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20-11-27谭霜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30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财务人员管理系统

谭霜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力学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21)

近年来,信息技术呈跨越式增长,这对各个行业领域的高效发展都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事业单位在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可以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高效发展,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保障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提高单位整体的运转效率等诸多优点。由此可见,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改革

实现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创建财务管理系统可以促进事业单位财务改革效果的提高。随着经济市场的建设,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财务工作的强度和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出财务人员的工作极限。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很容易让财务人员失去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工作内容出现一些失误等现象。而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解决目前事业单位中出现的财务工作问题,以此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利用管理系统可以明确知道财务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方便事业单位管理者的考核,同时可以将事业单位内控环节嵌入其中,实现事业单位管理的高效性。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事业单位创新发展的必要举措

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单位创新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但是,在目前阶段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这等于说存在着很多的发展空间。通过实现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打破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提高单位财务人员整体的综合素质,实现财务集中管理,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改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带动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以此推动事业单位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可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根本上杜绝财务信息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基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财务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将每笔的资金来源和支出的具体情况录入财务管理系统中,包括支出资金的人员姓名、时间、去向等等,然后由计算机设备进行计算,保障数据的准确程度;再由内部平台汇报给上层管理人员进行核对,保障数据无误才可以添加水印进行上传,从而更好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四)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单位整体的运转效率

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财务工作模式,创建了全新的财务工作管理体系,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障了财务管理体系的运行,将众多单一的财务数据整合成一个统一庞大的财务信息数据库,为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了绝对的支持;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的集成化,加强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减少各种不必要的人力和资金的支出,提高单位整体的运转效率。

二、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一)财务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

在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中资金不足是导致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较难展开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导致事业单位没有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以及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因此,后期的维护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展开,造成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功能并不完善,这会降低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在以往的财务信息建设中,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相对来说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有财务人员进行主导,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能做到完全的信息化;完善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要做到以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主导,财务人员辅助完成财务工作。

(二)财务管理信息技术软件升级困难

财务管理信息技术软件升级困难是导致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薄弱环节之一。其主要是因为事业单位中缺少信息技术人才导致的,再加上财务人员没有良好的网络计算机操作能力,使得财务管理信息技术软件不能发挥出良好的使用价值。所以,事业单位要对人才的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建设信息技术人才队伍,组织财务人员积极开展关于网络计算机操作的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再有一点就是财务管理信息技术软件老化,不能承载过多的财务信息数据,不具备升级的价值[1]。

(三)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中缺乏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中缺乏信息共享平台,浪费了信息技术作为共享的主要功能。在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管理模式过于单一,财务信息不能做到统一化管理,导致财务信息传递不能做到时效性。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财务信息的闭塞,造成一定的被动和信息的滞后,很难保障财务工作的效率,影响了事业单位整体的经济效益,造成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不能做到高效展开。

(四)财务信息化体系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较弱

在目前阶段,财务信息化体系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弱,不能很好地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一旦发生信息数据泄露,对事业单位造成的危险将是不可预估的。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卓越发展,一些微小的信息都能编织成一张大网,容易造成一定的信息数据泄露;再加上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健全,根据系统漏洞受到恶意攻击的事件时有发生,由此会造成财务管理系统瘫痪等现象。同时,财务数据信息无法做到同步传输,时常发生数据迟缓现象,对财务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严重阻碍财务信息化建设,所以事业单位一定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2]。

三、事业单位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扩充财务信息化建设预算资金,着眼于单位的远景发展

事业单位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首先就要扩充财务信息化建设预算资金,进而有助于推动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用来维护财务信息化建设和招聘专业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保障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完整性,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事业单位首先要引进更加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以期提高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其次,事业单位要购买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更好地承载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最后,需要加大资金投入用来维护各种财务管理系统。总而言之,若想加强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加大对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才能保障财务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二)引入先进成熟的管理技术软件,延长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使用周期

事业单位需要引进先进成熟的管理技术软件,进而能够延长财务管理的使用周期,使事业单位财务能够做到信息化,不断地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阶段,事业单位并不具备创建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所以需要事业单位向外进行引进或购买先进的管理系统。在原有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事业单位对采购、分销、库存、核算成本等多种财务信息和风险评估等财务问题,合理地添加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价值,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在财务工作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实现财务工作数字化、信息化;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流通管理,做到每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向都做到透明化,更好推进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3]。

(三)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发挥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优势

事业单位要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发挥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优势。随着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与发展,计算机与网络得到了普及应用。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实现沟通、学习等做到信息共享,合理地分享自己的财务信息化工作。事业单位要根据计算机技术的这一特点打造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时效性,使事业单位管理者能够快速地了解单位各项资金的运行情况,让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做到紧密联系,实现信息共享,清晰地掌握财务基本数据信息,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共享性、时效性、公开性,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优势,促进事业单位能够长久发展。

(四)主抓网络安全管理,保障单位财务信息数据安全

人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便利、分享自己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安全问题,例如信息泄露、被人恶意攻击等。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注意网络安全管理,保障单位财务信息数据的安全,避免造成信息数据泄露、遭受恶意攻击导致信息失踪等情况的发生。首先,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杜绝使用办公设备查询无关工作内容的网址,设立安全登录平台口令,并定期进行更换,严格禁止财务人员将口令向外传递。其次,事业单位要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升级优化防火墙,仔细检查管理系统中是否存在漏洞,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优化管理系统的运行环境,切实保护单位财务信息数据的安全。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并非朝夕之功,它是一项长期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财务信息化进行反思和总结,紧跟时代脚步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信息管理系统,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向信息化迈进,实现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系统财务人员管理系统
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在选煤生产中的应用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
基于三维TGIS的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