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农业背景下,江西省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探究①

2020-11-27靳新茹夏福婷魏靖琏

市场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站点购物

靳新茹,夏福婷,魏靖琏

一、农村物流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9年8月30日在京发布的第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 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25 亿,占网民整体的26.3%。 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6.39 亿,占网民整体的74.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农村网民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中,与此同时,网上购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根据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农村电商交易规模达17050 亿,同比2017年农村电商市场规模的12448.8 亿,增长了36.69%,由此可见,电商领域在农村地区显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农村电商的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响应了国家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 所以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都高度关注着农村物流的发展,并制定出了相关的政策予以支持。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把发展农村农产品物流业作为重点。 2014年,政府在发布的《中长期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把农产品物流项目列为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消费品建设物资和农业资源配送网络系统。 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明确强调了将大力支持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这些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目前,阿里巴巴针对农村市场,不但开辟了农村淘宝板块,制定了“千县万村”农村战略计划,而且已在近500 个县建立了超过28000 个村点。 京东致力于构建县级服务中心,采取大力推进“工业品进农村”的电商战略。 苏宁实施“走下去”和“引进来”战略,从渠道建设层面打通农村电商发展壁垒。

但是,绝大多数电商企业与物流公司主要把物流站点设在县城和乡镇两级,农村村民难以享受便利的送货上门服务,往往需要到乡镇物流站点领取快递,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村民没有“最后一公里”服务,难以享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生活成本降低和物质生活改善。

由此可见,解决物流环节中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是当务之急,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电子商务才能真正覆盖农村市场,提升农村村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江西省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江西省在城镇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城市的文化、交通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居民的购物方式也随之而改变,然而,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依然比较落后。

1.农村交通条件落后

网上购物在城市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中,交通是影响电子商务在城市的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但是,相对于农村而言,交通条件相对落后,不利于快件的配送,严重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农村物流仓储设施落后

农村每家每户作为农村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地点,因自身区域特点,经济较城市发展落后,而物流仓储设施在前期的投入是较大的,且回收资金的过程较为漫长,因此,仓储设施也不完善。 城镇大多具有专用的仓储地点,能够保证物品存放的安全性,农村物流的仓储设施大多以农村便利店为主,存储位置狭小,取件耗时等是农村仓储设施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

(二)货物流量小,成本过高

农村地区的人口较为分散,导致配送距离长,配送目的地难以寻找,再加上农村居民对于电子商务这一新型购物模式持有怀疑态度,形成了“长物流链+低消费密度”的现象。因为农村的区域特征以及风俗习惯,居民习惯于将市集、便利店等作为采购的第一选择,对于“网上购物”这一新崛起的事物保持怀疑的态度。 加上对于电子商务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网上购物操作流程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了低密度消费。 因为“长物流链+低消费密度”的现象,农村居民在网上购物的频率远远低于城市,货物的订单就会减少,加上农村交通存在的特点,使得配送成本过高。

(三)物流信息更新不及时

物流配送的完善是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现代物流系统依托物流平台,通过云计算、GPS 定位和大数据等技术,建立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将资源配置优化,能够对于快递包裹实行跟踪、反馈。但是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系统多以当地小型快递公司为主,缺少专业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大多数流程采用传统的人工记录、规划,从而导致速度慢,规划不合理,效率低,物流信息无法及时更新。

(四)物流体系不够完善

农村地区居住本身存在分散的特点,加上交通不便利,物流体系并不完善。 “四通一达”在各大多数乡镇上都有相应的代理点,但是从镇到乡这一距离却是物流配送的一个空白点。 其中物流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配送站点少。 由于农村居民不集中,交通的不便利性,导致配送站点数量少,大多数配送站点服务站点只能覆盖至县级,少数覆盖至镇级,乡级成为配送站点的一个空白点。

第二,运输道路不通畅,物流人才短缺。 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不断扩大,农村在吸引人才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缺少能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和农村物流特点的专业人才。

目前,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基础设施落后、配送的成本相对较高、利润低、物流信息更新不及时等,再加上缺少专业的人员,目前的物流配送方式不能满足农村物流末端对于配送的发展需求。 企业目前面临的就是高成本问题,农村居民面临的就是网上购物的极大不便利性,两者共同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解决江西省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及企业应大力支持推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该举措不仅是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首要任务,同样也是关键所在。 首先,政府应该出资对农村主要道路进行修建和维护,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 其次,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将当地相关的物流园区逐步转移到交通更便利、辐射范围更广的农村地区,以此不断地改善农村的物流基础设施。 最后,相关企业还可建立适合农村特色的物流网站点,不仅能使农村村民享受到网络购物带来的快捷便利,而且能使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红利,做到切实改善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切实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诸多问题,从而为农村物流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以及明确的方向。

(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物流配送站点

村级的物流站点是目前整个农村物流体系中严重缺乏的一个物流体系节点,因此针对目前农村物流配送站点少、设置不合理、物流配送成本高、物流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本文提出,可以在全村村民居住地的一个中心位置或者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农村公共服务物流配送站点,通过这种方式,让农村村民取货和送货都变得更为方便,同样地,此方式也有助于物流公司大大地节省从乡镇级站点配送的成本。

(三)设立24 小时智能快递自取柜

如果农村的条件允许,可以在公共服务物流配送站点内设立24 小时智能快递自取柜,为一部分文化程度高的农村村民提供更便利的服务,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帮助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问题。

(四)无人机快递

某些农村坐落在偏远的地区,一般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又比较恶劣,很少有快递员愿意去,所以在这方面一直存在着非常棘手的快递投递问题,偏远地区快递数量不多,但是耗费的成本却很高,所以也就成了很多物流企业需要攻克的一道难关。 但是如果快递公司利用无人机在偏远的地区进行配送,就可以克服一些传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未来的物流行业中,开展无人机配送的可行性非常高,因此,无人机快递配送也将成为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较好方案。

(五)强化物流人才支撑

相对于城市物流,农村物流收益低,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 为破解这一难题,加强农村物流相关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推动校企合作,采取定向招生、订单教育方式,培养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高素质物流人才。

第二,实施相应政策,提高工资福利水平、改善工作环境,可考虑对到农村物流企业就业的人才及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优惠政策。

第三,可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规模、相互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村物流管理和经营人才培养,从而提高物流经营主体的管理和运营水平。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日趋完善。 本文提出了建立农村公共服务物流站点、无人机快递等模式,以智能化、信息化来替代人力工作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致力于解决目前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存在的诸多问题,充分提高农村物流水平,以此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站点购物
“地铁+电商”模式物流配送体系研究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以“夏季百日攻坚”推进远教工作拓展提升
圣诞购物季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物流配送车辆路径的免疫遗传算法探讨
怕被人认出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
不可错过的“购物”APP