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业学生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参与动机与对策分析
2020-11-28吴雨蓓
吴雨蓓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云南 昆明 650500)
1 研究背景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指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对象,选择典型区域的野外实习基地或野外实习路线,由专业指导老师带领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野外进行实地考查、直接观测,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一项实践活动[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物等内容。
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理科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中,也明确提出各校在开展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2]。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环节,一方面,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原理和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及相互联系;另一方面野外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如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新的地理教育观认为,地理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知识外,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以人文主义的学习观为主,转变教学策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3]。因此根据赫尔的驱力理论[4]提出了学生的参与动机,驱力理论是机体的缺乏感会引起人的非选择的行为,即需要产生驱力,驱力作为基础的情感,属于推的因素。本文研究参与动机就是了解学生的内在推力因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说明了当今大学生对尊重需求有强烈渴望,即在学校学习与生活中希望自己的行为和想法得到教师的关注与鼓励[5]。因此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参与动机。
2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是广西师范大学与广西师范学院本科大二年级(155人)、大三年级(115人)、大四年级(84人)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且均参加过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问卷调查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了调查问卷380份,回收问卷与有效问卷分别为370份、354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占97.37%和93.16%,达到了研究分析的要求。
参与动机变量的选取利用了因子分析与主成份分析,确立了4个推力公因子,即“学习研究型”“游玩放松型”“教育教学型”“应付学分型”,分别探讨了学校、年级、性别对学生参与动机的影响,结果差异利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其显著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学校对学生参与动机的影响
学校在自然地理野外参与动机中的学习研究型、游玩放松型(P=0.005)、教育教学型(P=0.0001)有显著性差异,而应付学分型(P=0.141)无显著性差异。广西师范学院在学习研究型、游玩放松型、教育教学型的均值分别是3.95、3.95、4.20,而广西师范大学分别是3.67、3.77、3.95。说明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过程中,广西师范学院的学生参与动机比广西师范大学的学生高。
两所地理师范高等院校中,广西师范学院的地理专业已有38年的办学历史,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科知识建设、学生管理要求等方面比较完善,且是广西地理学界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广西师范大学的地理专业则成立于2008年,在师资力量等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因此,学校该专业成立的时间、学校对专业的重视程度等学校因素会影响学生群体之间的学习氛围差异,进一步影响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的参与动机的差异。
3.2 年级对学生参与动机的影响
不同年级之间对学习研究型(P=0.001)、游玩放松型(P=0.004)、教学实践型(P=0.026)差异性显著,应付学分型(P=0.447)无显著性影响。其中,年级对学习研究型与教育教学型的差异显著表现在大二年级与大三、大四年级之间的差异,且大二年级在学习研究型、教育教学型中的均值最高,均值分别为3.92、4.16;年级对游玩放松型的显著性主要表现在大二年级与大四年级的差异,且大二年级均值较高,均值为3.97。
调查结果说明了大二年级的学生的参与动机均比大三和大四年级的高,而对应付学分型基本没有什么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大二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学习研究的态度,以及对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的风俗与美食、建立朋友的友谊、荒野探险等的新鲜感都很高,同时大二年级的学生经常参加许多地理科普大赛、地理教师技能比赛等活动。而大三年级和大四年级因为很少有机会参加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以及不再过多关注课外比赛活动,因此对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学习研究态度与教学实践要求降低,动机主要是为了能够得到专业实习的学分。
3.3 性别对学生参与动机的影响
性别对学生参与动机中的学习研究型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其中男生与女生在学习研究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动机均值分别是4.06、3.76,说明了男生比女生的学习研究型自然地理野外参与动机高,这是因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较强的一项活动,经常需要快速掌握野外实习方法的步骤、实习仪器的操作,同时自然地理野外实习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而男生在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体力等方面都比女生具有优势,且女生认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繁琐复杂,环境艰苦,因此学习研究型比男生低。
4 研究对策
4.1 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参与态度
指导老师应加强对专业学习的重视程度,如在野外实习前应让学生明确掌握野外实习的目的,掌握野外实习指导书、了解野外实习地,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准备和完成实习小组的任务,在野外实习结束后学生要认真撰写实习报告;其次是指导老师适当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过程中布置相应的研究型课题论文,且有针对性地加强男生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研究型学习;再次是调整各年级参加野外实习的时间,且让学生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以及实习时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能力。从各个方面注重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学习态度。
4.2 优化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实习内容
在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时,既要注重在野外山地对标本的采集与鉴定和在植物园进行样本观察,也要注重在野外山地对植物进行样方调查,这可以充分使掌握植物种类的特征与掌握植物群落的特征相结合,加深植物地理知识的掌握;在气象气候学野外实习时,学校应该增加水域气候观测、城市气候观测、郊区气候观测等实习形式,因为只有山地气候观测,对气象气候学相关的知识,如城市热带、干岛、湿岛效应的掌握不够全面,同时,几个下垫面的气候观测,将会使学生更全面地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掌握气候特征;在水文学野外实习时,虽然学生很喜欢在水文站进行观测,但对于在水库或湖泊的水文观测、江河流域的水文观测,学校应该也多增加一些测量水文的实验仪器,在确保实习环境周围安全的情况下,加强学生在水文型野外实习的动手操作能力。
4.3 拓展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线路与加强校际合作相结合
广西师范大学地理专业虽然在桂北地区对地质地貌野外实习(灌阳县)、植物土壤野外实习(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气象水文野外实习(桂林市气象局和水文局)等有一定的收获,但对于广西其他地区,如桂中地区、桂南地区等地区的野外实习考察还未开展,因此广西师范大学可以借鉴广西师范学院形成的两条成熟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线路,加强对桂中地区、桂南地区一片的自然地理野外知识的了解,或者是与该校加强校际合作,因为很多开设有地理专业的高校都在同一个省内或者相邻省区,这些高校的指导老师则可以联合起来,共同打造一个在典型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这样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实习经费与时间成本,又可促进校际教学科研交流,提高地理人才的培养质量。
4.4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经费的收支出合理化与公开化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学生的经费筹措意愿结果显示,只要学校达成合理的要求,以及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收入与支出公开化,学生就会愿意支付合适的实习经费,可以相对避免经费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另外,学校也可以向当地政府、教育部门、旅游公司等相关单位争取相应的资金支持,避免单一资金来源的各种限制。同时也可尝试与相关旅游公司签订长期有效的实习协议,避免在野外实习过程中乱收费的现象,进一步促进野外实习的顺利进行。
4.5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内容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虽然可以把地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但还需要学生将实习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带着某些可行性目的进行实习。例如,当学习了罗盘的定向定位与测量岩石的产状时应可以在地理课堂教授学生使用,使学生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在野外实习中学会了观察山地的背斜与向斜、断层、岩石的特点时,应该及时收集图片、岩石、矿物等样本,实习结束后整理这些资料进行共享,让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素材来进行讲课,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具说服力。调查结果显示,教学实践型的提高也会使学生在野外实习时的学习研究型动机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