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0-11-28张莉
张 莉
(内江师范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1 引言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与高新技术的优势与特点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探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型、综合型人才的艰巨任务,而绝大多数成功的科研课题与技术项目也都是在高校中完成的,高等院校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更成为了多种价值理念形成的主要阵地。因此,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不断发展所提出的迫切需求,更是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撑的需要。应承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振兴民族的重要作用,明确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形成良好教风及学风的塑造作用,使教育事业向着健康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的新特点
3.1 开放共享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进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改革。目前,互联网技术已得到普及与推广,增强了信息的流动性,学生管理工作也从管理与被管理逐渐演变成服务与被服务。学生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与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管理工作创造了更加开阔的空间。
3.2 融合延伸性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其融合了多种信息技术,延伸与扩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范围。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充分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开展管理工作,不再受到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而学生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相关信息,为管理工作创造了更多便利条件。
3.3 多元快捷性
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工具,这些网络电子化产品的发展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当前,信息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果在高校中出现突发性事件,信息的传播速度会非常快,这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4 双权威化性
互联网时代人们拥有了更加便利且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为学生的管理工作创造了开阔的信息互动交流平台,而且信息的传播逐渐由官方发布向大众媒介参与的方向发展,学生可以自由发布信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而且随着社会各界的参与,也加大了我国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处理压力。
4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的困境
4.1 给高校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冲击
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此时他们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中的真、善、美还不具备正确的辨别能力,这给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思想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1]。虽然互联具有前瞻性与开放性的特征,但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那些隐蔽性、错误的观念会潜移默化地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冲击,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甚至有时会促使大学生做出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另一方面,国外的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向高校学生灌输西方价值观,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欺骗高校大学生的现象也非常多见,更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4.2 为学生管理方式带来新的理念
要想切实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还需要创新学生管理的方式及理念。
(1)作为高校中的管理者应明白学生管理工作是服务于学生的,所以,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要始终树立服务的理念以及意识。
(2)学生管理工作注重的是教学科研,而不是教学过程,这也给教学的进度及质量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综合考虑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及各部门的反馈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服务性的学生管理策略。
4.3 学生管理者的压力持续增大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更多运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并且通常以班会、学生会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些方式单调且死板。而在互联网时代,不论是管理方式还是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接触到的信息和知识也越来越广,喜欢追求新鲜感,如果仍坚持通过以往的班会等形式来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进而管理效果会大打折扣,从而给管理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4.4 管理方式制约了创造性的发挥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主要由学校的管理者制定相关的规范与制度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和管理[2]。虽然这种做法便于学生管理者开展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了规范与督促的作用与目的,但是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过于死板与落后,而基层管理者有时对上级唯命是从。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循规蹈矩,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墨守成规。甚至有时管理人员知道决策不符合规范,但是在没有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宁愿执行错误的决定。
5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的对策
5.1 利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身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尤其是当前大学生基本上是“95”后或者“00”后,其个性特点特别明显,并且他们对互联网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者必须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从正面引导学生。一方面,借助先进与快捷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工作,合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宣传质量,拓宽教育、管理等工作渠道;另一方面,将管理工作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及时预防各种错误的观念侵蚀大学生的思想,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向学生传播正能量,促使大学生从互联网中获得正面、健康的信息,彰显互联网的作用与优势[3]。
5.2 加强高校学生管理者的队伍建设
(1)创新管理思路与方法。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要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成效,辅导员就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通过互联网中的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动态的监控。
(2)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只有辅导员自身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辅导员也要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在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可通过QQ群、微信群与学生进行交流,架起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4]。
5.3 不断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还应当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代学生对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时代在不断变化,被管理者的思想也在变化,因此管理人员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
(1)创建管理平台。高校应积极创建管理平台,通过平台的建设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向学生传播优质的资源和正面思想,提升网络平台的利用率。
(2)发挥媒介优势。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借助各种网络媒介,实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与全面发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频次,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通过平台找出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信息内容,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5.4 全面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根本需求,这将会严重阻碍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5]。因此,高校应全面优化学生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两点:①协调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权利与责任,针对学生管理工作制定一系列的监督与激励机制,确保管理者认真负责,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②确保学生管理的独立性,增加学生的自主权,保证学生管理人员不会过度参与到学生的科研活动中去。
6 结语
对于新时期“95”后或者“00”后大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其生活与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们进行人际沟通以及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模式也应及时转变。对此,管理者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从正面引导学生,不断加强高校学生管理者的队伍建设,并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全面优化管理工作,为学生们搭建一个健康、向上与积极的网络平台,使互联网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