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在主流舆论中的运用与思考

2020-11-27牛鑫

商品与质量 2020年6期
关键词:网民新冠疫情

牛鑫

辽宁省互联网舆情监测中心 辽宁沈阳 11000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以其个性化、碎片化、高黏度的特点,在国内快速发展,带给人们丰富的视听享受,成为当下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生的媒介形态正在走向主流。

1 短视频兴起的原因分析

短视频行业兴起的背后,有着技术发展、网络生态变化等多种原因。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解决了时间和便利的问题,适应了当下网络碎片化传播的特点。搭建了普通人实现“明星梦”的平台,适应了普通人“视频化”展示个性的需要。智能手机的发展以及滤镜、美颜等软件的广泛应用降低了视频创作的门槛。真正做到了人人可拍,人人可看。抓住了年轻人的网络社交圈感知变化。他们需要新的产品、新的体验。短视频+社交、短视频+电商、短视频+综合资讯等新玩法吸引力广大网民。适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为网民通过网络创新创业提供了平台[1]。

2 短视频在主流舆论传播中的运用实践

2019年以来,短视频被普遍运用于重大题材的报道中。一些传统媒体入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2.1 主流舆论纷纷进驻主要短视频平台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初,人民日报抖音号的粉丝量超过7200万,央视新闻、央广网在抖音平台上的粉丝量也超过5000万。2019年,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打造的短视频聚合平台“人民日报+”上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央视频”APP,《新闻联播》正式入驻快手并开通了抖音号[2]。

2.2 主流媒体在短视频平台大放异彩

人民网公布的“2019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显示,全国超过半数的党报已经入驻抖音平台,传播力远远超过微博、微信及聚合新闻客户端。2019年11月,央视主持人康辉推出随同国家领导人希腊、巴西国事访问前后一系列Vlog引发全网关注热潮。

2.3 在重大宣传报道中,短视频异军突起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短视频平台唱响了“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新冠疫情发生后,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为代表的三大央媒和全国各地媒体,在快手上进行了多场疫情直播,累计超过10亿人次观看。

3 短视频在主流舆论传播运用中的思考

纵观主流媒体在短视频的发展及对爆款短视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如下的规律。

3.1 创意要“新”,要充分调动网民热情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报道中,央视网找到了地域性食物代表载体——武汉热干面,以小吃代表每一个地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全国人民对湖北的支持,独到的创意和暖心的风格深深打动广大网友。创意既结合了当下的抗疫形势,又符合全面禁“足”情况下网民的生活状态,从而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参与[3]。

3.2 节点要“跟”,要抓住重大时间节点精准发力

同样的短视频,如果注重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前夕,湖北日报抖音号发布题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一位95岁老兵的敬礼》的短视频,将镜头对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张富清。很短的时间内,就收获了3100万播放量,180万点赞量和3万条留言。新冠疫情发生后,与钟南山相关的系列短视频更是引发了刷屏。

3.3 角度要“巧”,要有巧妙的切入点

新华网打造的《国家相册》微纪录片,用平民化的视角讨论国与家的变迁,非常好地传播了我们国家的当代史、发展史、奋斗史。《新闻联播》的《主播说联播》短视频,主持人运用通俗、贴地气的网络语言,表达对重大事件和新闻热点的个性评论,给广大网民带来新鲜体验,每期的播放量均达千万以上。

3.4 表达要“潮”,要符合网络化的特点

短视频要既有“新潮感”,又要有“网感”。央视《国家宝藏》栏目短视频将国宝的“前世传奇”与“今生故事”结合起来,邀请明星出演以小剧场形态讲述国宝故事,获得了网民认同。同样,抖音与国内7家知名博物馆联手推出的文物创意短视频《文物戏精大会》在表达手法上大胆突破,让“沉默”的文物“动”了起来,让受众大开眼界。

3.5 内容要“温”,表达要暖人心

这些暖视频没有宏大叙事,没有精良制作,没有明星大腕,只要那个打动人的瞬间,就能给我们留下温暖的记忆。湖北日报制作的《女童高烧急需送医民警暂停抓捕毒贩先救人》《武汉公交司机秒变“消防员”救火》等一批暖新闻短视频,在报抖音平台上点击量均超过千万。在抗击新冠疫情报道中,潇湘晨报分享的短视频“抗疫一线95后女护士的双手”引发网友共鸣。

3.6 叙事要“平”,文风要“变”

主流媒体在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上,叙事要平实,文风要有转变,一定要打破其相对严肃的刻板印象,通过推出运用情感传播策略的可视化形态内容产品,激发受众的共鸣。也就是说,短视频风趣、幽默,要贴近百姓生活,要有适合短视频表现的内容。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人民日报》每天坚持在抖音和快手平台上发布数条科普辟谣内容,在扼杀谣言的同时,为观众带来“佩戴口罩”“正确洗手”等行之有效的防疫知识。李子柒的系列视频以其平实、温馨的内容创造了对外文化传播的奇迹。

3.7 技术要“酷”,要善于运用最新的网络技术

如将VR直播、无人机航拍等融入到视频制作的特效技术中去,往往能够打造出现象级的正能量作品。同时,要学会综合应用多种直播技术。在抗击疫情报道中,央视网“为天使护航我们一起云陪伴”开创了“慢直播+移动直播+连麦云直播”三种直播形态有机融合的全新模式,受到了网民的普遍欢迎。

4 结语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看到了短视频在传播社会正能量、传递主流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对短视频来说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用流量传递正能量,短视频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网民新冠疫情
战疫情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抗疫情 显担当
新冠病毒的自白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