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基层正风肃纪“最后一公里”

2020-11-28罗孝平

政工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法纪风气最后一公里

罗孝平

法纪严则基层稳,风气正则基层兴。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强调:“要锻造法纪严、风气正的过硬基层,以严明的法治和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这一重要论述,既是新时代建设“三个过硬”基层的重要保证,也是新时代正风肃纪的根本遵循。各级必须接稳“第一棒”、按下“加速键”、严实“在路上”,努力实现基层部队法纪严明、风清气正。

基层处在正风肃纪第一线、听令守规最末端。当前,基层部队法纪和风气建设呈现出越来越严、越来越紧、越来越硬的良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基层部队风气建设压力传导不够仍然是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为:有的大紧小松,在大是大非面前有立场,却在小事小节上犯了糊涂、栽了跟头;有的外紧内松,表面上老实本分,内心处不知敬畏,做“阴阳人”、干“侥幸事”;有的上紧下松,上面搞得轰轰烈烈,下面却波澜不惊,压力传导没有到达“最后一公里”。

改革正当时,强军在路上。当前,基层部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为加强基层部队法纪和风气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给基层部队正风肃纪压力传导带来了诸多的考验。一是人员流动更快了。每年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干部转业,加之人员探亲休假、生病住院、学习集训和野外训练等,造成官兵在位率长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造成压力传导抓不住人头、抓不住大头、抓不住心头,效果大打折扣。二是传输线路更长了。从党委机关到基层营连,穿越多个层级才能抵近官兵;从国内执行任务到海外遂行维和,走过千山万水才能传递到人,稍有不慎就会形成“电阻”,造成压力在末端衰减和消失。三是辐射范围更广了。调整改革后,部队呈现纵深小、正面宽的布势,静态化多营区部署、多点位驻防与动态化多方向展开、多点位演训成为常态,压力传导难以到边到底。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客观因素影响矛盾的产生,主观因素决定矛盾的本质。正风肃纪压力传导出现“中梗阻”,问题的根本还是“人”的问题。一是缺乏主动性。有的集中精力搞业务,把抓党风廉政建设看作纪委的事,缺乏落实“一岗双责”的主动意识和“守土有责”的担当精神,对管辖范围内的苗头隐患不愿抓、不愿管,红红脸、出出汗还没有形成常态,导致小毛病养成大祸患。二是缺乏持久性。受工作任务冲击和人员力量限制,监督执纪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不扎实,常态化检查监察浮于表面,遇到上级通知、重大事项和敏感时段才集中力量开展一个波次,导致压力传导时紧时松、忽大忽小,容易让官兵摸清套路、规避检查。三是缺乏精准性。有的把纪委监督简单化程式化,凡招投标、市场考察、合同签订等敏感事务就找纪委参加,纪委出面成了应付检查的“挡箭牌”“护身符”,导致纪委工作泛化,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发力不够。四是缺乏创新性。围绕法纪和风气建设开展的组织生活、政治教育和氛围营造等工作,缺乏时代感、感召力和战斗性,尤其是以会议代替教育、以传达代替说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导致压力传导没能入心入脑,效果打了折扣。五是缺乏群众性。各级纪委“单打一”“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较为普遍,与各级党组织、基层纪律委员和风气监督员的上下联动格局还没有形成,即使征求群众意见,也大都用管理问题代替风气问题,导致少数人打雷下雨、多数人无动于衷。

习主席指出:“要把正风肃纪反腐压力传导到基层,深入纠治官兵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把基层搞的清清爽爽。”对此,各级要充分认清从严治党的新任务新标准新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重托、干净担当,着力增强压力传导的实效性,确保将正风肃纪的信号传递到神经末梢。一是紧跟形势增强压力。形势决定任务,任务形成压力。各级必须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为主线,将各级思想认识统一到实现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意图上来,用“铁纪”为“强军”提供有力保证。要认清正风肃纪反腐形势任务依然严峻繁重,还存有满足情绪有所滋长、违规越矩仍有发生、整治力度比较欠缺、压力传导不够到底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予以纠正和根治。要持之以恒抓好反腐倡廉教育,毫不松懈开展监督执纪,深入纠治官兵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营造大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强势,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官兵充分认清形势、紧跟大势,履行好主体责任,发挥好监督作用,成为传导压力的增压器和稳压器,真正实现平时听招呼、守规矩,战时听指挥、打胜仗。二是精准识别传递压力。着眼把鼓声打到点上,把重锤敲到钉子上,突出问题导向,区分不同领域、不同人员的问题和特点,采取针对性教育、引导、管理和监察措施,防止和克服大呼隆、“手榴弹炸跳蚤”,特别是对存在隐患的“重点人、要害事、关键域”建档立卡,实行“精准识别”和“精确打击”。探索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践运用的方式方法,坚持严格要求同热情关心相结合、纪律约束同说服教育相结合,针对不同性质问题,既不纵容小节也不放过大错,既不养痈为患也不一处了之,通过合理的教育挽救和纪律惩戒,让官兵切实体验到“严管就是厚爱”,实现由“惩戒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的转变。三是一严到底保持压力。各级要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切实履行纪委监督责任,聚焦主责主业,克服工作矛盾冲突,坚持纪检监察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做到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更紧,减少存量、遏制增量。在全面梳理、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贯彻条令条例,坚持按纲抓建,对基层建设有关政策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搞好科学论证,做好立改废释的工作,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构建由“人力反腐”到“制度防腐”转变的恒压器。四是厘清权责聚合压力。着眼解决目前纪委唱独角戏、跳光杆舞的问题,细化纪委、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科、基层纪律委员和风气监督员的职能定位,克服纪委工作泛化、各级党组织责任虚化,同时防止将层层传导压力变成层层推卸责任,切实使纪委聚焦主责主业。各级要深入开展尊干爱兵、兵兵友爱活动,培养官兵甘苦与共、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真正实现“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纪委书记”,做到监督对象全员覆盖、监督探头无处不在、监督利剑威力常在,形成压力传导的强大合力,打通基层正风肃纪的“最后一公里”。

猜你喜欢

法纪风气最后一公里
浅析法纪理念促精准扶贫工作落实策略探究
加强法纪修养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风气
风气
风气
风气
从“三个结合”入手 扎实搞好法纪教育
敬法纪者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