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早春茄子壮苗培育技术

2020-11-28王利英

绿色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穴盘真叶小苗

刘 婧, 王利英, 乔 军

(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天津 300380)

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消费和种植习惯,选择耐低温、抗性强的品种,例如,山东地区比较广泛种植紫黑皮长茄,代表品种有济南长茄等,济南长茄的果实呈长卵形,外皮紫黑色,有光泽。果肉较疏松,品质较好,一般亩产4000 kg左右。京津冀地区比较广泛种植紫圆茄,代表品种有圆丰圆、快圆茄等。快圆茄为极早熟品种,圆丰园为天津科润蔬菜所选育的中早熟白肉紫圆茄,该品种植株健壮、连续坐果性强、果实着色均匀,且畸形果率极低,克服了早熟圆茄秧体早衰、中后期果实着色度降低表现出“白脑门”的产业难题。

2 苗床准备

北方早春茬茄子一般在11~12月前后播种,苗龄60~70 d左右。冬季温度低,一般选择具有加温条件的温室或铺设地热线育苗。普遍推广的电热线育苗,不仅有利于培育出适龄壮苗,使茄子苗根系发达且地热线可人工调节、自动控温灵活方便,使小苗不易受外界低温的影响便于管理。

铺设电热线前先把苗床底部拍实整平,将电线热按8~10 cm间距 S形往返布满床面,苗床两侧稍密一些,铺设时电热线不得剪短或串联使用,布线不得交叉、重叠和打结。上部均匀覆土3~5 cm,然后往上平整排放穴盘。茄果类育苗一般选用32或50穴苗盘。

3 种子处理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种子分为两种:有裸种也有经过处理的种子。若经过了杀菌促萌发处理的种子适合采用穴盘干籽直播育苗。未包衣种子要先经过处理流程如下:先将种子晒1~2 d,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泡种子20 min,或者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10 min,然后反复冲洗。再用50 ℃左右的温水浸种15 min,同时搅拌,使水温均匀,冷却后继续浸种8~12 min,反复搓洗捞出后开始催芽了。或用赤霉素(100~200 mg/mL)浸种12 min,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进行催芽处理。催芽处理时用多层纱布或毛巾包裹种子保持水分,在30℃左右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催芽,期间每天用室温下的清水冲洗种子一次,6 d左右开始露白,当50%种子发芽时即可播种。催芽过程中变温处理效果更好,即先在30 ℃左右的环境中催芽16 h,再在20 ℃左右的环境中催芽8 h,这样可以使芽出得齐、出得快。

4 基质准备及播种

育苗方式可分为穴盘基质育苗及营养土育苗两种方式。穴盘育苗可在市面直接购买茄果类育苗专用基质及穴盘。基质适情况添加杀菌剂及二胺以保障生长期肥效供应。加水搅拌时注意控制基质湿度,以手握成团不出水放手自然散开为准。穴盘选择32或50穴,首先在苗床上整齐排放并保证水平面高度一致,然后给穴盘和苗床喷杀菌剂消毒再均匀铺灌基质。

也可直接使用育苗温室表层土制作营养土育苗。方法为经过旋耕的表层土与过筛腐熟的圈粪按照3∶2混合,每立方米再添加50%的多菌灵与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者25%的甲霜灵和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 g,混合均匀后过筛即可平铺到苗床上,厚度约为10 cm左右。

播种时尽量选择晴朗天气播种,播种前要浇足够的底水,以湿透基质或培养土为宜。播种后覆盖1 cm的基质,再次浇足透水并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床土或穴盘内的湿度。出苗揭膜时间一般为4~7 d,视天气温度调节掌握,温度越高出苗越快,播种后应每天观察及时揭膜,防止小苗出土即被烫伤。

5 苗期管理

5.1 温度管理

播种到出苗:温度要高,白天 28~30 ℃,夜间 18~20 ℃,电热温床把温度调到 25 ℃左右,覆盖薄膜密闭,以促进幼苗尽快出土;出苗到炼苗:白天 20~28 ℃,夜间 15~18 ℃,电热温床把温度调到 20 ℃左右,幼苗出齐后,要注意给以充足的光照,促进幼苗尽快出新根恢复生长;小苗生长过程中温度过高极易发生窜苗,若温室内白天温度过高可通过适当开风调节温度,但小苗露土到真叶长出之前开风不宜过大,可在风口下方苗盘上方搭二层透明覆盖膜阻挡直吹风。

定植前 8~10 d降温炼苗: 白天 20 ℃左右,夜间 10~15 ℃。适天气情况电热温床逐渐降低温度至关闭。

5.2 水肥管理

播种时浇足水,一般小苗出土前因覆盖薄膜保湿不再需要补充水分。幼苗生长期浇水要慎重,揭膜后浇水保证见干见湿,一般基质或苗床表面发白就需要补水,浇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小苗时用喷壶均匀浇灌,后期叶片长起可用喷头浇透水。补水时不能浇大水,免得苗床底部积水,产生短路发生危险,若湿度过大也会导致苗期病害发生或引起冷害损伤。

苗期生长所需肥料主要靠配制的床土或基质供给,一般不需再施肥。若发现幼苗颜色呈淡绿色或其他缺肥症状,可以把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按1∶1的比例溶解,然后用温水配成浓度为0.5%的溶液,喷洒到叶面上,最后用清水冲去避免烧伤叶片,或选择更为安全的氨基酸类叶面肥直接配水喷施。

5.3 分苗管理

在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即可分苗,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分至育苗床时苗间距10 cm见方。刚分开的幼苗,要立即浇足透水并覆盖塑料薄膜,中午阳光最强时要搭上遮荫网进行遮荫,防止幼苗被晒蔫,待下午3点左右阳光减弱时再揭去遮挡物。

5.4 倒苗

盘育苗时,因早晚光照及温度差异,易出现不同区域内秧苗大小明显不一致的情况。此时可通过前后左右倒一倒位置,大小归类的办法进行整理,同时通过差异化的水肥管理等措施促使秧苗生长一致。

6 病虫害防治

幼苗期因温湿度控制不当,小苗易发生猝倒及沤根两种病害。一旦发生应立即使用苗期专用杀菌剂通过灌根的方式及时干预,并通过适当提高地热线温度降低发病。

幼苗期常见虫害多为潜叶蝇及粉虱类。虫害应以前期预防为主,应提前准备蓝板、黄板,出苗后悬挂于苗床上方诱捕,大量发生时再辅以苗期专用杀虫药物及时控制。

使用药物应强调幼苗2叶一心后才可喷施,剂量应控制在正常剂量的1/2以下。

7 嫁接

砧木一般选用无刺托鲁巴姆,该砧木的主要特点是同时抗黄萎病、枯萎病、 青枯病等多种茄果类重茬病害。托鲁巴姆种子发芽困难,因此在播种前应用药剂处理,方法是将种子置于 55~60 ℃温水中浸泡 15 min。 取出种子稍加风干后置于浓度为100 mg/L 的催芽剂溶液中浸泡 48 h,然后在 30 ℃下进行催芽。一般 10 d左右可陆续出芽,待种子大部分露白后即可播种,为便于管理,一般播于育苗床,待幼苗长至3叶一心时按幼苗大小分苗。当砧木5~7片真叶、接穗4~5片真叶时开始嫁接。嫁接时砧木高度应保留5 cm以上,不能过高或过矮,过高嫁接易倒伏、过矮定植时易埋上伤口。同时提前准备好酒精,操作时刀片及双手要及时消毒。

嫁接前提前支好拱棚,嫁接操作完成后马上放入拱棚内,并用杀菌剂水浇透,温度保持25~30 ℃之间。前7 d为伤口愈合期,湿度保持在90%左右,可完全密闭不透风,拱棚外层用遮阳网覆盖,防止阳光直射和棚内的温度过高。一周后可在上午或傍晚在拱棚两头远离嫁接处逐渐通风,但仍需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可通过喷洒杀菌剂水保持。再通过大约一周时间逐渐延长通风时间直至完全撤掉遮盖物。若中午苗子有萎蔫可单独加盖遮阳网,直至苗子能正常成活。

嫁接后 15~20 d待伤口完全愈合后,将嫁接夹去掉,及时抹去砧木的萌芽,保证接穗正常生长。

8 壮苗标准

株高 15~20 cm,7~8片真叶,叶片肥厚浓绿,茎粗壮,节间短,根系发达,土坨或营养钵完整,植株成塔形,门茄现花蕾,无病虫害,并经过低温锻炼的足龄幼苗。

猜你喜欢

穴盘真叶小苗
再现鲍森·詹森实验中的思考与探究
不想毕业的裘小苗
黄豆幼苗生长过程中第一真叶与第二真叶生理指标的比较
烟台地区番茄嫁接育苗技术要点
小宇一声喊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秋延辣椒穴盘基质育苗关键技术
守信
守信
蔬菜穴盘工厂化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