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化融合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考——以山西农谷为例*

2020-11-28蔡颖慧黄潇

科技与创新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谷山西融合

蔡颖慧,黄潇

两化融合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考——以山西农谷为例*

蔡颖慧1,黄潇2

(1.山西省生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贫穷的农业国一跃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当前,中国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国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核心竞争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成本上升等矛盾日益突出。两化融合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对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两化融合;农业现代化发展;山西农谷;星创天地

1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1.1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更高层次的结合,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进一步提升,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工业化道路。2015-05-19,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规划提出“一二三四五五十”的总体结构。“一”指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一个目标。“二”指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一目标。“十”指包括十个重点领域,其中农机装备领域包括在内[1-2]。

1.2 农业现代化

中国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工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能源和资源瓶颈、生态环境恶化及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挑战。创新放大各生产要素的效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转型升级的关键[3]。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产业竞争力,国家先后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发展“星创天地”工作指引》(国发农科〔2016〕210号)、《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规划》等文件,动员和鼓励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深入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有效供给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现代农业产业新动能[4]。

1.3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所谓农业现代化,或者说农业产业化,本质上就是“农业工业化”。2016-10,国务院印发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要求推进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物联网、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建设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定期发布重要农产品供需信息,基本建成集数据监测、分析、发布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数据云平台。加强农业遥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要求。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集聚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方式,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促进农村创新创业的低成本、专业化、便利化和信息化。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驱动,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

2 山西农谷

2.1 山西农谷背景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因“三山为太、九口为谷”而得名,寓有大太原粮仓之意,归属晋中市管辖。该县历史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发展先进、科技资源丰富,境内拥有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被纳入大太原“半小时交通圈”及环京津三小时交通圈,是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率先在山西省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是山西省农业“两化融合”的典范。2015-10-30,时任山西省委副书记楼阳生在太谷调研时提出,要把太谷、晋中变为“农谷”;2017-04-12,省长楼阳生亲自为山西农谷管委会揭牌,并提出了“以国际视野审视、国家标准建设、省级战略推动”的要求。

2.2 农谷建设情况

为更好地推动农业“两化融合”,晋中市和太谷县围绕“一城三园五区”布局,紧扣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两篇文章,在平台打造、项目建设、辐射带动等方面加快突破,搭建了功能农业研究院、山西农业设施装备研究中心、杂粮功能基因组与大数据中心、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有机旱作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科创平台;引进了阿里巴巴、华为、南方食品、先正达等一批领军企业;推进了番茄小镇、山西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山西农谷农民大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建成了山西农谷大数据中心、农民培训中心、创业创新孵化器,与华为、布瑞克、北京农信互联开展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了农信互联生猪大数据中心等一批智慧农业服务平台,科技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建设了山西巨鑫现代农业星创天地,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农学院、林学院等8个学院80个学生团队对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普及推广,为入驻创业团队提供创业沙龙、交流讨论、政策咨询等服务;成立了山西农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七个国家试点落户农谷,并成功举办农村改革(太谷)论坛、晋中市首届农博会、第六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和2019乡村振兴(太谷)论坛,2019-11-26,国务院以国函(国办发〔2019〕113号)正式批复同意将山西太谷农高区建设为山西晋中国家农高区,纳入国家农高区范畴管理,并享受相关政策。

2.3 未来“山西农谷”

未来“山西农谷”发展将对标杨凌国家农高区,着力打造农谷科创城、科技孵化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三产融合示范区和改革先行区。围绕成果转化,加快产品开发。与华大基因等领军科技企业合作,开展山西小杂粮功能食品研究中心;引进蛟河草莓研究所搭建草莓育苗三级体系项目建设;建设国家苹果苗木繁育基地、酒用葡萄良种创新中心、园艺植物脱毒与繁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启动智能装备中试基地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农谷分院建设,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全面加快。目前,山西农谷大数据中心阿里巴巴ET农业大脑即将上线,1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基地建成投用,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15万平方米番茄生产全环境智能玻璃温室投入生产,全面构建辐射服务全省“1+10+X”融合发展体系,山西农谷的示范引领作用明显提升,创新驱动,“智慧农谷”效应显现。

下一步,太谷县将建设一批一、二、三产融合、产业化智能化融合、生产服务融合和城乡融合的项目,促进资本、产业、人才等要素流向农村,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农村改革试验区、乡村振兴先行区。

3 农业“两化”融合建设方向

2018-01-02,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农业的发展在于机械化,农业的未来在于智能化。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分工调整对中国发展既有挑战,也有实现赶超的机遇。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从“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时期,两种优势应该结合起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成为未来的新机遇,这对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制造业强国有重大意义。

未来,蔬菜鲜嫩、瓜果飘香,一群群猪羊闲情散步,肆意奔跑……这些场景,都将依托互联网技术被传送到微信群,让众多粉丝“眼见为实”。自然的生长环境保证了食材的健康,喷滴灌等设备节省了大量人力,“工业+农业”实现了农产品高质高产低成本。同时,“物联网”的信息透明化、微商平台带动的分享式营销,冲破传统农业渠道瓶颈,发展大量高净值会员提供了有效支撑。这将是山西农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新路子。通过做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在已有的“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农业块状特色经济发展格局上,建设一大批“星创天地”。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方式,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促进农村创新创业的低成本、专业化、便利化和信息化。打造农产品品牌,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依托“两化融合”,驱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发展。

4 推进山西农业“两化”融合建设的措施建议

未来十年,农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宽带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将在农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推进山西农业“两化”融合建设,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立足新时代山西省省情、农情,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利用物联网技术、5G通信技术,建设产业的数字农(牧)场,可实现农(牧)场产品溯源,远程监控,基于地图的综合展示,并形成示范效应。集中打造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融资孵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为一体的“星创天地”,营造低成本、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科技创业服务环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村科技创业之火加快形成燎原之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驱动以知识更新、技术创新、数据驱动为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绿色发展,实现农业“两化融合”发展。

[1]周剑,徐大丰.两化融合的概念内涵和方法路径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5(5):12-19.

[2]肖彬,郭颖.两化融合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论框架研究[J].科研管理,2015,36(Suppl1):54-60.

[3]张来武.以六次产业理论引领创新创业[J].中国软科学,2016(1):1-5.

[4]刘作凯.让星创天地开辟农村创新创业乡村振兴新天地[J].中国农村科技,2018,281(10):42-45.

F327

A

10.15913/j.cnki.kjycx.2020.02.030

2095-6835(2020)02-0086-02

蔡颖慧(1984—),女,硕士,副研究员,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与科技管理。

黄潇(1988—),女,硕士,副研究员,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与科技管理。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601D202088);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9041001-4)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农谷山西融合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农业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2021年晋台特优农业农谷论坛举办
山西农谷大讲堂开课
我国最大藜麦基因库落户山西农谷
山西农谷:让『好米』变『名米』 『名米』卖『好价』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