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2020-11-28罗杰斯
罗杰斯,孙 萍
(1.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所, 云南 景洪 666100;2.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仑管护所, 云南 勐腊 666303)
1 引言
中国和老挝跨境联合保护区的建立基于一个严峻的背景:彼时,亚洲象、野牛、印支虎、云豹、鼷鹿、巨蜥、灰叶猴、穿山甲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在中老边境迁移的活动中,因为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造成了物种保护的落后,物种多样性也受到了威胁。为此,2006年,西双版纳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积极探索边境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并在2009年,与老挝签订了《中老跨边境联合保护区域项目合作协议》,后又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中制定了两国相应的职责,在十余年的合作中,中老两国将这一保护区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化,我国的西双版纳州在保护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亦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升至人类共同体的高度。
2 跨境联合保护,维持基本的生态系统
西双版纳在与老挝签订跨境保护合作协议之前,已经在1980年代建立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时主要以勐腊县为核心,面积3万m2,后来逐年扩大,在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与生物圈( WAB) ”保护区网络成员,又在2009年和尚勇子保护区合并,涵纳四乡五队、26个自然村和1个橡胶农场,一起与老挝南木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成了“中老联合保护区域”,联合保护区域内的动物和植物资源丰富,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维持工作。
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物种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遗传的多样性,以及由此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是一个漫长的进化与演变的过程,生物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完成优胜劣汰,不断产生新的物种,旧的物种也随之更替或淘汰。但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增加,对自然的干预能力也大大增强,砍伐、垦荒、捕猎等行为造成了物种的非自然灭绝,直接威胁到的是整个生态系统。在西双版纳州的针叶林、润叶林被严重破坏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无机物的能力大大降低,植物群落变的单一而脆弱,生物的基本形态如果不能维持,生命系统就会自然瓦解。换而言之,生态系统的种类越多,基因越复杂,遗传性越多样,则结构越复杂,调节机制越完整,生态系统愈加稳定。因此,跨境联合保护区的工作基础,是对不同的植被实施有效的保护。这一基础是有着绝对的基础的,西双版纳州和老挝的自然气候条件一样,其植物种类也是一样的,目前,在西双版纳地区,可查明的植物种类多达211科951属2540种,其中又可细化为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珍稀濒危植物80余种,例如篦齿苏铁、云南苏铁、长蕊木兰、中华桫椤、滇楠等,所有植物的占地面积达到了总面积的90%以上,这些植物在老挝也有所分布,勐腊和尚勇2个子保护区与老挝接壤,成为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的主要部分,它处于全球12大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的印支半岛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带,它所形成的开放系统,成为生物圈重要的子系统,跨境联合保护不仅保护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也保护了其所依托的生态环境。
3 跨境联合保护,物种得到生存与自然进化的环境
西双版纳现可查明的动物物种可以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类4类。以哺乳动物为例,在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前,西双版纳州内哺乳类动物9目27科66属99种,保护区成立后,达到了10目35科90属129种,同时又发现了3个新亚种:小灵猫滇西亚种、椰子狸滇南亚种、红颊蒙滇南亚种。这些都得益于中老两国在跨境联合保护区所开展的工作。
两国组成的联合巡防队,不仅完成武装巡护工作,还对保护区内的环境实时监测,在巡护的过程中,用信息设备对区内的动物生活与活动的场所进行检测、记录、定位,收集了大量关键的资源信息,一方面让这些物种的生存环境得到保障,震慑那些自然资源的破坏活动;另一方面,通过收集到的关键信息,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建立生物恢复试点,如为亚洲象种植芭蕉、玉米、竹子,铲除外来物种肿丙菊。这样一来,保护区内的环境就剔除了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过渡变化,物种以居群为单位进行整体保护,也保护了地理种源和这里的全部生物基因。
4 跨境联合保护,保护种群结构的完整和数量的增多
种群能否得到较好的保护,还是和其存在的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的。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木本植物的个体数量>100 、草本植物的个体数量>500,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保护基础。目前,在西双版纳收集到的生物种群数据显示,其地域的珍贵性,是他处不可比拟的。在已经发现的86种珍稀濒危植物中,从保护价值判断,国家级的占到了45种,如果将它们移植到实验室或是其他地方生长,其存活率几乎是零。在自然保护区内,让物种固定占据某一个生态位,是其形成适应能力、繁殖能力、迁移能力、扩散能力的基础。尤其是在自然保护区逐年扩大后,两地的生态环境极为一致和稳定,已经能够维持种群的逐渐扩大,相应的保护了种群已有的全部个体与其所对应的基因类型。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很好地解释了,在联合保护区建立短短的十余年间,为什么植物种类可以新增30余种。
中老双方建立的各项制度,为种群结构的完整和数量的增加所起的作用绝对是不可磨灭的。首先建立并完善的保护区高层年会交流制度、管理人员定期会晤制度、联合巡护信息交流通报制度、村民互访交流制度,形成了四位一体、自上而下的串联,双方关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是从国家、社会、个人多个层面开展的,这对于两国边境的通力合作无异于是有益的。
5 跨境联合保护,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场地
完整的自然保护区应该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3个部分。其中核心区作为绝对保护区,是获取生物基因密码的“阵地”,实验区则需要开展生态、遗传、进化、种质资源保存等研究性工作。自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建立后,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学府;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保护国际(CI)等国际组织展开了合作。合作的内容包括亚洲象栖息地研究、印支虎栖息地研究等,在这些研究中,生物学家、摄影师等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一方面,对展开宣传工作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为种群结构和动态、物种遗传多样性、物种形成、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演化 、人工群落构建、植被恢复等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还有,由影像资料制作的海报、年历、宣传册等,在全球的发行中,加强了认知度,扩大了海外影响力,这让人们可以更多的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帮助。
目前,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的良性运营有效避免了自然群落被人工群落取代的风险。在南北长约220 km,东西宽5 km,面积约20万hm2的跨境保护区内,实验区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基于自然要素展开的,不存在或少存在人工干预,有效的避免了“岛屿现象”的出现。
6 结论
西双版纳州的自然资源对于全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的建立是基于现实问题和生态文明的迫其需求,在10余年的工作中,两国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与任务,克服了语言和技术水平的障碍,在技术研发、知识宣传、巡防巡护等工作中,展开了深切的合作,让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不仅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同时,在科学研究中贡献了丰富的资料,也一定程度地改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方式,让中老边境在自然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两国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提升了自然资源的属性。因此,在地理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对生物环境的保护是可以使用合作方式的,保护其生物的多样性,跨境联合保护不仅保护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也保护了其所依托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