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地宫出土唐髹漆平脱秘色瓷碗髹漆工艺初探
2020-11-27张勇剑杨军昌
张勇剑 ,杨军昌 ,姜 捷
(1.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54; 2.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72;3. 法门寺博物馆,陕西宝鸡 722201)
0 引 言
在1987年的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中[1],出土一对髹漆平脱秘色瓷碗(图1)。这对秘色瓷碗通高8.2 cm,深7.1 cm,口径23.7 cm,重约596 g;瓷碗内侧为青黄色,外壁髹漆,为五曲,每曲由银薄片制成的中间鎏金的雀鸟团花作装饰;瓷碗口沿和圈足均用银箍相扣。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髹漆平脱秘色瓷碗为目前中国考古出土文物中绝无仅有,是秘色瓷与金银装饰、髹漆工艺完美结合的极为难得的唐代稀有艺术珍品。两件髹漆平脱瓷碗出土后,先保存于西安一处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中,又于1988年底交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至今保存在文物库房的冷藏柜中[2-3]。
这对髹漆平脱秘色瓷碗在法门寺地宫中保存有一千余年。虽然地下潮湿环境对其有影响,但整体保存尚好。2008年6月,发现其保存状况令人担忧(图1)。髹漆层出现大面积开裂、起翘和不均匀的空鼓,局部出现脱落,还有霉菌滋生等;银饰图案部分有一定程度的腐蚀,局部出现开裂、移位,或脱落,如髹漆瓷碗圈足银箍就出现开裂、脱落。本研究利用脱落的髹漆、银扣残块,对其材料进行检测与分析,以探讨其髹漆工艺,为文物保护修复、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史研究提供可靠参考。
图1 髹漆层出现开裂、空鼓、起翘、局部脱落;银箍断裂、脱落等(FD4:004)Fig.1 Cracking, hollowness, unwarping and partly falling off on the lacquer section
1 样品和方法
检测分析的脱落样品共2个,均来自编号为FD4:004髹漆平脱秘色瓷碗上脱落下来的残块:1个样品是髹漆层残块,脱落于近口沿处;1个样品是银扣样品,脱落于圈足处的银箍(图1)。
本研究根据不同样品类别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髹漆残块样品用光学显微镜与SEM进行表面形貌、痕迹观察,用EDS对特定区域中的元素进行检测,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漆层材料属性进行确定;银箍残块样品用SEM观察,用EDS手段检测残块样品中所含元素,并进行归一处理。
所用分析仪器型号如下:日本KEYENCE光学显微镜,型号为VHX-60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型号为VEGA TS5136XM;能谱分析仪(EDS),型号为INCA-300;红外分析仪,德国Bruker公司的型号为Tensor 27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髹漆层样品观察分析的内容包括样品内外侧的平面形貌和剖面结构,其目的是为髹漆工艺的研究提供依据。髹漆残块样品的内侧是指残块样品靠近瓷碗瓷面的一侧。髹漆层内外侧平面的观察,是直接把样品放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下进行观察,并照相记录(SEM观察时要对样品表面喷碳)。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的同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能谱分析(EDS),以了解特定区域的元素成分组成。
2 结 果
2.1 髹漆残块样品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髹漆残块样品的显微观察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残块样品的内外侧观察,其结果见图2~4所示;另一项是残块样品的剖面观察,其观察的结果见图5所示。
1) 样品内外侧表面观察。图2~4是髹漆残样内外侧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照片,从照片上可以清楚看到样品内外表面形貌和颜色的不同:外表面比较平整,而内表面凹凸不平(图2);外表面呈黑褐色,内表面呈棕黄色;在残块外表面可看到抛光时留下的痕迹(图3),在内表面可以看到沿不同方向分布的纤维痕迹(图4),而且纤维痕迹上面有一层类似腻子的东西(看上去比较黏糊),应该是漆灰(底子)。漆灰中极可能调和有桐油。有分析者认为,桐油的加入有利于大漆的成膜[4]。
图2 髹漆残块样品的显微照片Fig.2 Micrographs of the lacquer fragment
图3 髹漆残块样品外表面显微放大图Fig.3 Enlarged micrograph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lacquer fragment
图4 髹漆残块样品内表面显微放大图Fig.4 Enlarged micrograph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lacquer fragment
2) 残块样品的剖面观察。残块样品剖面的显微观察需要对样品进行制备。残块样品首先用环氧树脂包埋,然后进行磨光、抛光后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图5是髹漆残块样品剖面在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照片,可看到髹漆残块剖面有3层,从外向内依次用①、②、③标记,见图5所示。髹漆残样3层中最外层①比较薄且较细腻,中间层②比最外层①厚,且其中填充有填料,最内层③比中间层②厚。在前面的显微观察时得知,最外表面比较平整,经过了抛光处理,而内表面凹凸不平,而且其中有填充物。最内层应是用漆灰打的底,以便髹漆层与瓷碗的瓷面结合牢固。
图5 髹漆样品的剖面结构Fig.5 Structure of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lacquer fragment
2.2 髹漆残块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1) 样品内外侧表面观察。在把残样粘贴在扫描电镜样品台时,考虑要从不同角度对样品进行观察,以获取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图6是髹漆残块样品外表面的电子图像。可见其表面整体比较光整,但局部有裂纹,还可见有空洞的分布。这里要说明的是,表面有很多纤维状堆积物,这些纤维状堆积物是文物出土后工作人员用数十张滤纸包裹器物留下的残留物,不是文物本体的材料。
图6 漆样品外表面电子图像Fig.6 Electronic imag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lacquer fragment
图7~8是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髹漆残块样品内表面的电子图像。可见其表面凹凸不平,最上面是与瓷碗瓷面粘接的部分,应该是髹漆前的打底层。这一层看上去材料都比较细密,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底子有两层,局部可见两层的叠加情况;此外,还可以看到底子下面中间层的纵横交错的纤维质材料(图8~9),其纤维呈扁平管状,实际测量显示其纤维宽度在4~8 μm不等,较宽处有20 μm,纤维质材料的壁厚约2 μm(图9)。
图7 髹漆残块样品内表面最上层的电子图像Fig.7 Electronic image of the uppermost layer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lacquer fragment
图8 髹漆残块样品内表面最下层的电子图像Fig.8 Electronic image of the lowermost layer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lacquer fragment
图9 底子下面纤维质材料电子图像Fig.9 Electronic image of the fibrous material of the primer
在对髹漆残块表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能谱分析,结果显示两面的材料中除含有大量O、C之外,还含有Ca、Al、Si、Fe等(表1)。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能谱分析(EDS)表明,在打底的材料、纤维下面的填料中均发现有分布较均匀的银,而且在分析髹漆残块外表面时也同样发现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银。笔者认为,银是有意添加进去的,至于添加银的原因尚不清楚。
表1 髹漆残块样品不同部位EDS检测结果Table 1 EDS test result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lacquer fragment (%)
2) 样品的剖面观察。图10为髹漆残块样品剖面的电子图像,可清楚看到髹漆残块的3层结构。实际测量显示,髹漆层厚度大约有36 μm,由里向外分别约为11 μm、16 μm和7 μm。从图像中也可清晰地看到,内外表面都比较密实,而中间层填充物材料中有颗粒状物质,还有孔洞存在。孔洞应是这一层中纤维质材料的存在所致(图9,图11)。
图10 髹漆层样品剖面电子图像Fig.10 Electronic image of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lacquer fragment
图11 髹漆层样品断面电子图像Fig.11 Electronic image of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lacquer fragment
2.3 髹漆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这里所分析的漆皮样品是从髹漆平脱瓷碗表面髹漆层中脱落的样品,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
脱落漆皮的红外分析图谱见图12所示。由图可以看到:在3 200~3 600 cm-1处有一个宽大的吸收峰,一般认为这个峰属于漆酚苯环上羟基(-OH)的红外吸收峰;在2 927 cm-1和2 853 cm-1左右的峰是亚甲基(-CH2)的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1 589 cm-1和1 035 cm-1左右处有吸收峰,1 650~1 450 cm-1是苯环的C-C伸缩振动吸收区,处于1 470~1 370 cm-1范围内。一般认为这个范围内的吸收峰属于烷基的变形振动吸收带。在1 080 cm-1左右有很强的吸收峰,此处是由醚键C-O-C引起的伸缩振动吸收带(一般在1 100 cm-1附近)。生漆成膜时,由于漆酚中含有不饱和键及酚羟基,在漆酶和氧的作用下,由小分子聚合成低聚物,最后交织成高聚物。在这个过程中,漆酚之间发生氧化聚合,通过醚键和碳-碳键键合,形成高度交联的漆膜结构。因此,在漆膜的红外光谱图中,有C-O-C引起的吸收带。
图12 法门寺髹漆平脱秘色瓷碗表面漆皮样品的红外图谱Fig.12 Infrared spectrum of a lacquer sample from Mise porcelain bowls with lacquer decoration employing gold and silver inlay
保护工作者曾对秦始皇陵兵马俑彩绘底层材料进行过分析,确定为大漆[5]。该漆膜在3 430、2 926、2 854、1 625、1 407、1 032 cm-1等处有吸收峰。
对比发现,本研究漆皮样品的红外光谱图与秦俑底层漆膜的红外光谱图很相似。因此,可以进一步确定此样品都是漆膜。
2.4 银扣残块的扫描能谱分析结果
银扣残块样品来自从髹漆平脱秘色瓷碗圈足上脱落下来的,其位置见图1所示。扫描电镜中测量表明,脱落银扣样品厚度约430 μm,其EDS分析结果见表2所列。
表2 银质样品的EDS分析结果Table 2 EDS analysis results of silver samples (%)
2.5 鎏金银雀鸟团花与髹漆层结合部位的观察
这一对法门寺出土的髹漆平脱秘色瓷碗尺寸大小、结构特征、纹饰造型基本相同。在瓷碗腹部中间部位装饰5组鎏金银质雀鸟团花图案(图13)。观察发现,鎏金银质团花是在一整块银片上经过刻镂加工成形的,所以图案线条边沿均较粗糙。透过鎏金银质雀鸟团花边缘髹漆脱落的部位,观察到鎏金银团花是压在纵横交错的纤维质材料的上面的(图14)。也就是说,从剖面上来看,鎏金银质团花是压在髹漆剖面的第二层的上面(图10中的②)。
图13 法门寺髹漆平脱秘色瓷碗俯视图及其病害图Fig.13 Planform and disease map of Mise porcelain bowls with lacquer decoration employing gold and silver inlay
图14 鎏金银质团花与髹漆层的叠压关系Fig.14 Overl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ilded silver pattern and the lacquer layer
3 结 论
光学显微与SEM观察发现,髹漆层在打底时腻子用了两层,之后,纵横交错粘贴纤维质材料,然后上两道漆,最后进行抛光处理。进一步的能谱分析还表明,打底所用材料和大漆中均加入了少量的银粉,但打底所用材料以及纤维质材料属性尚需深入分析与研究才能明确。
在对髹漆平脱秘色瓷碗细致观察、分析,以及在对髹漆残样检测分析基础上综合研究,其工艺流程大致如下:
1) 修整烧造好的秘色瓷碗;
2) 在瓷碗表面用腻子打底,涂抹2层腻子;
3) 用胶粘结纤维质材料;
4) 粘贴鎏金银质雀鸟团花;
5) 整体饰2层大漆;
6) 修整并抛光髹漆层至鎏金银质雀鸟团花完全露出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