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扶贫资产及收益管理的思考

2020-11-27王艳梅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5期
关键词:收益分配管护收益

王艳梅

山东省费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山东临沂 273400

扶贫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是扶贫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对扶贫资产管理制度、管理过程及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考评,通过预先设定的一系列方法、标准和程序,对定性和定量数据进行观察、采集、集中统计、整理、提取、整合,并最终做出客观的考核和评价。

1 强化管护,发挥扶贫资产使用实效

探索扶贫资产管护工作新模式,建立完善扶贫成果长效机制。一是针对我县扶贫资金投入情况,进行一次产权化再核实。进一步明确投入资金来源、形成产权归属,再梳理乡、村扶贫资产管理台账,确保家底清楚、产权清晰。二是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在厘清资产权属基础上,健全后续管护制度,明确权属、管护、使用三方职责,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产使用效益。在可能的情况下,县财政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专项用于扶贫资产管护[1]。

2 科技引导、实现扶贫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乡村振兴下的部分扶贫项目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依托科技的引导。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集成农业生产过程信息,专业分析数据,并指导相关生产经营,同时还可借助云计算、远程控制和监测等技术来实现精准农业的发展。同时还可借鉴国内外的新模式新概念,积极进行部分特色扶贫项目的实验,引进先进生产科技来改进项目的运营能力,从而实现扶贫资产的保值增值。

3 建立扶贫资产管理评价发布、奖惩制度

扶贫资产绩效评价结果应定期发布,发布时间与发布方式应参考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的发布情况。对于那些资产的产权安排和管理模式有效,产生的扶贫效果好、相对公平,群众评价好的资产管理模式,应该鼓励并加以推广,对于存在问题的资产管理模式要及时加以制止。同时可以将扶贫资产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评价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的补充,在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中作为参考[2]。

4 资产收益分配结构要均衡

在资产收益扶贫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健全的背景下,平均分配、保底收益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从“收益资金直接扶持到户到人”的政策出发点来看,乡村集中统筹使用方式下精准扶贫帮扶资金投资收益权应全部归贫困户分享。财政精准扶贫帮扶资金的收益分配,应遵循精确“滴灌”“点穴”帮扶,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的原则。由于扶贫资产产权没有明晰到户,在投资收益的分配上,随意性较强,有些地方将财政精准扶贫帮扶资金投资的收益,明确规定了村集体、贫困户的分配比例,要合理确定村集体与贫困户的分配结构,要做到两者兼顾,财政扶贫资金投资收益分配上不能有“重”村集体、“轻”贫困户的倾向。

5 完善政策措施,努力规避市场风险

由于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农业生产经营不可能只盈不亏,因此资产收益扶贫后,贫困户入股公司、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如果管理不善、严重亏损,村集体和贫困户就会没有收益,严重时还会出现负债。签订收益协议时,部分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并没有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风险责任和退出责任等具体事项,导致风险转嫁给合作社、村集体以及贫困户。因此要选择优势产业项目,制订产业发展规划,优选保障系数高的盈利项目,同时要让村集体和贫困户参与扶贫项目和入股企业的选定、入股企业协议的签订、资产收益分红方案的制定、扶贫项目的建设等。还要完善政策性保险、财政补贴、信用担保等风险防范机制。资产收益扶贫必须要实行有限责任制,假如企业破产,清产核资时应当按照股份来分担风险。还要增加贫困户“优先股”“保底分红”等收益分红方式,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办法。

6 建立扶贫资产绩效考评制度

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建立以来,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受到严格监管,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科学评价,对资金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而扶贫资产绩效考评的缺失,使对扶贫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益的评价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建立一整套扶贫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制度,并将其与扶贫资产管理相结合,将原有的管理转变为绩效管理,增加管理的科学性,提高管理水平[3]。

7 对收益分配及资产处置进行统一管理

收益分配及资产处置进行统一是非常一项重要策略。首先是统一收益分配,具体来讲,就是扶贫资金收益类型如果为租金,其应优先分配至贫困户增收方面,如果扶贫资金投入至合作社或者是企业时,则需要实行保底分红;其次是资产处置方面,在这一工作过程中,任何单位及个人都不应对扶贫资产进行随意的处置,并且在资金应用过程中,应保证资金用途以及数量均符合相关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

8 扶贫资金管理的改进建议

提高站位,注重整体谋划。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理论,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全面落实打赢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决策部署。在脱贫攻坚关键阶段,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找准定位,统筹谋划。持续加大财政扶贫保障,有序推进财政专项扶贫各项重点工作。

完善制度,规范资金使用。及时出台县级扶贫资金管理考核办法,对项目单位和项目主体实施考核,重点考核扶贫资金绩效;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结果全部在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在内容全面、方式灵活、社会知晓的前提下,确保项目在阳光下管理,资金在阳光下运行,从而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绩效。

运用平台,实现动态监控。将各类扶贫资金全面纳入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实行统一管理。充分利用动态监控平台,围绕扶贫资金绩效考核内容,强化日常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审计、绩效评价与考核等各项工作机制,实现对扶贫资金和项目全面、 真实、准确的实时动态监控。

猜你喜欢

收益分配管护收益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有户口但无承包地 无权参与收益分配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纠纷解决的路径选择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背景下的收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