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分析研究
2020-11-27宋秋韵
宋秋韵
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风险也日益突出。 现实中手机诈骗层出不穷,其中绝大多数钱款就是从手机中第三方支付的App 里转走的,严重威胁着每一个家庭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可见,第三方支付的安全不仅是用户的强烈需求,更是整个社会经济体制运行的重要保障。
一、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风险分析
中国目前第三方网上支付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法律责任模糊
尽管第三方支付行业已逐渐发展壮大,但是仍旧属于新兴事物,即使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提高了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力度,但具体的法律法规还未落实完善,目前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对例如第三方支付市场准入资格的鉴定、对第三方支付业务活动的监管、客户与银行双方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等,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二)第三方支付公司定位不明确
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主体的定位问题在社会上受到很大的质疑。 2009年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定位是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 然而大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对自身的定义却不是金融机构,例如:支付宝在《支付宝服务协议》中声明:“支付宝服务是由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向支付宝用户提供的支付宝软件系统附随的货款代收代付的中介服务。”然而,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涉及的业务基本都是金融业的,定义成网络科技公司难免会遭人非议。 与此同时,公司定位的不准确也会造成对其监管的难度增加。
二、第三方支付的金融风险
(一)洗钱风险
目前很多第三方支付平台都不需要实名注册,客户只需在第三方支付机构注册一个切割成虚拟的账号就可以快速地转移资金。 由于整个支付结算的过程被第三方支付机构切割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交易过程,即使同一笔交易在同一家银行发生,由于这两个交易过程毫无关联,银行系统也无法监测到资金的动向,因此为不少不法分子非法转移资金提供了温床。 黑客可以通过虚拟交易盗取他人账户中的资金转入自己账户中。 也可能会通过线上的虚拟卡交易,非法转入金融体系以外的资金,从而将这笔资金隐藏起来。
(二)套现风险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套现已成为众多不法分子可以轻易获取现金的手段。 他们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与网上银行之间对接存在的漏洞,进行虚拟交易,用信用卡支付,用借记卡提现,无须任何实物交易,无须任何额外费用,就能突破银行信用卡提现额度和手续费的限制,提取大量现金。 此种套现行为,成本很低,只需要交易者分别注册买家和卖家两个账户,买家账户用信用卡购买卖家账户店内的商品(实际上并不存在),然后交易完成后再用卖家账户把资金提现到借记卡账户里,就轻松地完成了套现操作。
三、第三方支付的操作风险
根据支付环节,我们可将第三方支付的操作风险归类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用户层面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户自身安全意识薄弱,如多账户使用相同密码、随意连接公共场所免费WiFi、对诈骗短信和诈骗电话毫无防备、随意扫描陌生人的二维码、下载带有木马的软件、小额消费免密等。 另一个是第三方支付终端的脆弱性,容易受到黑客攻击,未安装安全软件、手机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等。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层面
主要包括工作人员和技术保障两个维度。 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到的私人信息是海量的,其个人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关乎用户信息是否存在泄露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技术保障是其安全性的另一个指标,如支付身份验证简单、终端异常难以判断、无法实时监控交易过程、无法紧急冻结异常交易等都可能为平台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三)电信运营商层面
电信运营商同样掌握着客户大量私人信息,其工作人员是否会泄露客户信息也是第三方支付安全面临的巨大威胁。在整个支付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充当信息传递的作用,是各个节点的连接桥梁,其对数据真实性的判定、支付位置的识别、钓鱼短信的识别及用户支付验证码的转发识别等都将是第三方支付操作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
四、第三方支付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作违约风险,是金融市场中较为常见的一类风险。 指的是因为参与交易的双方没有按照之前的约定履行各自应该遵守的权利义务进而导致双方遭受到经济损失的风险。 在第三方支付业务进行的过程中,参与方不仅有交易的买卖双方,还有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商业银行。 他们之间由于业务安全性的需要订立了一系列的协议或条约。一旦其中的某一方违背了协议内容,便会相应地引起其他参与方的经济损失。 根据发生主体的不同,分为买方信用风险、卖方信用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信用风险。
(一)买方信用风险
买方信用风险指的是处于各种原因买方无法及时支付其货款而导致违约的情况。 买方信用风险包括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分期付款未及时偿还、洗钱、信用卡套现、运用不正当手段骗取积分返现、利用虚假身份进行交易等。 可能有时这种买方的失信违约行为并不一定会造成卖方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经济利益损失,但却会相应地增加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征信成本和运营成本,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卖方信用风险
卖方信用风险指的是卖方没有按照约定给买方提供其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或者没有及时送达货物。 包括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颜色、大小、规格尺寸不符等一系列情况。 卖方失信不仅会给自身造成退货邮费、时间成本、报废商品等损失,也会给买方造成损失。 这样一来,自然会影响卖家的信誉度以及买家的好感度,从而导致第三方支付公司运营成本增加。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信用风险
第三方支付平台信用风险指的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因风险防控不到位或内部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没有起到担保及信用中介的作用。 公司擅自挪用客户交易过程中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的大量资金进行投资或者非法洗钱从而无法履行付款约定,便会导致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信用风险。 第三方支付平台掌握着众多客户电话、地址、身份证号码等私人信息,其有着为客户保密的义务。 如果企业无法正常经营,其所掌握的客户私人信息便会面临泄露的风险,引起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信用风险。
五、第三方支付的市场风险
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市场风险指的是因为市场的各因素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资产价格产生了变动,由此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大小。 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场所,价格、供求量、竞争等都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本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第三方支付的市场风险进行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于20 世纪80年代提出的用于分析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模型。 “五力”指的是: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一)来自银行的风险
归根结底,第三方支付公司仅仅只是一个平台和工具,而其所有的清算业务都需要通过和银行的合作才能完成。 如果缺少了银行的支持,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就无法运营发展。
(二)来自客户的风险
第三方支付的客户是第三方支付服务机构的需求方,在当前市场上,各第三方支付机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抢夺市场份额,纷纷开始打价格战,以低价甚至免费的噱头吸引客户。 因此,目前这个阶段,客户对第三方支付收费的认知度很低。 一旦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了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某一部分服务开始收费,便会面临客户大量流失的风险。
(三)潜在进入者的风险
目前,除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外,银行和众多电子商务企业都看上了互联网金融这块大蛋糕,纷纷开设自己的支付平台,这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发展运营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须不断完善自身支付体系,扩大业务范围,创新业务种类才能应对潜在进入者的风险。
(四)替代品的风险
对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说替代品的风险主要是指能够替代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相同或类似第三方支付服务的企业。 目前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跨行网上支付清算系统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资金跨行汇划、查询和扣款等服务,还有邮局提供的邮寄汇款、货到付款等服务,它们都给第三方支付公司带来了风险。
(五)竞争者的风险
除了外部的潜在进入者,行业内现有的竞争者也会造成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风险。 目前我国拥有《支付业务许可证》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达到300 家以上,并且提供的产品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激烈的竞争使各企业纷纷通过价格战来在市场上争取一席之地。 这种恶性的竞争挤压了原本就很微薄的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盈利空间,给企业带来诚信危机,同时也使客户享受到的服务大打折扣。
六、总结
尽管第三方支付已经日益发展成熟,但是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政府监督力度远远不够,行业内部也没有足够重视各项风险所带来的危害。 首先,对于政府,应尽快升级第三方支付领域法律层级,总结国内外第三方支付监管的经验,通过增加监管的职能和手段来增强监管效力。 我国政府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所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还远远不够。 要健全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协作机制就必须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体系。 与此同时,政府应在明晰市场准入规则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好监管的严格程度。 其次,第三方支付公司应当加强自身的软硬件建设,提高交易双方信息以及交易信息的安全性,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加强病毒防范工作,妥善保管用户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