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与山杏树种的混合造林技术
2020-11-28段秀梅
段秀梅
(辽宁囯有北票市塔山林场,辽宁 北票 122100)
1 引言
油松,属于常绿乔木树种,山杏,属于落叶小乔木,2种树种均为辽西地区造林中常选的树种,抗旱抗逆能力均比较强,均为深根性树种,耐瘠薄的土壤条件、耗水少,有很强的抗风沙能力,栽植后水源保护效果比较明显[1]。辽西地区在人工造林中,为了提高林分的稳定性,经常选择油松与山杏2种抗旱能力强的树种进行混交,有助于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将林分的效益充分地发挥出来[1]。现对油松与山杏树种的混合造林技术要点进行简单的总结探讨。
2 造林地的整理
为了提高造林的成活率、确保造林后林木的健康生长,一个有效的措施即为科学整地[1]。辽西地区气候干旱,石质山比较多,很多区域的坡度大,整地的方式以鱼鳞坑为宜,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降水资源[2]。整地时,随着坡的自然形状,沿着等高线、“品”字形水平定点放线。按照预定的株行距挖坑,形状为近半月形,坑的底部要比原来的坡面更低一些,水平或者倾斜向内凹入,穴的表面为里低外高[3]。将穴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如石块、杂草等,然后逐渐回填熟土,为了实现蓄水保墒的效果,最后进行筑埂垒堰。整地的规格控制在80cm×60cm×40cm。不同的树种,种植穴的距离有所差异,对于油松,穴之间的株行距在2 m×3 m左右,对于山杏来说,栽植的株行距以2 m×2 m左右为宜[1]。
每年的雨季前全部完成整地工作。下坡上的土层深厚,可以选择较大规格的苗木进行造林;中上坡的土壤比较瘠薄,可以选择规格相对较小的苗木进行造林,此类位置上整地的规格可适当减小,控制在50 cm×40 cm×30 cm左右[1]。整地时,切记原有的植被尽量予以保留,便于为刚栽植的幼苗提供一定的遮阴条件。对于有较厚灌木的阴坡地上,可采取割灌整地的方式,间距控制在3m左右,带宽约2m左右[1]。
3 造林开始前的技术方面准备
开工前先组织技术人员对造林地开展实地踏查,并结合当地的天气以及其他干扰因素,对混交林施工中的各项工艺、进度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合理安排布置[1]。在施工中对人员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在施工人员的选择上,优选造林经验丰富的人员,并在造林前开展技术培训,对造林的目标、技术流程等进行明确。造林工程的技术管理人员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指导,尽量确保所有环节一次性保质保量完成,避免因返工而导致工期的延误等。结合实际就造林工程实施过程制定出详细的进度计划,对造林中的起苗、栽植等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1]。
4 科学选苗
辽西地区的气候干旱,油松与山杏的混交造林过程中,油松苗可选择高超过40 cm、地径超过5 mm的2~3年生营养钵I级苗木,山杏可选择高超过40 cm的1~2年生实生裸根苗。油松、山杏的苗木均要求树体长势均匀、健壮,没有发生病虫害、树体未见明显机械损伤[2]。
5 起苗运输与假植
5.1 起苗
苗木在起苗前,需要浇透水1次,以提高苗木对干旱等气候条件的抗性水平。起苗的时间以清晨或者傍晚为最佳。起苗时要求选择锋利的工具,沿着苗畦的一侧逐渐按照顺序逐渐出圃,不要损坏幼苗的营养杯容器,要保持杯体的完整,确保不会对苗木的根系产生损伤作用[2]。起苗的过程中动作尽量轻缓,将幼苗的根系置于湿润的塑料袋中进行保湿处理,置于阴凉的位置,切记不可堆积在一起,以免温度升高导致烧苗[1]。
5.2 运苗
苗起好后,先将容器底部长出的根系全部剪掉,并将长势弱、损坏的幼苗淘汰掉,选择长势均匀的壮苗。搬动时切记不要使营养土松散开,以免对根系产生破坏作用。苗木一般随时起苗、随时运输,如果必须要运输到远距离的外地进行造林,运输的车辆上尽量覆盖1层篷布,避免风吹日晒,以免苗木堆闷积压过紧而沤烂。此外,运输时尽量不要颠簸,保持平缓行驶[4]。
5.3 假植
苗木运输到造林地后,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栽植,则要将苗木转移到没有阳光照射的阴凉处进行直立放置,可采取喷水保湿措施,也可以挖坑进行假植。假植过程中要求加强管理,合理浇水,水量不易过大,控制土壤的湿润状态即可[1]。
6 栽植
油松与山杏的混交,栽植的深度要求比原来苗木上的土痕深2~3 cm。造林时苗木与栽植穴的壁紧贴,保持直立状态,阴坡上紧贴在下壁上,阳坡上紧贴在上壁上进行栽植。栽植时要将苗木外的容器清理掉,保持内部土不松散,整个放入到造林坑中,逐渐回填土,按照先表土、后心土的顺序,活土层厚度至少在30 cm左右,填土结束后压实周围的土壤,确保苗木与土壤密接[4]。栽植过程中将苗木扶正,确保直立种植。
栽植结束后覆盖的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对于土石山区,覆盖的材料主要选择草皮、石块(5~15 cm直径)等。一是石块覆盖。以苗木为中心用石块将穴面上覆盖住,一方面可以渗透雨水,另一方面对土壤水分的蒸发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石块在覆盖时,紧邻苗木的石块要往外侧的石块方向倾斜,便于雨水集中到苗木根系位置。二是草皮覆盖。如果造林地上没有石块,可在造林结束后将地表的草皮翻过来在苗木周围覆盖1层,以起到蓄水保墒的效果,此外还有利于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肥力水平。
辽西地区在油松与山杏混合造林时,一般都是选择附近的草皮、石块等进行覆盖,起到降低水分蒸发的效果,并结合土壤的墒情需求进行浇水,必要时可施入保水剂等。保水剂属于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及保水的能力很强,可以对水分进行反复的吸收、释放,造林地区域的不同,选择的保水剂类型也有所差异,如对于土石山区,保水剂的类型可选择颗粒状;保水剂使用时将其与种植穴中2/3左右的土壤进行均匀的混合,然后回填土、浇透水,待水充分渗透到土壤中后再覆盖1层地膜或者干燥的土。辽西地区的造林时间以透雨后为宜。油松与山杏混合林内控制苗木数量在8∶2左右,按照不规则的片状方式进行混交[4,5]。
7 清理场地
造林完成后将现场及时清理干净,对造林中留下的营养钵、塑料袋、生活垃圾等进行清理,并对造林过程中搭建的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等进行拆除处理,将造林地的原貌恢复出来[1]。
8 抚育管理
为了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在油松与山杏造林结束后要加强幼林的抚育管理,促进幼苗的生长,尽早实现树冠的郁闭。常规的抚育管理包括巡逻管护、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5,6]。
8.1 林木管护
油松与山杏混交林造林结束后,要安排专门的护林员加强巡逻管护,避免人畜对林分造成的损害。大风后及时将倒伏的幼苗扶正,并充分踩实;大雨后及时观察苗木是否被冲倒、压住,及时将倒伏的苗扶正,并修筑被雨水冲毁的树盘。如果造林地的地势低洼,雨后易出现积水,要及时挖排水渠排走,避免苗木因渍害而导致死亡或者生长不良等情况[3]。
8.2 幼林抚育
造林结束后的前3年,每年的6、8月份时分别开展1次松土除草、肥水管理、修剪枝条等抚育措施。此外还要及时查看苗木生长情况,如果成活率不达标,要及时选择相近规格的苗木开展补植工作,以确保造林的效果。
8.3 病虫害防治
油松与山杏的混交林中,病虫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安排林地的护林员开展林间病虫鼠等为害情况的监测,及时上报,针对性开展防治措施,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对病虫害的扩散蔓延进行控制。防治中要从环境保护和提高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等无公害的防治方法,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