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重点

2020-11-27郭卫莲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6期
关键词:含水量土体路基

郭卫莲

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忻州南高速公路分公司 山西忻州 034000

1 道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路面不平整

当前大多道路存在路面不平整、搓板以及波浪式起伏问题,不但会增大车辆的行驶阻力,还会导致车辆出现垂直振动问题,导致行车失衡,损害车辆内部机械部件,增加油耗。路面不平整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施工企业在路基路面施工前并未合理检测地基密度,没有均匀规范填料,也并未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无法达到既定的压实度要求。二是施工作业没有严格遵照技术规范,操作摊铺机时出现猛烈起步以及紧急制动等问题,无法保证摊铺的均匀度以致路面不平整。三是碾压作业操作不当,没有选择合理型号的压路机,无法保证路面的平整度[1]。

1.2 路面裂缝

路面出现裂缝后很容易渗入雨水,以致裂缝部位不断膨胀,长期积水且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便会出现唧浆,导致道路变为搓板路。裂缝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沥青路面反复受到车辆荷载的影响,长期便会出现弯曲变形问题,且当应力超出底面材料的疲劳强度时,底面便会开裂并逐步延伸至道路表面,出现平行、纵向的细微裂缝;水泥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出现收缩裂缝,反映至路面,并发展为网状裂缝;若施工人员没有合理处理施工缝,则会导致接缝不良问题,或使用沥青时没有结合气候条件,路面也可能出现横向裂缝,缝长还会贯穿整个路面。除此之外,摊铺时若没有认真处理结合处冷接缝,也会导致路面出现纵向裂缝问题[2]。

1.3 路基缺陷

当期部分道路出现局部沉陷以及失稳等问题,通车后出现纵向裂缝,并逐步发展为错台,甚至部分道路的横向裂缝反射至路面面层,破坏了道路的整体结构,导致路基缺陷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施工企业并未严格确定路基材料配比,没有做好路基填料含水量的控制工作,且未及时养护混凝土,导致路面出现积水问题。二是施工企业为了在工期内完工,精简施工流程,没有重视施工质量,以致降低了路基的承载力。

2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重点分析

2.1 路基施工技术重点

(1)前期准备。路基施工前应做好填料的选择工作,及时化验样本,确定材料的液性指数、渗透速度以及塑性指数等指标。同时,还应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土体的最优含水量与最大干容量,在分析样品颗粒的基础上,合理掌握颗粒的均匀度。除此之外,施工技术人员还应做好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工作,一旦发现不稳定边坡,施工企业应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开挖,并合理采用加固措施[3]。

(2)处理基地。一是填筑压实,施工人员在挖掘土方时应同时采用横向与纵向挖掘方法,提升施工效率。在结束挖掘作业后,还应全面清理道床中的杂物与碎石,采集施工现场的路基土样本,合理分析路基土塑性指标、有机质含量、含水量以及颗粒粒径等,根据结果确定土方松方系数、沉陷系数以及压缩系数等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应采用分层压实与填筑的方法进行压实作业,合理确定每一层厚度,并做好填料含水量的监测工作,保证填料处于最佳的含水状态。二是采用强夯技术,当施工现场的土体过于松软时,施工企业应利用重型机械强夯现场路基,保证平整性。在开始强夯作业前,施工人员应合理测算施工场地的高度、长度、宽度等参数,确定现场土层的实际含水量。若施工现场不适用强夯技术时,还应综合采用换土垫层与排水固结等方法,之后在开始强夯作业。强夯作业应选择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操作,保证夯击点与夯锤中心的一致性,并根据现场土体的实际稳定性确定夯入度、夯入次数以及夯击时间等。三是应合理控制裂缝,及时检测水泥稳定性与收缩性,保证满足设计要求。还应在施工材料中添加适量的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混凝土混合料用水量,降低裂缝的发生几率。除此之外,一旦发现施工现场路基出现缝隙与溶沟时,应立即使用水泥砂浆进行灌浆填充。四是冲击碾压,施工人员应及时清理、平整作业地段,无法转弯时还应设置转弯道,并根据设计图纸测量放样,确定施工地段的标高,以此计算冲击压力。除此之外,在进行碾压作业时应采用弧形冲碾,并及时测定现场土体的沉降量、含水量以及最大密度等参数,当土体含水量不足时还应适当补水,并保证合理的冲击碾压次数。五是做好雨水的反腐蚀工作,雨水中的腐蚀物质渗入至路面时,施工材料会因被腐蚀而影响路基路面的使用质量,此时应在路基边缘位置挖设沟渠,以合理引流雨水,避免损害道路。六是合理采用土工格栅技术,在抑制土体侧向变形的基础上,增大土壤的剪切阻力。同时,使用此施工技术还可以提升路面的负荷强度,避免路基土出现移位。当路基上层建筑受到较大压力时,通过采用土工格栅技术还可以增大路基土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压力与路基沉降量。七是做好路基路面的养护工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路基路面极易出现质量问题,此时应及时进行部分修补,处理路面病害,在充分压实底部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措施,提高道路的施工质量。且路面过度使用还会导致过量负荷问题,尽早养护也可以有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2.2 路面施工技术重点

首先是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在选择沥青前应做好检测工作,确定沥青的技术指标符合施工技术规程。在选择矿料前也应做好科学的检测工作,以保证材料强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盐酸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确定沥青中矿粉的含量。其次应强化施工管理,在实际开工前做好试验性施工,检测路面的稳定性,并通过车辙试验与冻融劈裂试验检测施工材料的适用性,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只有保证各项试验检测结果符合基本要求后才可以正式进行路面施工。在施工期间还应合理控制路基厚度与路面宽度,保证摊铺的连续性。最后是做好现场的排水工作,设置急流槽与排水沟,以便及时排除积水。在采用集中式排水方法时,应每间隔30m设置排水口,形成三角形的集水槽,保证积水的全部排出。

3 结语

当前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较多由人为因素引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路面的正常使用。对此,施工企业应针对性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不断提升施工质量水平,保证路基路面的正常安全使用。

猜你喜欢

含水量土体路基
基于渐近法的城市近接地下空间有限土体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眼干的人别选高含水量隐形眼镜
软黏土中静压桩打桩过程对土体强度和刚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数字说
无机土壤固化剂路基改良效果及应用研究
径流小区土壤含水量TDR法与烘干法测试相关关系探讨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