术。当时第一站是河南南阳,我们看到的是大约20亩的水泥池子,深度约50厘米,由砖墙水泥砌成,土工防渗膜打底,美观大气。老板介绍说,这种池子不仅蓄水保肥,而且经久耐用,除了种植莲藕还可以套养鱼类等。我们初步核算了一下,这样的池子每亩大约要两三万元成本,对于还在读书的我们来说显然太贵。

我们又到了山东沛县,映入眼帘的是大约300亩的荷塘,一个池子占地10亩,没有任何防渗处理,这样的池子成本低,而且适宜大面积种植,看上去不错。可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有一个池子不停地在灌水,补充的水再依次流入到其他水塘中去。我们问老板这水费一天得多少钱的时候,老板含糊其辞。显然,这样浪费水资源的种植方式也不合适。

我们又去考察了几个地方,最后确定了以土工防渗膜打底,土方砌池的方式,选择低洼内涝的区域进行建池,深度50厘米,每个池子200平方,既能保水保肥,又可以增加莲藕的通风透光,提高产量。

2012年年底,我三舅大方地把3亩地交给了我们,我开始了莲藕种植的尝试。在建池子的时候,很多人都来看新鲜,到处弥漫着不屑的议论,说我们这些生瓜蛋子都是在瞎糊弄,不知天高地厚……

课本上说,莲藕喜欢大肥,于是我们从养殖场拉回来几十吨猪粪,一股脑儿地施用到藕池中,结果一直到5月份,有一个池子中的叶子还是稀稀拉拉的,直到从池中摸到了未发芽的藕种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池子的粪肥用多了,烧苗了。于是我们赶紧把缺苗的地方又重新进行了定植,这时才明白粪肥彻底发酵的重要性。

2013年底,我们尝试种植的莲藕喜获丰收,采收后的池面上漂浮的全是白花花的莲藕,一亩地卖出了一万两千块钱,我们都很兴奋,一向严肃从未表扬过我的父亲也露出了赞许的笑容。从此,莲藕种植面积在泥河洼里快速扩大,我们的基地也从最开始的3亩地扩展到了30亩,随后扩展到120亩。到2016年方圆十几里地的莲藕种植面积超过了5000亩,那几年,全国的莲藕种植面积都在快速扩增。我们开始担心种植技术风险和市场销售风险的悄然来临。

蓮藕成了我与农户沟通的媒介

为了应对风险,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钻研种植技术、多元化栽培方式和开拓市场销售渠道上。莲藕和其他蔬菜一样,随着种植时间的增长,所在的地块会逐渐出现比较明显的连作障碍效应,病害和虫害都会加重,比如食根金花虫会啃食莲藕幼嫩的茎节,造成莲藕出现麻子、纤维化,会导致莲藕的产量和品质急速下降。为了解决食根金花虫的危害,我们探索出了每年池子放干3个月,同时每亩施用50公斤生石灰的方式,不仅有效解决虫害,还可以中和土壤酸度,补充土壤钙元素等。

市场方面就全国范围而言,主要以鲜食莲藕的种植最为广泛,为了防范市场风险,我们开始引进籽莲。普通的莲藕花期只有1个月,以白花为主,而籽莲品种则是以粉红和红色花朵为主,花期长达4个月。我们发现,喜欢鲜食莲蓬的人特别多,喜欢干莲子煲粥的也特别多。单卖莲蓬,1亩地就可以收入近8000元。如果做成干莲子,每亩产量大约200斤,零售价每斤50元,总收入可到1万元。调整莲藕多元化种植模式,也是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

为了拓展销售渠道,我们跑遍了周边地市的蔬菜批发市场,既与大型批发商建立联系,也与小商小贩建立联系,同时通过互联网发布销售信息。2016~2018年的莲藕销售困难期我们平稳度过了。

从2012年至今,我一直在从事莲藕种植及其产业的创业,也一直在研究生的学业中不断进取,拿下了硕士学位,现在在读博士研究生。

8年前我与莲藕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不断地尝试和结合所学的探索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莲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河南周口很多地方都是扶贫的重点对象。2018年10月,我应省科协的邀请到赵湾村开展莲藕种植技术讲座,结果前去听讲座的都是老弱妇孺。村支部书记介绍了当地的状况,缺乏劳动力是最大的问题。村支部书记带领我们考察了村子的状况,村子里有一条河,河面面积大约有两三百亩,平时河水较浅,水流平缓,淤泥很深,周边垃圾堆积。

于是,我们跟村支书商量,可以利用河面种植籽莲专用莲藕,种植一年可以采收多年莲子,避免了莲藕种植缺乏劳动力的尴尬,同时可以使留守妇女进行莲子和荷叶的采摘工作,莲子直接加工销售,荷叶与当地的茶厂结合生产荷叶茶。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增加村集体的收入,还给村子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赵湾村河道也不再是脏乱差,倒有了美丽乡村荷塘月色的模样。

责任编辑:马春梅

猜你喜欢

池子莲藕
只要你踏上充满花香的路
一只大兔子和一只小兔子
夏季这样管莲藕
关上灯,才看得见
出淤泥而不染——莲蓬与莲藕
夏天,当一条鱼多好啊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枫叶的歌
藏在泥中的莲藕
莲藕这样不易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