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中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法价值探析
2020-11-28黄嬿
黄 嬿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0)
2019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到2022年,要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近年来,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采用多元化方式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内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做出了较大贡献。案例分析法是高职课程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而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是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融入仿真型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及分析等方式,使学生能在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下更为轻松、巧妙地理解与掌握相应的课程知识和专业技能。[1]此外,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应用到高职课程教学时,对于角色扮演者、小组讨论者,以及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合作精神均有着助益。
一、高职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1.全过程案例分析法实施难度大
于高职教育而言,通常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以应用技术操作为重点,对前沿性技术的最新发展的关注度非常高。近年来,为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效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职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而高职院校自身也在积极实践教育体系的创新。案例分析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各类案例分析,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及生动性。但对于高职课程教学而言,全过程案例分析法的实施显然有较大难度。高职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各学科使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案例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对案例的分析或讨论可能不够全面,无法对高职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全面的认识,导致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受到一定影响。[2]此外,若在案例分析法中,教师仅选择难度不高的案例进行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实现专业知识的巩固,这就使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从另一层面来看,教学优势的缺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由于本身师资不足的局限性,致使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大提升。
2.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在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当教师讲解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时,相应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对此类知识的学习不会有明显的厌烦或抵触心理。然而,当教师教授一些专业程度高、内容较为晦涩、深奥的学科知识时,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或学习自主性相对较差,在课堂上表现为不愿意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更有甚者,表现为对课堂学习非常排斥。为了拿到学分,部分学生通常也只是采用应付式的学习方式,在考试前进行临时性的知识学习,实际学习的主动性并不高。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关键知识,培养其应用能力,需要针对各类课程的重点及难点讲解,在使用案例分析法时还需要引证具有更强说服力及解释力的案例;还需要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并不高,且不愿意参与案例思考、案例探讨等环节,造成教学效果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
二、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的运用价值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既是角色扮演与案例分析巧妙融合,也是情境教学的体现。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需要经过案例准备、案例选择、设定主题、创设情境、角色分配、确定角色扮演方案、案例排练与展示、反馈评价等环节。在此过程中,任何环节都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例如,对于角色分配,离不开团队成员间进行探讨,选择最为适合的人来扮演角色,而角色扮演的方案也需要学生对此进行不断完善。正因如此,才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协同合作,积极配合。当确定案例之后,教师可以将任务分配给学生,而学生则可以以自发或其他形式组建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角色扮演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各小组成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相互配合,这对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组成员在协同完成角色扮演的任务时,能够逐渐学会互帮互助、尊重他人、挖掘他人优点,同时不断提升自我。此外,通过此方式,部分原本缺乏自信心、胆小的学生也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而小组成员之间的深入合作,更是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合作精神有着积极助益。
2.有助于提升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生在进行案例表演时,扮演某一角色的学生需要对案例的具体内容进行充分、全面的理解,然后再依据自身对角色及相关知识的理解以角色表演的形式呈现于教师和其他学生面前。此过程不仅是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过程,学生依据自身理解而进行的二度创作,生动有趣的表演,也让观看表演的学生对案例中所蕴含的课程知识要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师在表演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对角色表演进行评价,学生更易于通过此方式对问题进行思考,并由此而对知识要点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不仅促使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而且使表演者、观看者,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性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生动有趣的课程教学形式,使学生体会到专业知识不再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进而对课程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主动性有所提升。
3.有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职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多类应用型学科,而高职教育本身尤为重视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为了培育更多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及行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人才,高职课程教学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3]也就是说,不仅要使高职学生学习并掌握行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注重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就业阶段能真正适应岗位要求。教师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应用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开始接触并了解将来就业环境中的案例或事件,同时,教师组织不同学生担当案例中扮演者、分析讨论者等角色,将案例或事件以真实的情景展现于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发现案例当中的知识点,并探讨如何在现实环境中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将解决问题的办法呈现出来,并引导其他学生对此做出评价,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这对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非常有益的。
三、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1.精选更具吸引力的案例
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运用于高职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在案例选择环节予以高度关注。首先,选择案例要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高度的匹配性。这就需要教师结合高职专业课程的整体教学计划筛选出与之相适应的案例,然后梳理案例中的知识点,事先计划好在课堂上将以怎样的顺序将案例呈现于学生面前,能够让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并掌握专业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案例的主题应结合高职学生的兴趣偏好、个人发展以及能力培养,要让学生对案例有着较高的兴趣。[4]还需要注重案例与当前行业发展及市场环境的有机衔接,避免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的现实环境脱节。为此,教师在结合高职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梳理学科知识的重点、难点,确保精选案例与之相匹配。最后,教师要注重选择有广度和深度的案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逐渐将所学知识融汇巩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有深度的案例,则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重视组织过程
高职教师采用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进行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体现所在,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组织能力。教师在确定案例之后,要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角色表演。教师也需要与学生充分互动,指导并帮助学生对案例知识进行更为全面的认识,最终找到案例所要给出的问题原因及其解决方案。当学生完成了表演任务后,组织学生以研讨、答辩等方式对表演者进行评价。教师可以给予表演团队先发言的机会,让表演者总结表演的感想;可以限定学生的发言时间,比如不超过3分钟,然后由观看表演的不同小组进行发言。表演学生在发言结束后均要接受班级其他学生的提问,发言人所在的小组成员均能够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针对课堂上凝练的典型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重点讨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各环节与学生进行巧妙互动,使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的价值得以有效体现。
3.完善案例分析法的评价
不难发现,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对高职课程教学有着较高的运用价值,但由于角色扮演需要准备、表演及讨论等,因此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教师做好案例精选以及加强组织等工作,还需要做好案例分析法的评价工作。而具体的评价工作不仅针对角色扮演,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发言。在角色扮演前,教师简要分析选择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提出的初步解决方案进行再思考,促使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案例中的知识要点。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应结合学生完成表演任务的现实情况,在充分肯定表演团队劳动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中肯的评价意见,对角色扮演活动进行评估,客观地评价表演团队及各讨论小组成员的表现,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再次重点归纳,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灵活实践。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各小组成员将自我评价、集体评价及教师评价有机结合,将最终的评价结果汇总至案例分析报告中,以书面的形式评价总结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这一过程也可以成为学生巩固知识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也较为有益。
四、结语
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有多种类型,若以参与者的受控程度及所得到的提示信息的不同来划分,角色扮演包括完全提示型、部分提示型、情境控制型、话题控制型及即兴表演。教师将基于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法应用于高职课程教学时,其具体应用包含三个步骤:一是精选更具吸引力的案例;二是重视组织过程;三是完善案例分析法的评价。高职课程教学引进更多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进而促进高职教育的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