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慕课的教育创新及推广策略
2020-11-28吴芯茹张学波
吴芯茹,张学波
据中国科协于2018年开展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在科技信息来源方面,电视和互联网是公众日常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比为68.5%和64.6%。在互联网渠道中,微信、百度等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工具。在“互联网+”思潮的推动下,创新科普教育模式,推动科普信息化,打造一批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的科普作品势在必行。
慕课指的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Massive Open On line Courses),其本意为“大规模、开放性的在线课程”[1]。科普慕课,是将科普教育与新型在线课程模式——慕课结合而成的新型互联网科普产品,在科普教育、科普信息传播上的设计与应用打破了传统模式,这不仅是慕课应用领域的创新,更是“互联网+科普”战略下的重要创举。
目前国内外关于慕课设计理念与运行机制研究的文章不断出现,但是关于科普慕课这一新生事物的课程构建及其教学实践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1 科普慕课发展现状
作为一种面向公众的免费开放教育资源,慕课受到了各科普主体的关注,并开启了科普慕课的理论研究与相关实践。2015年,东莞科技馆推出“科普慕课学院”,截至2019年6月,科普慕课学院已有历史访问人数219495人,注册用户数量14778人。2017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开设的中国大学MOOC(慕课)《环境问题观察》课程日前正式上线,开课一周,已有约1600人选课,100多名学生参与了评论和测验。
然而,我国目前各大慕课平台仍以高校学科课程为主,以高校学生为主要受众,缺少通识性的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课程。由于政策支持不完善、专项经费投入少、专业人才缺乏等,目前科普慕课存在着数量较少、质量参差不齐、受众规模小、传播力度不足等问题。各大慕课平台上线的科普慕课课程非常有限,以东莞科技馆为例,采用的是自己开发慕课网站与移动客户端,而没有在国内热门慕课平台上线,这也使得传播效果非常有限。此外,不少科普慕课虽然在课程设计等方面上遵循了慕课的原有理念,但是在慕课的最大特点之一——互动性这方面仍显不足,学生评论、老师反馈的情况很少,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科普展教意味。因此,探索科普慕课的研发机制,理解科普慕课设计理念与特点,促进科普慕课推广很有必要。
2 基于慕课的科普教育模式创新
慕课作为一种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载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普及功能;而科普工作又以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为使命,慕课与科普结合具有天然的土壤。将慕课形式引入科普教育,利用慕课的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和进行科技馆的科学教育活动,不仅符合新时代下网络教育和网络教学实践以及移动学习的理论思维,还能够推动科普信息化模式创新发展,能够获得更好的科普知识传播效果。
科普慕课指的是采用新型在线课程模式——慕课为授课形式,以慕课网站和移动客户端为载体,面向全体公众,不以学历为主,以传播科学知识和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科普教育活动。科普慕课不仅符合当前人们移动学习的大趋势,还能够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新媒体技术,多维度和深层次分析海量学习行为数据,发现课程学习的特征和规律,动态调整学习引导策略和学习支持服务[2]。
此外,通过慕课的提问、评价与反馈功能,科普课程能够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科普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进而进一步提升慕课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通过新媒体平台和技术的运用,科普慕课不仅能够满足科技馆专业人员系统培训的需求,也可以作为各中小学高校学生、普通公众拓宽知识面、提升科学素养的选择。
3 “能者可为师”,内外协同共创优质科普资源
慕课本身以开放合作为基本的运营机制[3]。同样的,科普事业是面向全体公民开放的、长久性的工作,建立合理的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长效机制,确保科普资源的高效利用率,是科普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在理解慕课的设计理念和确定科普慕课的开发目标的基础上,科技相关政府部门、科技团体组织、社会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等科普运行机制中的主体参与科普慕课资源的共享共建,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科普系统内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普慕课的良性开发和流动,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普资源的利用效率。
科普慕课的课程开发、制作与运行,是通过内部和外部协同合作推进的。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科普主体如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社区等本身原有的科普资源与力量,还能够积极挖掘外部资源以共同开发和推广科普慕课课程。首先在内部,各科普主体本身拥有的丰富的科普资源,能够成为科普慕课取材的最优先、最便捷的选择。其次在外部,科普慕课研发团队可以积极发掘和整合外部资源,广泛开展馆企、馆校、校企合作,更可以积极鼓励具有科普能力的专家和公众参与。即“能者可为师”,全民协同开发科普慕课课程。
以东莞科技馆慕课学院为例,课程的文案设计不仅可以采用馆内原本的馆藏资源,还可以直接通过馆内已有的科普展品进行线上场馆展览,如科普慕课课程《东莞科技馆展品秀》和《好奇魔学堂》等。而馆内的讲解人员、辅导员等,也可以成为科普慕课的授课讲师,作为科普授课团队的第一批人才资源。
一方面,东莞科技馆为强力推进科普慕课平台建设,专门成立了科普慕课平台及其课程开发的研发团队。
另一方面,又充分挖掘外部资源,通过联合科技界、传媒界、学校、企业、公众等各个领域与力量共同开发、推广科普慕课课程,如《化学处处在身边之神奇涂料的诞生》就是与广东云涂新材料有限公司一起合作开发的课程。
4 基于碎片化与自主互动的学习方式创新
科普慕课课程在内容、类别、形式、时间安排等方面的设计都应紧紧围绕慕课的基本设计和运行理念展开。科普慕课一改传统的“传者中心”思路和“填鸭式”科普,通过慕课灵活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性。这不仅能够激励更多公众参与课程,还将有利于促进科普信息传播从单纯的“普及性质”到全民参与科学传播的转变。
从课程内容上看,只要是有益于公众的、具有科学性的知识都是科普慕课可以挖掘的对象。从类别来看,既可以从内容上分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养生科学等多个主题,又可以从形式上将课程分为视频课程、有声读物等类别,每个类别下又分别有不同的子课程,最终形成系统的课程系列。课程有开课的具体时间,但没有严格的结束时间。只要课程内容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将永久保存在慕课网站及客户端上。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和课程主题覆盖面广,为公众全面了解科学、针对性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
从授课形式上看,科普慕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授课,而非通篇用抽象的公式、专业的术语,这既是科普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互联网信息环境的特征所在。除了传统的讲授形式之外,科普慕课还采用了情景教学的方式,运用情景和任务教学来激发学员探究学习的热情,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
从课程时间安排上看,每节科普课程大致控制在5~15分钟。研究指出,在如今的碎片化阅读时代,学习者“能够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为20分钟以内”[4]。完整的一节的课程,被人为地分成几个十分钟左右的小节,符合了“短频快”的互联网信息获取方式。这种喜闻乐见的授课形式和短小精悍的视频,便于学习者随时随地根据需要安排课程的学习。
5 科普慕课创新推广的对策建议
科普慕课的兴起标志着优质科普资源共享时代的到来,但当前它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还需要各科普主体的进一步探索。Rogers(1995)认为“创新推广”是指一项新事物通过特定的传播管道,逐渐为某些特定社群成员所了解与采用的过程[5]。他将新事物的传播过程,从知悉到接纳分为五个阶段:知悉阶段、说服阶段、决定阶段、执行阶段、确认阶段,并对应地将个人创新性分为先驱者、早期使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迟缓者等5种不同类型的采用者[6]。本文尝试从创新推广理论出发,探索科普慕课的创新推广对策。
5.1 深入理解慕课内涵,强化科普慕课创新特色
首先,要努力营造有特色、富有吸引力的科普慕课环境。例如,组建各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科普慕课开发团队,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和发掘科普慕课;构建多渠道的科普慕课阵营,多平台上线科普慕课,加强课程的发布与展示,强化课程的试用性。
其次,提高科普慕课的兼容属性。结合当前慕课与翻转课堂发展背景,重视并加强科普知识与慕课、翻转课堂等的融合推广,不仅要在技术形式层面对课程进行研发和创新,更要注重科普课程内容和授课思维的“转化”,以提高其兼容性,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科普慕课。
最后,还要强调科普慕课的“公益性”。尽力降低科普慕课的复杂属性,在强调科普慕课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本质基础上,大胆推广创新成果,制定相应评价标准,使其在尽力发挥慕课形式优势的同时又区别于普通慕课,精选优质科普资源,面向全体公众,达到科普的基本目的。
5.2 大力培养科普慕课的“先驱者”和“变革代表”
培养科普慕课的“先驱者”和“变革代表”,不仅要包括对科普主体的培养,还包括对推广人的培养。
随着科普事业发展的不断成熟与深入,我国各科普主体都积累了丰富的科普资源,这为科普慕课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要促进科普慕课的创新推广,首先要培养慕课“名师”系统。选派或聘请专业的科普讲师或科普从业人员对专业慕课课程的设计、应用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进修,加强科普慕课讲师团队的管理和培训;其次,利用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本身已有的资源和口碑,打造推广专有科普慕课品牌,并进行优秀课程的开发与示范,重视并发挥出科普品牌的示范和“领头羊”效益,成为引领慕课发展的推广先锋。
5.3 丰富科普慕课的传播渠道
科普慕课推广的创新推广主体要以新兴大众媒体为媒介,主要从微信、QQ、微博等平台构建线上“社交媒体+科普慕课”的扩散宣传模式;创新推广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是科普慕课推广的主要形式,要以构建政府系统、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社会团体组织、企业、高校、媒体于一体的系统扩散关系网,主要由政府牵头,宏观调控,各科普主体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科普慕课运作推广。
5.4 树立科普慕课推广非线性动态过程观
科普慕课的推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新生事物,科普慕课的推广一开始能够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但是,从创新推广理论来说,创新推广过程会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过程。因此,当推广到一定程度,科普慕课的发展可能会遭遇瓶颈而停滞不前。
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应正视并保持理性的态度。其次,应多方面、多渠道地扩大推广途径,努力突破推广瓶颈。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学习者的倾向、兴趣、能力、目标等进行智能分析。这将为科普慕课的课程内容设计提供有益的参照和指导;开展馆校、馆企、校企等各主体在科普慕课设计开发以及推广运行方面的广泛合作,将线上慕课与线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或线下科普实践活动相结合,推动学生在学习科普知识外的拓展加深和探索创新,提高课程的利用率和持久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