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有企业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的路径
2020-11-27张娟
张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内部审计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现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对企业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含义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同時结合实际探索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的有效实施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路径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国有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组织结构也日益复杂,对内部审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多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存在较大的提升,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仍面临着较多的制约因素。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含义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审计全覆盖”的要求,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是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不断拓展内部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提升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成效,对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切实防控和化解经营风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特点,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对象和内部审计范围两个方面来谈谈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含义。
(一)审计对象的全覆盖
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的审计监督,这就需要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触及基层单位和关键人员,对于大型的集团化国有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如果能够覆盖到所有部门和下属单位以及高管人员,全面加大审计力度、深化审计内容、强化监督作用,就可以说是审计全覆盖。
(二)审计范围的全覆盖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可以逐步覆盖到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和主要风险领域,充分发挥过程管控优势,结合公司各项业务的具体情况,有步骤、分阶段地开展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扫除审计监督的盲区,完善内控缺陷和风险隐患,不断推动审计监督的效能,从而进一步落实审计全覆盖的目标任务。
当然,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全覆盖并不是不分主次、盲目实施,对所有审计内容粗略的过一遍,而是要着眼大局,有深度、有侧重的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中的基石作用。内部审计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和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围绕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中心工作,以维护公司经济秩序、规范公司经济行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有的放矢,全面把握相关审计项目的总体情况,不断提高审计监督的效率和效果,做到应审必审、所审必严、有错必究,真正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制约因素
从国有企业近年来内部审计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开展时间较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目标任务的落实,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的时间较短,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尚不够健全。一方面,国有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部门重视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审计力量得不到应有的助力,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受到其他部门的干涉,审计工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都有所局限,审计结果也未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另一方面,现有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多为原则性条款,不同企业制定的内部标准也不尽相同,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规范体系,致使内部审计质量参差不齐。
(二)内部审计对象日益复杂多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涉足的行业和范围越来越广,这也意味着内部审计对象的范围愈加广泛,审计内容日益复杂多变。特别是集团化的国有企业都具有规模较大、层次多、地域分布广等特点,造成审计对象既多且杂的问题。而多数集团公司仍然选择在母公司设立集团审计部门的方式,由母公司审计部门统一负责内部各部门和下属单位的审计监督,子公司则不再单独设置审计部门,这样的机构设置导致了审计监督职能下沉度不足,难以满足企业现实业务需求的问题。
(三)内部审计人才资源渐显匮乏
内部审计的对象日益复杂,审计监督的任务艰巨繁重,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财务、审计等单方面的知识储备,但是国有企业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呈现出数量明显不足、知识储备较为局限、综合性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国有企业业务发展的多元化与内部审计人员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难以满足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度转型发展,对于现代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实施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过程中,只有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审计人才才能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目标。
(四)内部审计方式方法滞后欠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无论是业务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都已经进入信息化管理的时代,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手段已经很难发现企业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审计质量,国有企业的审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必须结合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监督工作模式和技术手段进行调整和创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仍然采取传统的方法和技术,缺乏创新性,也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难以对国有企业及下属单位的经营管理和财务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风险点,这也成为制约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国有企业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的路径探索
(一)优化审计监督结构,有效整合内外审计资源
针对现有审计人员无法满足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需求的困境,企业要加大力度对内外部审计资源的整合。首先,建立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三者之间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合理有效地利用外部审计的结果,弥补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的不足,同时发挥不同类型审计的特点和优势,从而集中力量围绕工作重心,落实审计监督责任,服务企业发展大局;其次,国有集团企业可以探索总部审计部门与基层单位的内外联动,设置灵活的人员流动机制,如在下属单位派驻内部审计人员,辅助监督工作的开展,进而推动审计结果的运用;最后,国有企业还可以从各部门和下属单位抽调业务能力较强的员工担任兼职审计人员,在有管理经验的内审负责人的带领下,适当配置懂业务、懂技术、懂法律、懂IT的内审人员,通过交叉审计的方式,充分利用兼职审计人员力量,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内部审计的压力,实现内审与业务的良好融合,还有助于提高业务部门和下属单位人员的专业水平,为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审计工作模式,推动审计信息平台建设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形势越来越复杂,国有企业的业务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加大,内部审计对象的数量和难度迅速增加,内部审计的内涵和外延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简单地依靠大规模增加审计人手的做法已不适应现实需要,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技术和方法的创新要求日益加剧。为了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的服务水平,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要树立现代化的审计理念,坚持科技强审的重要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大数据提供的便利,合理规划良好的审计网络体系,有效搭建功能完备的审计信息系统,将集团总部和下属单位都纳入其中,做到国有资本参与到哪里,内部审计就延伸到哪里,通过集团化审计信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审计业务流程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管理层在效益提升、风险防范和流程改进方面的需求,从而推动审计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加强审计交流培训,鼎力提升审计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效最终都体现在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中,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成为开展高层次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随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知识领域在实践发展中的不断拓展,审计技能也随着国有企业的业务发展不断更新升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只有通过广泛的理论知识和多维的实务学习,才能推动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全覆盖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采取请进来培训、走出去培训、自我培训等有效多样化的方式,围绕国有企业的审计重点及审计方法,优化审计部門人员知识结构,更新职业技能;二是加强与外单位审计部门的交流学习,开阔审计人员的视野,取长补短,积累工作经验,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水平;三是结合国有企业多元化的业务内容,积极参与业务部门的业务实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学习优秀的业务经验,着力打造高精度、全方位的内部审计队伍。
(四)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促进内部审计效能提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国有企业规范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和提质增效,只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内部审计的结果,才能真正实现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也才能真正体现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的价值所在。为了提升审计结果的运用,国有企业可以考虑转变传统的仅由审计部门督促被检查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及落实的模式,而是从企业内部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的职责与分工,把单一的审计监督与综合的咨询服务相结合,建立完整、连续、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避免内部审计部门孤身作战。在保持内审独立性的前提下,集中团队联动力量,加强监督、内控、风险等各道防线力量,同时充分发挥业务、财务等的条线管控功能,对内部审计结果进行深度转化,真正实现基于国有企业提质增效的内部审计价值。通过不断强化审计整改的跟踪检查工作,持续提升审计结果的运用效能,从而真正实现内部审计的价值。
结语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在覆盖面上仍存在着一定问题,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着“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国有企业不断健全审计工作机制,完善审计监督体系,推进审计全覆盖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国有企业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经济效益、推进廉政建设、提升企业价值。因此,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全覆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内部审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连静.大数据实现审计全覆盖的路径研究[J].财会研究,2019(02):59–63.
[2]罗兰.国有企业审计治理路径优化初探[J].财会学习,2019(13):154–155.
[3]夏宏.经济新常态下审计全覆盖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8(03):66–67.
[4]李丽.审计“全覆盖”的实现路径与机制[J].财会学习,2017(1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