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策略分析

2020-11-27梁涛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30期
关键词:财政预算财务会计行政

梁涛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财政局,陕西 西安 710100)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体系、社会体系等都发生了变革,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顺应社会发展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是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政府部门的其他职能进行完善,确保行政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预算管理在实际进展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严重影响预算管理工作进展的很多问题,降低了预算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要想最大化的发挥预算管理的职能就应杜绝腐败,建立完整的资金管理体系,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水平。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预算资金工作做不到位

部分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工作基础薄弱,在编制预算方案中,部分人员制定方案过程比较盲目,单纯地去依照各部门申报预算计划,来给各部门设置预算目标。部分单位的预算工作是由财务人员来执行,但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精力有限,工作能力还达不到预算工作的要求,就会导致单位在开展资金预算工作时存在较大的困难。在执行资金预算方案,部分人员不太配合预算工作的开展,经常会造成滥用预算的不良现象产生。在预算的审批期间,部分单位也未能够制定一个比较合规、严谨的调整机制、调整制度,来合理地去调整预算计划和预算目标,给相关人员分配的预算调整权限也不够清晰。

(二)财政预算管理监督较差

对于财政预算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对财政预算管理进行有效控制,严格规范财政预算的执行。当前的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忽视财政预算管理,因而对于财政预算监督机制的建设力度也不够,虽然有相关的条例制度,却无法有效贯彻落实,致使财政预算管理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对资金使用的随意性较强,甚至预支严重过度,给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造成极大不便,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展开。

(三)对于财务会计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管理人员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缺乏对于财务会计管理的全面认识,因此导致管理工作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也会受到管理人员观念的影响,导致日常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另外,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财务会计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所以没有给予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必要的重视,甚至认为管理工作无关紧要。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只有改变管理人员的传统观念,才能够有效提升财务会计内部管理工作的效果。

(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低下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许多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较差,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工作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必然选择,但在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中,多数财务人员却缺乏信息技术这一方面的基本能力,无法运用科学的信息技术全面合理对财政预算进行管理,致使财政管理中不断出现各种问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资金合理利用

行政事业单位实财政预算管理实际上是对行政财政方面的有效监督,财政预算管理对所有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做到对资金的合理控制,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另外,实行财政预算管理可以对行政单位整个财政系统进行完善,对所有资金的流向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细化预算管理的各项工作,从根本上优化资金的结构,有效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率,杜绝奢侈浪费现象的发生,完善财政预算资金管理体系。

(二)加强内部管理水平

财政预算资金管理作为政府行政单位所有管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可以对财政资金进行良好的规划,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与控制,对行政单位的日常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调节。财政预算的实行平衡了事业单位的收支,将贪污腐败现象扼杀在“摇篮里”,使行政单位的每一项工作都更加合理的进行,顺应我国体制的改革,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整体效益。

(三)提高资金安全保障

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稳定性和科学性主要从资金的安全保障中体现出来,所以就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而言,保障资金安全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资金的分配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行,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做好财务会计部门的控制工作,并不断提升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控制力度,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资金的应用和分配合理性,为资金的妥善应用提供保障。

(四)辅助政府宏观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运转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政府的拨款保证行政单位工作的开展。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进行了改革,通过对资金的合理预算和对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控保证行政单位应用的每一笔资金都合理。深度落实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并保证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上报政府,让政府对使用情况充分了解,做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宏观调控,落实改善民生的发展理念,提高对工作人员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服务水平。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对预算编制进行完善

良好的编制方法能够有效完善预算编制系统,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单位所有人员的参加,保证预算编制的高透明性,做到公平公正合情合理。行政人员在对预算进行编

制之前应当对国家颁布的《预算法》进行充分的了解,依照法律的明确标准,结合单位的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对整个财政预算进行编制统筹,保证编制过程中每项数据的真实性,从而制定出最好的预算编制,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社会服务性。

(二)对组织体系进行重新考量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不应该止步不前,以传统组织体系为新的管理标准。单位领导应该根据单位的发展状况,参考每个工作人员的意见完善组织体系,加强单位里每一个人的预算管理意识,重视预算管理的重要地位,使预算管理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领导人应该以单位的整体效益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单位服务水平为目的,使整个预算组织体系的完善更加客观,促进预算管理工作有效运行。

(三)对监督制度重新制定

有效的监督是预算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好的监督制度能够对单位每一个工作人员产生约束,避免贪污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因此,在管理制度构建过程中,应该对监督制度更加注重,将监督工作进行落实,保证政府资金的流向合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保证工作的公平公正。

(四)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提高驾驭新兴技术的能力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交易方式和手段呈现多样化、实用化。先后有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等多种支付方式。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网银支付资金已成常态,但也伴随着资金风险,诸如钓鱼网站、非法链接、木马病毒等,严重威胁着事业单位资金安全。这就要求单位既要有"火眼金睛"加以识别,又要有"金钟罩"加以防范。具体做法就是处理业务的单位内网与互联网分开,安装单位统一的病毒防护软件,防止病毒入侵。

(五)从实际工作出发加大监管力度

监督和管理工作,对于财政部门的意义在于指导财务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也在于为管理的执行创造条件和环境。从会计工作本身的角度出发,其工作的开展效果和科学性,需要借助有效的监管措施落实。第一,监管工作应当注重专项性,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当通过吸收专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和各个岗位与部门的管理人员,共同组建一个负责财政预算资金专项监管的团队,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监管达到提升监管力度的目的。第二,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系统。这一点主要是指,管理和监管工作,可以借助专业的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等专业管理软件的协同工作,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开展与财务部门中的工作和资金流动实现联动性,为管理的成效监督提供便利。

四、结束语

本文以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在行政单位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出发点,探讨行政单位中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才能让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行政单位工作的规范开展需要依靠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稳定运行,财政预算管理是对行政单位资金的合理利用最大化,使政府行政单位展示自身的公共职能,提高为人民工作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将财政预算资金的效益发挥到最大程度。

猜你喜欢

财政预算财务会计行政
行政学人
关于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澳大利亚财政预算制度与议会监督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