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论》中的清末中国形象

2020-11-28崔泽鹏

现代交际 2020年24期
关键词:资本论生产

崔泽鹏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资本论》的写作背景及材料基本来自19世纪的欧洲,而当时的中国则在很少的地方被提及。有鉴于此,本文将《资本论》中关于中国的论述全部找出,并加以梳理和总结,由此便可展现本书中清末中国的形象。

一、官票宝钞是清末中国的信用货币,其运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正盛。因华中战事阻隔,云南生产的铸币原料铜无法北运,与英国、印度的贸易导致中国现银大量流向外国市场,“中国必须为购买鸦片不断向印度进行大量支付”;也因当时铸币体系遭到破坏、现银不足,又要支付巨额战争支出,晚清政府迫于形势开始发行官票宝钞,这是由户部发行的一种纸币,持官票宝钞者可向指定官号兑换现钱,因为发生了延期支付,这种纸币便承担了信用货币的职能。信用货币必须以实际等价值的金属货币作为还款保证。官票宝钞本身无价值,其只是等价值金属货币的“象征”,是铸币的一种。

宝钞最开始是清政府当作军饷发放的,朝廷不是直接发放现钱军饷,而是让官兵自己持票兑现,宝钞就相当于朝廷向作战官兵发放的“借据”,以后再由官号收宝钞发出现钱。由于往期军饷并未发放,而是以宝钞为依据延后发放,宝钞便成为事实上的信用货币。由于官号现银不足,清政府又采用“掣字”办法限制兑现,即隔几天举行一次掣字,掣中者兑现,这类似于当今的摇号申请车牌。相当一部分持票官兵无法兑换现钱,这便是清廷对其军队债权人的信用违约。这说明信用支付手段导致买卖双方的交易在时间、空间上分离,违约的风险性增大。货币的信用、支付职能为普遍的违约、商品流通中断和经济危机提供了可能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货币或商品流通”一章中,论述信用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时,在例证中提道:朝廷一位官员王茂荫向皇帝建议,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他因为提出这样的建议而被其他官员排挤,他们向皇帝进言道:“臣等详阅所奏……所论专利商而不便于国。”官票宝钞最初只在军队中发放,后来随着发行量扩大,商人也会出现钱购买宝钞,政府规定其只能去外省兑现。清末商人们经常进行跨省商品交易,利用宝钞可以预先取货、延期支付、清偿债务或进行债务互抵,极大便利了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该例证中可以明显看到,清朝统治者将商业和国家直接对立起来。因为商品经济会对自然经济起到瓦解作用,如商人和伙计跨省流动,使得终生耕作的小农、依附农开始离开土地,转化为自由劳动力,地主和封建政府便失去了其稳定的剥削对象,自由劳动力成为其眼中的“流民、盗贼”;又如原先小农上交政府、地主的农产品采取了商品的形式,原先用实物纳税变成了以货币交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不经常交换的小生产经济起到了破坏作用。封建国家作为小农经济的政治代表,自然认为商业对国家是有害的,官票宝钞流入民间、可以跨省兑现,便利了商品交换、人口流动。封建统治者想方设法限制和阻碍宝钞兑现,而王茂荫竟然提议将官票宝钞改为更加容易兑现的钞票,他的观点遭到激烈反对也就不足为奇了。

产品生产转化为商品生产,也刺激了商品拜物教的产生。商品拜物教将“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生产交换关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分配关系仅表现为商品交换关系。掌握生产资料的师傅对伙计和帮工发放货币工资,是雇佣关系和剥削与被剥削关系,这些社会关系都简单地表现为商品交换关系。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本质上冲突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都被表面上“等价交换”、买卖双方“平等”的商品关系所掩盖了。商品货币关系、拜物教产生后,使得原本在小生产方式下非常明显的、通过政治暴力来维持的不平等分配关系、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变得更加隐蔽。

二、清末中国的造纸业还存在着古亚细亚形式,并且已经向小生产转化

《资本论》机器和大工业一章中,马克思论述不同生产方式间的区别时,以造纸业为例,提道“在中国和印度,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这种工业的两种不同的古亚细亚的形式”。古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指氏族或公社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之间没有明显分工;劳动产品是公社的公有财产,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生产者的直接消费,而不是为了交换,因此,公社的产品不具有商品形式。清末中国的造纸业仍是手工生产,以四川夹江手工造纸业为例。生产过程中的采竹、捣碎、漂白、压缩等工序都是由纯手工完成的;生产工具是手工制造的,且有着特定用途而无法交易;作坊师傅的手艺决定纸张的质量甚至生产的成败,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很重要,且生产地点分散在乡村中。19世纪后半叶,英国造纸业已经运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同时期中国夹江的纸张生产仍保留了浓厚的古亚细亚生产方式,具体表现在:(1)提供重要原料的竹林是公有财产,各村社计划使用和保护竹林,禁止过度开发,禁止私人侵夺,是生产者支配物。(2)村庙是公有财产,对村庙的看管、维护采取了共同劳动式的轮值制度;因个人无力看管竹林,各乡都组织了乡会,并吸引本乡村民入会,乡会组织村民进行有组织的巡山,以共同劳动、集体的力量来保护竹林,惩治私人滥采和破坏竹林。(3)生产过程不是由生产者独立决定,纸张的数量、规模、规格等都要服从国家政权、乡会和帮派的干涉和控制。(4)产品的主要用途是满足地方消费和朝贡。当地求神拜佛、每年的神灵祭祀、祖先崇拜都要消耗大量纸张,相当一部分质量上乘的产品都要无偿转让给中央政府,清朝皇帝将优质的夹江纸定为科考专用纸。生产力不高、生产周期达几个月的夹江造纸业,每年都要向朝廷上交十万余张纸。自己生产、自己消费和无偿出让的产品不是商品。

任何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在中国夹江造纸业中,还能看到原始共产公社向小生产的转化。其表现在:(1)除原料的生产和获取外,纸张的大部分生产过程是由家庭作坊完成的,不同作坊之间在生产工序上联系较少,家庭作坊内部的分工不明显,生产是由掌握全套生产技术的师傅独立完成的,具有独立、分散生产的小生产特征,原有的集体劳动特征被破坏。(2)在满足地方消费、朝贡的用途后还有剩余产品,纸张生产者便会将其带到城市中出售,产品有了向商品转化的趋势。“产品发展为商品,是由不同共同体之间的交换,而不是由同一共同体各个成员之间的交换引起的。”独立的农村公社是一个共同体,共同体内部的产品交换不是商品,例如,每年公社内的宗教祭祀活动用纸便不是商品。而农村公社与远离它的城市不是一个共同体,农村与城市的利益是分离的,因此农村公社对城市输出的纸张成了商品,要求等量的价值回报。商品价值关系开始产生。(3)私有观念的产生。城乡之间进行商品交换,“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商品交换双方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便采取了等价交换的形式,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了价值交换的尺度,商品所有者必须保护自己的劳动产品不受侵犯,并自由地占有和转让自己的产品。因此,私有财产观念产生了。这种等价交换的契约形式、保护自己产品的私有观念最先在商品交换中产生,然后再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神圣化。“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三、中英商品交换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了中国的小生产形式

在《资本论》资本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一章中,马克思提道:中国的手工业者是按照个体客户的订单进行生产,因此生产周期是经常中断的。作者所论述的,就是中国广泛存在的小生产形式。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小生产方式在中国的经济成分中处于绝对统治地位,它构成了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小生产方式的特点是:生产者占有自己小份的土地和生产资料;生产的动机是满足生产者自身与其家庭成员的直接消费,并将多余的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易;小生产者之间没有紧密的分工协作,以独立、分散的生产为特征;小生产者的阶级属性是小资产阶级,既不剥削别人,也不被别人剥削。清末中国的小生产方式处于稳固的停滞状态。

反观英国,经过14—16世纪资本的原始积累,土地和农业生产工具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他们成为早期的租地农场主、工场主和土地所有者,资产者开始形成一个阶级;而脱离土地的小农成为只能靠雇佣劳动获取收入的早期无产者。16世纪的英国宗教改革、17世纪的民主革命、18世纪的土地私有化运动、19世纪的清地运动加速了这一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形式最终确立了:它的基本特点是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归私人占有;资产者通过雇佣和货币关系驱使工人,且双方都有法律和契约关系上的平等;许多劳动者都聚集在同一个场所劳动,听从资产者的统一号令,工人之间有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在英国,它经历了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两阶段。这种生产方式带来的生产力大大高于小生产形式,资本家无限追求利润的动机驱使他们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寻找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共产党宣言》指出:廉价的商品是摧毁一切野蛮民族顽强抵抗的有力武器。小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中国,自然被迫参与了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分工体系。

《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章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形式会逐渐排挤独立小生产、小商品经济。排挤的方法最初是价格竞争,运用机器、劳动者分工协作所生产的纺织品价格大大低于手工产品。鸦片战争前后,英国产的工业纱、布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本土的小生产纺织业失去销路而逐渐破产。1830年,东印度公司和英国商人向中国市场出口白棉布60万码,1835年已超过1000万码,使得“商贾不行,生计路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先以价格优势占据中国市场后,除了破坏小生产的销路,便开始破坏小生产方式本身,具体体现在:(1)小生产方式的家庭纺织业大量破产后,失去生计的手工业者便成为中国早期的无产者,他们除了被外国资本家和新兴地主雇佣外别无生路。(2)英国的产业资本渗入、领导和控制了中国的小生产和个体户,小生产方式的独立性被破坏。产业资本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可以和性质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的产品相联系,并使其参与自身循环。原先独立生产的中国手工业者开始为英国厂商加工半成品、提供原料和劳动力,由此便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的从属部分。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生产方式和分工决定了民族之间的关系。《资本论》第三卷第三十四章就说道:英国大量购买印度生产的鸦片,并全部出口到中国,再用销售所得采购中国的蚕丝和茶,依此便可描绘出清朝末年英国和中国、印度间的贸易。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分工和世界贸易是英格兰民族主导的,他们对中华民族、南亚各民族便居于主动地位;而中华民族则是被迫参与了欧洲民族领导的分工体系。可以说,中华民族的近代苦难史,便是以小生产方式被破坏、被迫参与资本主义世界分工为主线的。

猜你喜欢

资本论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守安于心 践安于行 筑起安全生产防护墙
阿宽的生产小组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施复亮译本《资本论大纲》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推介·《〈资本论〉的诗性话语》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