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020-11-28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20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人力水利工程

(安徽省龙河口水库管理处,安徽舒城 231360)

1.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和要求分析

1.1 作用

1.1.1 节约成本及资源

因为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建设水利工程投入的资金额度巨大,涉及的专业众多,在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影响,才能保证后续施工、养护阶段的顺利展开。由此可知,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在以往,管理只能依靠人力,工程项目的管理混乱,就会造成人力、物力极大的浪费,从而增加建设成本,白白消耗资源[1]。而如今,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水利工程管理后,能够将人力、物力的来源、应用和消耗等来龙去脉摸得一清二楚,还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动态、直观地展示出来,以达到节约成本、资源,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

1.1.2 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水利工程建设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范围广,施工规模巨大,在管理方面极为复杂,且因突发事件的不稳定性,管理方面还存在有变化,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难度极高,工作效率得不到保障。而引入信息化技术以后,构建有效的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加清楚地认识水利工程各方面的建设,改善管理混乱的情况,弥补管理漏洞。此外还能通过对工程建设进度把控,调整工程的建设方案,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2]。总之,信息化技术的引入能够帮助水利工程管理方面更加有效率的工作,促进水利工程各方面的建设。

1.1.3 强化水利工程的功能性

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同时避免水元素带来的一系列事故风险。引入信息化技术以后,水利单位就能够清晰掌握工程哪一方面的建设能够突出水利工程某个功能点,从而结合实际地理因素和人们的需求,对水利工程设计建造方案进行改进。也就是说,信息化技术的引入能够帮助强化水利工程的功能性,促使水利工程更好地发展建设。

1.2 要求

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相继引入了信息化技术,帮助自身行业领域更好发展,而在不同的领域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有所不同。下面,简单描述水利工程管理中对信息化技术引入的重点要求:(1)拥有预警能力,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一大应用就是预警水灾水害,让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灾害缘由,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2)具备分析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信息化系统可以收集大量的水利信息,比人工查找更加方便快捷,因此管理人员可以给信息系统配置数据库和分析模块,利用系统模块可以快速、有效的分析数据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工作人员提供有力的参考[3]。

2.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分为两类,一方面是水利工程各方面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突出信息化技术在管理方面的应用;另外一方面是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突出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到的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

2.1 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1 制定并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

引入信息化技术之后,水利工程应当构建一个相对完善且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将信息化技术合理的融入管理体系中而不产生冲突,才能发挥出信息化技术应有的效果。水利工程的管理可以分成很多不同的分支,每个分支都有着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因此要将信息化技术融入管理体系,就需要根据各个分支管理体系的特点针对性的进行分析,以此调整信息化技术融入的形式,从而制定并完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体系。现以水利工程的检测管理出发,具体的管理体系及信息化技术的融入分析有:(1)融入信息化技术时需要加强的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力度,若发现问题必须要求建设单位及时整改处理[4];(2)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加强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及设计方案的检测管理,要求设计方案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查,审查方面可以应用信息化技术强化;(3)强化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监督管理力度,发现问题时还可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分析处理,这就要求信息化技术具备强分析能力和强处理能力。

2.1.2 强化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

水利工程的施工阶段是最容易出现事故的时间段,此阶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隐患不断增加、变化,若监督管理力度不足会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因此在引入信息化技术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着重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实时监控施工及人员的一举一动,降低隐患存在几率,减少安全风险。

2.1.3 为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加强资金管理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水利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资金投入巨大,其成本资金管理成为了水利工程管理的重点。引入信息化技术之后,就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建筑材料、施工设备、人力费用等成本进行核算分析,避免资金去向不明的情况;还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对设备、人员的使用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人力的浪费;此外,还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工程信息数据的大量采集和分析,展示给各方直观的数据列表,让决策投资人员可以科学、合理的使用投入资金,从而实现资金管理的强化工作[5]。

2.2 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

2.2.1 GPS技术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信息数据的采集是必要的步骤,在以往,数据采集大多通过人力完成,使得数据信息的精准度不高,且效率一般。使用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GPS技术之后,不仅能够提升数据采集效率,还能提高数据的精确度,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极大帮助。但GPS技术也存在有局限,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CPS技术的测量设备有双频和单频的区别,两者在精度上有所差异,且成本也相差较大。因此在考虑选择测量设备时,需要根据实际测量标准,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若不需要特别高的测量精度,可以优先选择单频测量设备。(2)GPS技术测量方法有:静态测量法,注意测量点之间的清晰度和距离,设备设置方式最好是环形模式;快速静态测量法,注意选点与布网,避免干扰;动态监测法,注意基准点和观测点的位置安排,着重关注位置精度计算。

2.2.2 GIS技术

该项信息化技术能够采集、储存地球表面地理状况和空间信息,还能对这些信息进行管理,其应用可以帮助一体化管理平台的构建,实现数据共享;还能帮助构建统一监控设备平台,加强监测力度;帮助分析并提供可靠决策措施,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加轻松的完成管理工作。

2.2.3 RS技术

该项技术能够采集地球表面的电磁波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达到监测管理的目的。RS技术的能够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还能与GIS技术配合,强化对水元素灾害的监控力度。

3.结语

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管理能够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根据相关研究分析得知,截至目前,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为水利工程更好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人力水利工程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