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0-11-27马尧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11期
关键词:智慧评价建设

马尧

(长江建投地产(武汉)有限公司)

1 新型智慧城市介绍

新型智慧城市(见图1)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为主要目标,通过体系规划、信息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新生态。新型智慧城市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利于满足人类对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为此,我国实施了一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政策,进而助力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2 新型智慧城市特征

2.1 中国化

不同国家的城市建设发展情况存在差异。为达到最大化城市化建设发展效果,就需要根据本国城市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做好城市建设工作。我国新型智慧城市赋有中国化发展特征。国外在新型智慧城市注重“物”方面的发展建设。其中,国外主要把物联网、云计算等贯穿在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建设工作之中,注重开发智慧化、智能产品,以此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我国主要以“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心,注重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城市服务。与此同时,我国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着重解决城市人口承载力的问题。

2.2 融合化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属于新型智能技术,对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因此我国积极地把这些新型智能技术进行有效地融合,发挥这些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最大价值,保证城市互联沟通性[1]。

2.3 协同化

我国极力推进城市横向融通建设工作,侧重于协同治理城市。通过开展这些城市化建设工作,希望更好地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在协同化城市化建设下,城市将会形成统一的系统,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4 创新化

创新乃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我国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牢牢把握创新发展要点,促使城市发展建设拥有生机与活力。城市管理、产业布局、项目建设、技术优化等均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创新发展方向。

3 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3.1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

由于新型智慧城市对于提升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我国重视新型智慧城市构建工作。2014年8月,制定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就可以根据该意见为依据指导智慧城市建设,避免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偏离正确的方向,以此保障智慧城市建设效果。2015年12月,我国建立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负责统筹协调建设工作,进而提高城市建设效果与质量。若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出现了问题,该工作组就需要构建应对方案,保证城市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在国家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之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政策体系愈加完善,为具体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3.2 地方层面积极推进

国家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地方政府则根据国家在新型智慧城市方面的指示,层层地推进城市建设工作,以期早日完成城市建设目标。近年来,诸多副省级以上城市、地级城市等城市都在围绕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点以及重点逐步地进行建设活动。一般而言,不同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具体建设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乃是各大城市开展建设工作的主要围绕点。

3.3 持续开展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

我国针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了评价,检验城市建设效果。2017年,我国制定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之后则根据该指标,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工作。当年,我国共对220 个城市进行了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城市改善、优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而且可以为国家规划、指导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2019年,我国根据社会发展变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完善了评价指标,形成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该评价指标的实用价值比较高,为新型智慧化城市建设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搜集研究资料发现,2017年评价完成率为65.09%,2019年评价完成率达到81.36%。由此可见,全国各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不断地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健康发展[2]。

4 推进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

4.1 强化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可以为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指导,为此要积极地提升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水平。具体可从以下要点出发。

1)构建总体规划与指导意见

表明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步骤、建设计划、建设保障措施、建设方向等,以此支持与支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与此同时,要提供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指导建议,保证城市建设质量[3]。

2)建设体制机制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乃是一项系统的建设工作。为加快建设进程,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促使各政府、各部门配合开展建设工作。

3)做好评价监测引导工作

继续完善评价指标,增强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另外,要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好评价监测引导工作,帮助各大城市优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4.2 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化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所以我国需要全面地提升数字化城市建设水平。其中,就需要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城市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具体可从以下要点出发:

1)促进人、物互通共享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对于促进人、物互通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快5G 技术在全国各大范围的布局工作,提高5G 建设水平。同时要继续开发、升级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确保城市信息的共享性[4]。

2)保障基础设施的智能化

积极地建设智慧化路灯、智慧化排水系统、智慧化井盖等,开启城市智慧化管理工作,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智慧化基础设施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因此要做好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工作。

4.3 推进公共服务公平普惠

公共服务是一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事项,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推进公共服务公平普惠。具体可从以下要点出发:①应用信息技术。把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等信息技术融入到城市服务中,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服务事项的需求。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主要是围绕教育、社保、执法、养老等所构建的(见图1);②做好城市顶层发展布局工作。当前,区域整体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为保证更多的人得到优质的城市服务,就需要做好城市顶层发展布局工作。在布局时,要考虑区域发展差距,着力帮助城乡地区弥补智慧化服务发展短板,确保城乡地区人民享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果[5]。

图1 新型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事项

4.4 深化城市数据融合应用

我国要把数据融合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之中,推动城市健康发展。具体可从以下要点出发:

1)建立智能城市中枢

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项技术,全面地搜集、分析数据,为形成科学的发展决策提供数据依据,以此合理地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其中,政府需要应用数据做好医疗资源、防疫物资等应急处置工作,保证人民稳定发展生活。

2)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提高社会信用健康水平是社会重点发展方向。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要侧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政府而言,其需要公开政务信息,确保政务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可以保证公民有效监督政府行为,避免政府所开展建设工作的随意性[6]。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加快,给城市规划、发展带来了压力。智慧城市越来越不能够应对新的城市发展变化,因此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之上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构想,促进城市有效发展。我国建立了智慧城市试点,率先围绕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构想进行建设活动,根据在城市试点上产生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的经验,开展其他城市的建设工作,保证城市整体发展质量,以新型智慧城市成果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收入以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智慧评价建设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