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研究进展

2020-11-28王紫薇李佩雯彭尽晖

绿色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遗迹矿业风景园林

王紫薇,李佩雯,王 敏,彭尽晖

(湖南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1 引言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煤炭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长期占比70%左右,且这种情况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1]。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其造成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国内许多地方煤矿都面临整合甚至关闭,关闭后遗留下的煤矿废弃地也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本文提到的煤矿废弃地(abandoned coal mine land),是指煤矿在开采过程和关闭后,因为挖损、压占、塌陷破坏遗留的、非经整治而不能利用的土地[2]。一般包括露天矿区、排土场、煤矸石山、塌陷区等因采矿设施而导致退化的土地,采矿产生的废弃矿石往往对景观修复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采矿破坏了原有的景观,同时也破坏了土壤成分,从而导致原有植被的破坏,对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3]。对煤矿废弃地进行景观再生规划设计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多样性,科学的规划能将采矿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作为旅游景观开发,还能产生经济效益。景观再生,与之相对应的概念还有景观更新、景观重建等,这些概念的含义基本相似。是指在风景园林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利用风景园林的多种方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室外空间的营造,对煤矿废弃地进行修复和再利用的方式[4]。

国内对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逐步开展,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煤矿废弃地的改造利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5]。本文通过煤矿废弃地特征、景观再生类型进行研究,归纳国内外景观再生规划设计方法,总结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对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

2 煤矿废弃地特征

煤矿废弃地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挖矿造成的空气、水污染、土地退化、地面沉降以及产生的固体废物等危害对人类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6]。但煤矿废弃地通过一些手段可以使其功能得到恢复,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理论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针对不同使用人群从而产生社会效益。

2.1 生态特征

煤矿废弃地同周边环境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遭受到采矿行为造成的破坏,其稳定性与生态过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7]。产生了由土地退化而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2.2 景观特征

煤矿废弃地在开采后,其土壤表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又根据开采方式的不同,造成废弃地其景观性质发生改变,例如露天矿区,原本是植被覆盖的土地,开采后,其土壤结构受损,无法让植物正常生长,但能通过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知识的各种修复手段使其景观功能恢复。形成现在常见的煤矿废弃地修复景观,例如矿坑公园、深坑酒店、工业博物馆等。

3 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类型

在本文中,笔者将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类型主要分为矿山公园、大地艺术、工业遗迹和生态修复几类,并对其发展历史以及所产生的社会价值、效益等方面进行简单叙述。

3.1 矿山公园

矿山公园作为修复煤矿废弃地的重要手段,能够展示出其历史痕迹与人类丰富的矿业文明发展,不仅能够修复煤矿废弃地的生态和地质环境,同时还能推动该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改善了附近居民生活环境。中国矿山公园建设工作在2005年开始进行,2012年启动全国“矿山复绿”行动,2014~2017年处于恢复调整阶段,在此期间出台了关于矿山的指导意见。从2017年至今,矿山公园正在大力发展[8]。

矿山公园建设在国内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规划与建设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将废弃土地重新利用,打造成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应的修复性景观,推动可持续发展。

3.2 大地艺术

艺术介入在挖掘废弃矿区的独特价值上会起到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优化了煤矿废弃地所辐射的人居环境;二是提升了整个区域的经济价值;最后是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针对矿区独特的遗迹景观,加上深刻的文化反思,突出其文化创意主题可以有效地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9]。

大地艺术的概念首次被提到,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大地艺术家史密斯(Robert Smithson)所提出的。他主张景观艺术有助于恢复那些被人类破坏了自然秩序的土地,认为可以用大地艺术的方法,在被毁坏的场所中对水和土地进行再循环利用[10]。大地艺术注重突显场地本身,运用简单的形式、采用自然的材料、把对场地的干扰减到最小,将其包括了时间和空间的因素融入到艺术创作以及突显其场地所蕴含的思想等,保留了场所中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物质属性[11]。

将煤矿废弃地中可运用的工业元素与大地肌理元素用艺术的手法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景观场所,体现了大地艺术归属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特点,同时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3 矿业遗迹

矿业遗迹表现的是从某个阶段某个地方矿业的发展历程,记载了人类采矿活动,主要是指矿产地质遗迹和矿业生产过程中探、采、选、冶、加工等活动的遗迹、遗址和史迹。根据其人文和自然等多重属性,可以将其分为矿产地质遗迹类、矿业制品类以及矿业生产遗址类等六大主类[12]。

矿业遗迹的保护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崇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为地质遗迹的一类,矿业遗迹是珍贵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之一,有着巨大的科学研究和文化学术价值,同其他自然、人文景观等相结合,可以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使遗留下来的矿业遗迹经过改造后成为受游客喜欢的旅游地[13]。

3.4 生态修复

矿区生态修复是对各种因为采矿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区域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治理措施,能够使其恢复到理想状态的过程或是行为[14]。传统的生态修复是在开采完成后再进行修复,而随着修复工作的深入,研究者认为在矿山开发的过程中,都应该使用生态修复的技术手段保证矿山的环境。伴随生产时序,结合正确的修复措施,使其受到损害的场地得到科学、有效地恢复[15]。

4 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方法探究

煤矿废弃地景观再生方法可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分类,笔者从景观设计学分析对煤矿废弃地有效的景观再生方法。

煤矿废弃地场地功能由最初的采煤、储煤要转变为具备新功能的场地,要求设计师对场地空间尺度要把握得当,对原有场地结构进行剖析,分析出场地中适配的场地功能,对其改造或重建,重组场地中所保留和新增的景观要素,形成具有新功能的景观体系[16]。

遵循场地新功能,适当保留与新增场地中的景观元素以及新旧景观的协调共生,都是设计师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例如将废弃矿坑建设成具有警示意义的多功能公园,将废弃排土场改造成具有科普意义的工业博物馆等。

5 结语

目前国内煤矿废弃地在相关国家政策推行后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煤矿废弃地可再生景观类型,要注重在煤矿开采初期采用一些生态修复技术实现边开发边治理,从而保证矿区辐射范围的环境稳定性。

猜你喜欢

遗迹矿业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灵渠历史文化遗迹探踪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新乐上层文化用火遗迹浅析
矿业企业境外资源风险管理的“道”与“术”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